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傳統的趨勢性價值投資產品,主題基金具有更大的靈活度,更強的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特別是在結構性市場的大背景中,當整體性投資機會不多時,主題基金更容易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判斷主題投資價值的關鍵就在于,基金所投資的范圍是不是當下市場的熱點,其行業發展是否具有長期的可持續性。
“十二五”規劃中,政府主導的4萬億投資計劃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上關聯產業的帶動,整個環保新能源產業最終開發規模很有可能達到幾十萬億,財稅與金融的政策支持更奠定了下個五年乃至十年的環保行業主題。因此近期國內首只環保新能源主題基金甫一問世就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
顧名思義,環保主題基金主要投資于積極致力于提供環境與生態保護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的行業與公司,包括新能源、環境保護、污水處理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行業。環保主題基金的投資可能集中于某一子類行業或者分散投資于不同行業。按照晨星分類,一只股票基金若將其一半以上股權資產投資于環保行業,即可劃分為環保主題基金。
海外環保主題基金的發展歷程也不長,最早的一只環保主題基金是1988年英國發行的Merlin生態基金,也就是現在的Jupiter生態基金。環保主題基金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環保主義在歐美興起的背景下推出,作為社會責任基金中特殊的一員,與之緊密聯系,同步發展。
隨著20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政府與國際組織開始積極致力于促進環保與生態行業發展。
2000年6月英國立法規定所有的養老基金必須正式公布其關于社會責任與環境問題的投資政策,歐洲環保主題基金在此后數年內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擴張期。根據晨星全球開放式基金數據統計,僅2006年到2008年三年間,歐洲市場就發行了309只環保主題基金,占其現存全部環保主題基金數量的60%以上。
從歐美、日本的經驗來看,政策導向對環保新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技術突破仍是環保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例如,“十二五”規劃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交通產業采取刺激投資和政策補貼的推動政策,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尚待突破,其運用短期內仍以示范為主,尚無法真正實現產能化。
該類基金投資的選股邏輯也至關重要,在我國現階段,相關產業發展的初期應重點關注新能源、新材料的上游行業,例如鋰礦、稀土等資源類企業;而在中后期隨著環保新能源產業中游行業逐漸成熟,競爭加劇,產能逐步釋放,則應關注有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壁壘的品牌企業。
上一篇:環保稅:唱戲先要搭好臺
下一篇:中石化及下屬企業環保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