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環保部向社會公布的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以及2009年污染減排完成情況中顯示,2010年減排目標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提前一年完成減排任務的情況下,力爭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基礎上,力爭再削減20萬噸以上。據初步測算,2009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國家隨即提高了污水處理率的新要求,而漸進的“十二五”減排目標又將如何影響污水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向呢?
與此同時,原水的污染、設施的陳舊、管理的落后,使供水水質安全事故頻發。據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張曉健介紹,目前,在我國40個城市的43個國家級供水水質監測站中,具備水質標準要求的106項指標檢測能力的僅有13個。此外,有190個地方級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站也不具備對新國標的全面檢測能力。面對2012年,《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強制執行年限的逐漸迫近,供水設施改造已日益迫切。
貫穿2009年始終的水價問題,無疑使“水價”成為這一年中國城市水業市場的關鍵詞,國家發改委原計劃于2009年內出臺的《供水成本監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因社會對水價的過度關注而尚未出臺,業內人士稱該《辦法》的發布已在計劃之中,只是在尋求合適的時機,究竟何時才是最好的發布時機呢?各方人士都在拭目以待。
面向環境需求進一步提升的2010年,中國城市水業市場如何在政策的拉動下尋求發展的契機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來自環保部、水利部、建設部等相關政策制定部門的權威者,將于4月2日~3日齊聚于京城舉辦的 “2010(第8屆)城市水業戰略論壇”,共同解讀中國水業發展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