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環境保護稅究竟是個啥稅種,會不會加重企業負擔,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嗎?近日,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為何要開征環境保護稅
——行政手段轉向市場途徑的必由之路
“一般來說,環保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種的總稱。目前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提法,實際上是將環保稅作為一個稅種。”環保稅決策研究小組成員、財政部財科所許文博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提到的環保稅是單一稅種,但作為環境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視。
2006年4月召開的第六次環保大會上,溫家寶總理第一次提出環保要實現“三個轉變”,其中之一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之后,環境經濟政策成為重要的手段被提上議事日程。
“我們目前雖然綜合運用了多種環境手段,但依然以行政手段為主。過度依賴行政手段,不僅行政成本高,執行效果穩定性也比較差。”環保部多位領導在不同場合近乎相同的表達,反映的正是對環境經濟政策的期待,環保稅當然是其中重要一環。
而執行了3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的缺陷,也讓環保稅開征成為當務之急。“排污收費制度實際上就是參照稅收制度進行設計的,是一種準稅收。”許文表示由于缺乏稅收征管法的強制力保障,排污收費執法剛性不足、政府和部門掣肘,并引發其他問題,影響了其調控效果。
許博士的觀點有著非常多的例證。今年5月,環保部在對上市公司進行環保后督查中就曾發現,新疆天業股份公司拖欠的排污費居然高達億元,這雖然有企業自身的問題,但是收費監管的缺位也一目了然。開征環保稅,由稅取代費,不僅能夠增強其征管強制力,而且作為一種稅收,“費改稅”也是規范政府收入形式的一種要求。
當然,開征環保稅的意義還不僅如此。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認為,開征環保稅本身就表明了政府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政府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上的積極態度。
能對促進環境保護發揮作用嗎
——目前對污染的威懾尚小,但平臺非常重要
按照中國環境規劃院等單位制定的技術路線,環保稅征收的對象是企業。那么環保稅一旦開征,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馬中認為,設計征收方案基本從排污費改稅入手,先期征收的可能還是二氧化硫、污水等稅種,由于原有排污收費征收標準低,同時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開征初期稅率不會高,對企業的影響相當有限。
許文則認為,征收環境稅一定會解決原有收費標準低的問題,而且如果環保稅征收中包含二氧化碳稅這樣的新增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負擔。
“誰污染、誰治理、誰付費。企業增加這方面的負擔是應該的,環保內部化的要求是大勢所趨。”環保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這樣表示。許文認為,環保稅能夠調整不同企業間的負擔水平,改變原有污染企業和非污染企業之間的負擔差別,避免一些企業通過不治理污染的方式來取得成本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征環保稅有利于企業公平競爭。
“長期來看,提高稅負是必須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行業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經歷劇痛,促進節能減排,這也是環保稅設置的初衷。”馬中和許文不約而同地強調,稅收作為一種公共政策,應該形成一攬子方案,在征收環境稅的同時,應通過降低其他稅種的負擔來保持整體的稅負水平基本不變。此外,對因征收環保稅而負擔加重過多的企業,可在其積極治理污染或達到一定減排標準的條件下給予稅收優惠。
環保稅面臨哪些難題
——如何“擇機”,如何解決征收難,如何保證環保部門的經費需要
瑞典1991年開征硫稅后,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估計降低1.9萬噸;挪威的二氧化碳稅使一些工廠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1%——國外環保稅種的顯著作用,讓許多人對我國環保稅的開征寄予厚望。我們的環保稅能有此“法力”嗎?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認為,理論上環保稅的對象應包括四個方面:第一部分是污染排放,建立在污染排放量的基礎之上,可以從排污收費轉化,相當于費改稅;第二部分是污染產品,對一些有潛在污染的產品,或者一次性消費的資源產品,進行征稅;第三部分是生態保護稅,如一些地方的礦產資源開發涉及生態破壞的問題,應開征生態補償稅;第四部分是碳排放。然而,開征初期的環保稅可能難以同時實現上述要求。依照當年課題小組報送的環保稅實施方案,以排污收費整體轉為環保稅的做法最為簡單利于實施。
“稅收的作用無外乎兩點,收入和調控。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到去年,征收規模每年依然不足200億,僅相當于當年財政收入的1/4000。由于現有排污費規模過小,收入功能基本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環境稅開征之初不可能達到高稅率,這就很難威懾污染企業,想指望其發揮調控拉動功能的確不現實。”馬中表示。
在馬中眼中,環保稅出臺對環保的作用在于長遠。他認為,環保稅的出臺不僅使環境保護的地位有所加強,而且作為一個起點,搭建平臺的作用更為重要。“逐步提高稅率是肯定的。”馬中表示,只要這個稅種長期存在并調節到位,就一定能對污染產業、行業形成壓力和刺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指望單一稅種改變環保整體面貌確實不太可能,”許文表示,要更好地發揮環保稅在遏制污染上的作用,既需要環保稅制度的合理設計,也需要多種環境政策手段協同作戰。同時,嚴格的排放標準、環保部門強有力的監管,都成為保障環保稅起效的重要環節。
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征收初期不會給企業帶來太大影響,但未來“兩高”一定會經歷劇痛
“盤子定了,就看這盤菜啥時候端上來,端上來什么了!”和基層環保工作人員聊起環保稅,他們這么說。開征時機、如何征收正是環保稅面臨的難題。用“決策容易出臺難”形容環保稅,一點不為過。
在馬中看來,出臺難并不是環保稅本身的問題,難在時機的選擇。
2007年,環保稅進入研究階段,當時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現在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形勢之下,一個新稅種的出臺當然要慎之又慎。”馬中認為,由于總量非常小,稅負低,環保稅的開征并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沖擊,只是對企業心理上的影響有可能放大成社會影響,值得預防和警惕。
與“擇機”同樣困難的還有許多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比如征收的困難。
“如果不能準確掌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則難以對企業進行征稅。”許文表示,在線監測設備還沒有全面推廣,企業數量眾多而監測力量相對不足,都會影響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而影響環保稅的征收。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人員缺乏環保專業知識,環保稅不可能完全由稅務部門征管,必須通過稅務部門與環保部門之間的配合來實現。部門之間的協作和協調,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對環保稅的出臺來說,還有一種隱約的不安。
“趕快出臺,我們這些基層環保工作人員也可以全力搞監管,省得就像要小錢的似的,每天追著企業收排污費。”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環保局副局長盧廣這么說。然而,在環保系統內部,卻有不同的聲音。一位不愿具名的環保部官員告訴記者,排污收費在理論上是收支兩條線,不存在環保部門吃排污費的問題,但是,許多地方財政撥款與收費多少相關聯,尤其在欠發達地區,這種現象非常明顯。對于資金本來就不充裕的環保部門來說,如果把收費的職能剝奪,會有不少負面的效果。“當時在設計方案時調研了多個省份,意見非常不統一。如果環保稅出臺后完全取消收費,肯定有很多人叫苦連天。”
對此,馬中認為,在環保稅征收方案設計時中央財政應該一并考慮這一問題,讓地方環保部門沒有后顧之憂。
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環境保護稅究竟是個啥稅種,會不會加重企業負擔,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嗎?近日,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為何要開征環境保護稅
——行政手段轉向市場途徑的必由之路
“一般來說,環保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種的總稱。目前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提法,實際上是將環保稅作為一個稅種。”環保稅決策研究小組成員、財政部財科所許文博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提到的環保稅是單一稅種,但作為環境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視。
2006年4月召開的第六次環保大會上,溫家寶總理第一次提出環保要實現“三個轉變”,其中之一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之后,環境經濟政策成為重要的手段被提上議事日程。
“我們目前雖然綜合運用了多種環境手段,但依然以行政手段為主。過度依賴行政手段,不僅行政成本高,執行效果穩定性也比較差。”環保部多位領導在不同場合近乎相同的表達,反映的正是對環境經濟政策的期待,環保稅當然是其中重要一環。
而執行了3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的缺陷,也讓環保稅開征成為當務之急。“排污收費制度實際上就是參照稅收制度進行設計的,是一種準稅收。”許文表示由于缺乏稅收征管法的強制力保障,排污收費執法剛性不足、政府和部門掣肘,并引發其他問題,影響了其調控效果。
許博士的觀點有著非常多的例證。今年5月,環保部在對上市公司進行環保后督查中就曾發現,新疆天業股份公司拖欠的排污費居然高達億元,這雖然有企業自身的問題,但是收費監管的缺位也一目了然。開征環保稅,由稅取代費,不僅能夠增強其征管強制力,而且作為一種稅收,“費改稅”也是規范政府收入形式的一種要求。
當然,開征環保稅的意義還不僅如此。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認為,開征環保稅本身就表明了政府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政府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上的積極態度。
能對促進環境保護發揮作用嗎
——目前對污染的威懾尚小,但平臺非常重要
按照中國環境規劃院等單位制定的技術路線,環保稅征收的對象是企業。那么環保稅一旦開征,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馬中認為,設計征收方案基本從排污費改稅入手,先期征收的可能還是二氧化硫、污水等稅種,由于原有排污收費征收標準低,同時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開征初期稅率不會高,對企業的影響相當有限。
許文則認為,征收環境稅一定會解決原有收費標準低的問題,而且如果環保稅征收中包含二氧化碳稅這樣的新增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負擔。
“誰污染、誰治理、誰付費。企業增加這方面的負擔是應該的,環保內部化的要求是大勢所趨。”環保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這樣表示。許文認為,環保稅能夠調整不同企業間的負擔水平,改變原有污染企業和非污染企業之間的負擔差別,避免一些企業通過不治理污染的方式來取得成本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征環保稅有利于企業公平競爭。
“長期來看,提高稅負是必須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行業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經歷劇痛,促進節能減排,這也是環保稅設置的初衷。”馬中和許文不約而同地強調,稅收作為一種公共政策,應該形成一攬子方案,在征收環境稅的同時,應通過降低其他稅種的負擔來保持整體的稅負水平基本不變。此外,對因征收環保稅而負擔加重過多的企業,可在其積極治理污染或達到一定減排標準的條件下給予稅收優惠。
環保稅面臨哪些難題
——如何“擇機”,如何解決征收難,如何保證環保部門的經費需要
瑞典1991年開征硫稅后,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估計降低1.9萬噸;挪威的二氧化碳稅使一些工廠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1%——國外環保稅種的顯著作用,讓許多人對我國環保稅的開征寄予厚望。我們的環保稅能有此“法力”嗎?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認為,理論上環保稅的對象應包括四個方面:第一部分是污染排放,建立在污染排放量的基礎之上,可以從排污收費轉化,相當于費改稅;第二部分是污染產品,對一些有潛在污染的產品,或者一次性消費的資源產品,進行征稅;第三部分是生態保護稅,如一些地方的礦產資源開發涉及生態破壞的問題,應開征生態補償稅;第四部分是碳排放。然而,開征初期的環保稅可能難以同時實現上述要求。依照當年課題小組報送的環保稅實施方案,以排污收費整體轉為環保稅的做法最為簡單利于實施。
“稅收的作用無外乎兩點,收入和調控。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到去年,征收規模每年依然不足200億,僅相當于當年財政收入的1/4000。由于現有排污費規模過小,收入功能基本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環境稅開征之初不可能達到高稅率,這就很難威懾污染企業,想指望其發揮調控拉動功能的確不現實。”馬中表示。
在馬中眼中,環保稅出臺對環保的作用在于長遠。他認為,環保稅的出臺不僅使環境保護的地位有所加強,而且作為一個起點,搭建平臺的作用更為重要。“逐步提高稅率是肯定的。”馬中表示,只要這個稅種長期存在并調節到位,就一定能對污染產業、行業形成壓力和刺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指望單一稅種改變環保整體面貌確實不太可能,”許文表示,要更好地發揮環保稅在遏制污染上的作用,既需要環保稅制度的合理設計,也需要多種環境政策手段協同作戰。同時,嚴格的排放標準、環保部門強有力的監管,都成為保障環保稅起效的重要環節。
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
——征收初期不會給企業帶來太大影響,但未來“兩高”一定會經歷劇痛
“盤子定了,就看這盤菜啥時候端上來,端上來什么了!”和基層環保工作人員聊起環保稅,他們這么說。開征時機、如何征收正是環保稅面臨的難題。用“決策容易出臺難”形容環保稅,一點不為過。
在馬中看來,出臺難并不是環保稅本身的問題,難在時機的選擇。
2007年,環保稅進入研究階段,當時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現在有很大不同。“這樣的形勢之下,一個新稅種的出臺當然要慎之又慎。”馬中認為,由于總量非常小,稅負低,環保稅的開征并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沖擊,只是對企業心理上的影響有可能放大成社會影響,值得預防和警惕。
與“擇機”同樣困難的還有許多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比如征收的困難。
“如果不能準確掌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則難以對企業進行征稅。”許文表示,在線監測設備還沒有全面推廣,企業數量眾多而監測力量相對不足,都會影響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而影響環保稅的征收。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人員缺乏環保專業知識,環保稅不可能完全由稅務部門征管,必須通過稅務部門與環保部門之間的配合來實現。部門之間的協作和協調,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對環保稅的出臺來說,還有一種隱約的不安。
“趕快出臺,我們這些基層環保工作人員也可以全力搞監管,省得就像要小錢的似的,每天追著企業收排污費。”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環保局副局長盧廣這么說。然而,在環保系統內部,卻有不同的聲音。一位不愿具名的環保部官員告訴記者,排污收費在理論上是收支兩條線,不存在環保部門吃排污費的問題,但是,許多地方財政撥款與收費多少相關聯,尤其在欠發達地區,這種現象非常明顯。對于資金本來就不充裕的環保部門來說,如果把收費的職能剝奪,會有不少負面的效果。“當時在設計方案時調研了多個省份,意見非常不統一。如果環保稅出臺后完全取消收費,肯定有很多人叫苦連天。”
對此,馬中認為,在環保稅征收方案設計時中央財政應該一并考慮這一問題,讓地方環保部門沒有后顧之憂。
上一篇:國家環保部督查云南省19家企業
下一篇:環保主題基金:社會責任基金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