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公布清潔生產審計試點單位并開展試點工作的通知(廢止)

2008-05-20   來源:國家環保總局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 總則

1、為配合和指導各行業普遍地開展清潔生產審計,加快我國清潔生產的進程,要求各行業和地方清潔生產推進機構根據自身寶貴的清潔生產實踐,總結并形成《行業清潔生產審計指南》,為保障《行業清潔生產審計指南》的系統、規范和有效,特制定《行業清潔生產審計指南編寫大綱》。

2、《行業清潔生產審計指南》中行業的分類以GB/T4754-9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為依據,對那些污染嚴重、工藝復雜的行業,在同一行業的小類中可根據行業生產或產品特點進一步細化。

二、 《行業清潔生產審計指南》的內容

1. 清潔生產介紹

1.1 什么是清潔生產

1.2 為什么要在行業中推行清潔生產

1.3 如何使用本指南

2. 行業清潔生產

該章是指南的關鍵章節,可依據行業特點,自2.2節起對該行業主要產品的生產過程分別進行闡述。同時需給出工藝、物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基準數據以及由此得出的典型的清潔生產方案,可供審計人員了解、掌握該行業的主要生產過程和產排污狀況,幫助企業挖掘自身的清潔生產潛力,對發現的問題提供可參考的清潔生產方案。

2.1 緒論

2.1.1 行業概況

2.1.2 行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2.2 生產過程描述

2.2.1 產品生產過程簡介

2.2.2 產品典型工藝和技術

2.2.3 工藝流程圖

2.3 產品典型工藝步驟及其清潔生產方案

分階段描述該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清潔生產方案

2.4 典型輸入物料

2.5 典型污染物和最佳可行污染物控制技術

首先詳細列出該工藝的典型污染物,包括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產生部位等,然后針對每一個污染物適用的最佳可行污染物控制技術分別進行描述。

2.6 清潔生產操作

2.6.1 改進操作

2.6.2 改進設計

2.6.3 改進維護

2.7 行業清潔生產結論

2.7.1 技術的發展和現狀

2.7.2 工藝改造

2.7.3 未來趨勢

3. 清潔生產審計

本章按照《企業清潔生產審計手冊》中規定的清潔生產審計的七個階段,結合行業的生產特點,給出審計過程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其中的檢查清單和工作表要緊密結合該行業特有的生產工藝。

3.1 清潔生產審計程序

在具體步驟的描述中,需包括步驟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工作內容。

3.1.1 籌劃和組織

3.1.2 預評估

3.1.3 評估

3.1.4 方案的產生和篩選

3.1.5 可行性分析

3.1.6 方案實施

3.1.7 持續清潔生產

3.2 檢查清單

檢查清單的設計應包括企業的基本狀況,能耗、物耗水平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能為審計重點的確定奠定基礎,也可為審計人員發現企業的清潔生產潛力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3.3 工作表

工作表結合審計步驟和審計報告的要求編寫,可復印后或根據企業的特點修改后使用。

4. 附錄

4.1 清潔生產審計案例

提供該行業清潔生產審計的一個完整案例,供企業或審計人員參考。

4.2 行業預防性維護措施

介紹該行業預防性維護的相關知識。

4.3 職業健康與安全

介紹該行業有關職業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規定和常識。

4.4 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羅列所有與該行業相關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4.5 國內外有關機構名錄

提供與該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相關機構的聯系方式。

4.6 參考文獻

附件三:

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編制大綱


一、總則

1. 為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評價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取得的環境績效,指導行業編制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建立清潔生產組織公告制度,特制定《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編制大綱》。

2. 本規范規定了《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及其編制說明的內容:

2.1 《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指出清潔生產企業應達到的各項指標要求;

2.2 《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編制說明》提供《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的制定依據、可行性分析等相關支持性信息。

3. 清潔生產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須滿足國家和地方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相關要求的規定,在本行業內處于先進水平。

4. 清潔生產企業環境績效的改進應體現全過程控制、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特點。

5. 《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通過綜合考察定量指標(過程效率指標、單位產品指標、綜合利用指標、終端排放指標)和定性指標(原材料、工藝設備、產品等特性)來體現企業工藝技術、產品的先進性和環境友好性。

6. 《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的制定要體現行業當前發展水平,切實考慮行業特點,通過周密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確定行業特征指標及其指標值;依據行業特點,分工藝或分產品制定。

二、《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的內容

1. 前言

簡要描述編制該技術要求的目的和意義,說明該技術要求由什么部門提出,由什么部門負責解釋,從什么時間開始實施。

2. 適用范圍

指出該技術要求的適用范圍及條件。

3. 引用標準

列出制定該技術要求所引用的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

4. 定義

給出技術要求中所涉及的相關名詞的定義或解釋。

5. 清潔生產技術要求

5.1 定量指標

5.1.1 過程效率指標

依據行業特點,確定須加以控制的過程參數及其指標值。

5.1.2 單位產品指標

單位產品原輔料(包括水資源)消耗量

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量

單位產品污染物產生量

5.1.3 綜合利用指標

資源綜合利用率

5.1.4 終端排放要求

基本要求:企業污染物排放滿足國家和地方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相關要求的規定

特殊要求:依據行業特點,對須嚴格控制的污染物,制定其排放的最高限值

5.2 定性要求

5.2.1 原輔料、能源的可持續性

生產過程應盡可能使用清潔的原輔料和能源(如可回收、可再生等),在同行業中屬先進水平。

5.2.2 工藝、技術及設備先進性

企業所采用的工藝、技術及設備不得在國家頒布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之列,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發展方向。

5.2.3 產品的環境友好性

產品的設計、使用及使用終止后的處理處置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小,如可降解等。

6. 指標的評價方法

6.1 對于定量指標,《技術要求》應根據該技術指標的特點,提供獲得該指標值所需采用的方法,如采樣方法、監測方法、分析方法、計算方法以及數據有效性的判定方法等。

6.2 對于定性指標,《技術要求》應給出定性判定各技術指標結果的方法,例如就產品環境友好性而言,如何判定產品的設計、使用及使用終止后處理處置對環境影響小等。

三、《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要求編制說明》的內容

1. 編制背景

1.1 說明該類企業(工藝、產品)在國民經濟和行業中的現狀及其未來走向

1.2 分析該類企業(工藝、產品)所涉及的典型活動、過程及其重要環境影響

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在該類企業(工藝、產品)中推廣清潔生產的意義

2.2 概述目前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對企業的生產和(或)服務過程有無要求

2.3 評價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對企業終端排放的要求

2.4 說明所確定的各項要求是否符合國情,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3. 對技術要求的說明

3.1 對技術要求名稱、范圍的解釋

3.2 涉及引用標準的說明

3.3 所使用定義的說明

3.4 所設定的技術指標及其解釋

指標體系的全面性、系統性、先進性分析

各項指標值及其說明

3.5 所設定技術指標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

國內外類似指標的分析

指標確定的技術經濟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轮台县| 得荣县| 汤阴县| 应用必备| 庆城县| 城市| 东台市| 沾化县| 罗平县| 册亨县| 祥云县| 合水县| 高要市| 儋州市| 塔城市| 乃东县| 遂宁市| 兴宁市| 巫溪县| 揭西县| 嘉定区| 岢岚县| 玉田县| 固原市| 正安县| 禹州市| 五河县| 司法| 南乐县| 读书| 曲松县| 土默特右旗| 龙海市| 安新县| 湛江市| 抚顺县| 合水县| 扎赉特旗| 东丽区|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