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十八日在長沙表示,金融危機在警示加強金融監管、重建國際金融秩序的同時,也昭示傳統發展模式不僅使資源與環境難以承載,而且世界經濟發展也難以為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00七年底,中國政府批準湖南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為中國建設“兩型社會”的樣板區,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已全面完成頂層設計,一批重大工程相繼開工建設,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周生賢說,建設“兩型社會”是一項開創性的事業,要求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尊重自然規律,堅決改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發展方式,主動選擇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在“環保衛士”周生賢看來,當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兩型社會”建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推動作用。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要求把應對危機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把環保投資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切實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工作力度。在拉動內需的四萬億人民幣投資中,約有二千一百億用于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
周生賢說,要積極推動從重經濟輕環保向兩者并重、從環境滯后經濟向兩者同步、從主要運用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的歷史性轉變,嚴格環境準入,加強環境執法,依靠科技進步,切實增加投入,不斷加大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力度。
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是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有效載體。周生賢建議,實驗區突破體制機制的束縛,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努力為轉變發展方式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積累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