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部發布的《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今日起實施。按照新的環保標準,原料藥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大幅提高,若不達標則面臨停產整頓。
記者從國家環境保護部網站上了解到,新執行的標準覆蓋了制藥的所有行業和門類,包括提取類制藥、中藥類制藥、生物工程類制藥、混裝制劑類制藥、發酵類制藥、化學合成類制藥六類。
從內容來看,新標準中的主要指標均嚴于美國標準,例如發酵類企業的COD、BOD和總氰化物排放要求與最嚴格的歐盟標準相接近,其中,COD的排放標準由去年首次征求意見時的150 mg/L降到了120mg/L,而更早之前的《污水排放標準》的限制則為300 mg/L,環保門檻足足上調了一倍多。
不過,《標準》的執行對于新、老藥企會區別對待。據了解,新標準對老藥企留有兩年的過渡期,而新藥企則從一開始就執行新標準。
長城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王茜向記者介紹,從制藥企業的工藝來看,原料藥行業受新標準的影響最大,而原料藥行業的小藥企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