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江蘇在太湖流域率先推出的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辦法日前啟動,上下游試點城市之間進行了落實。這個被稱為“生態補償機制”的新措施將促進太湖流域的環境治理。
。玻埃埃纺辏保痹拢保谷,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江蘇省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辦法》,江蘇省環保廳會同水利廳和南京、無錫、常州、鎮江4市政府設置并公布具體考核斷面,先期選擇了丹金溧漕河、通濟河、南溪河、武宜運河、陳東港等河流開展試點。
按照規定,如果交界斷面水質超標,將依照化學需氧量每噸1.5萬元、氨氮每噸10萬元、總磷每噸10萬元的標準,上游按這3種主要污染物超標濃度,支付給下游補償資金。在流域的上下游之間,形成“誰污染、誰付費補償”新機制。
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數據采集之后,太湖流域上下游補償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實質性的賠付。據了解,通過江蘇省水文局監測,南京、常州、無錫3個試點城市之間的交界斷面有所超標,因而必須掏出“真金白銀”對下游城市予以補償。目前,南京補常州1.8萬元,常州補無錫18萬元,補償資金直接上繳省級財政。
此外,無錫還在市域范圍內也引入了賠付機制,并在京杭運河無錫段等3條河流進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