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權作為一種資源,正在從政府分配、排污者無償占用,向市場分配、有償使用轉變
陜西省首次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拍賣會,標志著排污權作為一種資源,正在從政府分配、排污者無償占用,向市場分配、有償使用轉變,必將在環境管理上產生重大影響。
排污權交易制度是“政府外部監管、市場內部激勵、社會自發約束”相結合的新型治理機制,其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控制污染物排放,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優化資源環境,實現發展與環境的雙贏。
把排污權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讓企業成為污染整治和環境保護的主體,并對自身的污染排放行為作出選擇。污染治理得好,企業可將多余配額賣出獲利,治理得不好就必須承擔高額的環境治理成本。江蘇、浙江等省份一些城市已相繼開展了大氣排污交易,已經完成了多宗二氧化硫排污指標的交易,對于破解環境約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陜西省在總量控制和污染減排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全省產業結構調整,淘汰、關閉鋼鐵、水泥、焦化、有色、電石、鐵合金企業的落后生產線,對火電企業采取“關小上大”等措施。到2009年底,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已低于國家“十一五”末要求的控制水平,為開展污染減排積累了可供交易的排放量。
經陜西省政府同意并獲環境保護部支持,環保部門制定了《陜西省二氧化硫排污權有償使用及交易試點方案(試行)》《陜西省二氧化硫儲備管理辦法(試行)》,配套完善了儲備與交易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完成了對交易平臺的確認和建立,具備了開展交易的條件。陜西省首次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拍賣會的舉辦,標志著這一工作的正式啟動。
目前,陜西省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快速發展階段,伴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和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各種產能的建設和釋放對有限的環境容量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希望通過這個公共資源的市場配置,推進陜西省產業結構調整,降低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成本,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下一篇:四川省環保:變“局”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