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重要議程——加強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專題協商會近日在福州召開,為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號脈問診,共商大計。福建省副省長洪捷序出席會議。
2010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水域功能達標率為48.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共發生赤潮17起,發生瀕率、影響面積大大超過往年。政協委員們深感憂心,委員們認為,造成近岸海域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海水養殖和沿海修(造)船業排放直接污染水體;陸源污染也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大規模圍(填)海造地缺乏合理規劃。
隨著海西戰略的推進,沿海重化工業、臨港工業將加速發展,海洋環境保護壓力不斷增大。對此,福建省環保廳副廳長叢瀾等委員紛紛建議,完善近岸海域環保法規政策體系,應效仿耕地保護工作中劃定“耕地紅線”的做法,劃定一定比例的“天然岸線”禁止開發利用,強化海岸帶生態保護;建立重點保護海域,探索區域性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嚴格近岸海域功能區劃,開展規劃環評,科學引導養殖布局;全面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進一步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繼續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建設海峽西岸海域環境監測站。
洪捷序認真聽取委員們的發言后表示,將逐條認真研究落實委員們提出的合理建議與意見。針對當前近岸海域環保面臨的宏觀調控手段乏力、環保力量薄弱、環境綜合整治難度加大等問題,將進一步完善海洋環保法規政策體系,抓緊修訂《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出臺《福建省“十二五”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規劃》。進一步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整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構建協作聯動機制,加大海洋環保宣傳力度,為福建跨越發展提供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