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江夏區法泗鎮怡山灣農民新村正式動工,標志著我市首個依托循環經濟,實施遷村騰地集約土地的環保型農民社區呼之欲出。
10個月后,這個社區將建成100套單元式農民新居,不僅有衛生室、健身場所、文化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而且社區與傳統養殖區嚴格分開,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生活用氣全部來自沼氣,太陽能路燈和熱水器使用率達100%。
去年,銀河漁牧發展公司與當地大路、法泗2個村100多戶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1500畝、水面流轉合同500畝,新建兩個占地總面積60畝的現代化豬場,商品豬年出欄可達4萬頭。公司追加投資400萬元,建設2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發展豬沼菜、豬沼魚、豬沼稻、豬沼果等循環農業模式,2000畝農田和水產養殖全部改用沼肥,每年可產出優質蓮藕50萬公斤,鮮魚30萬公斤,糧食50萬公斤。
銀河公司通過五條途徑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土地流轉承包費,每畝年收入600元;國家政策性補貼全額歸農民所有;優先安排本地農民在企業打工,月收入不低于1000元;農戶返租土地,土地收益70%返還農民;農民入股分紅,每股年終紅利不低于20%。五項相加,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可達8000到1萬元。
“種田不操心、勞作也省心、收入成倍漲、天天好心情”。說起當前生活,昨日,大路村農民鄧建明“以詩言情”。去年,他家將土地流轉給銀河公司后,每年土地流轉租賃費4200元;在銀河公司打工每月2000元;新建的農民社區可以分配到130平方米,成本只需9萬元,除公司每戶補貼3萬元,自己僅需6萬元;自己在公司的入股加上公司的配股每年可收益2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