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場所除存在傳統的化學、物理、生物性有害因素外,不良的工效學因素導致的工作效率下降、職業性肌肉骨骼疾患及安全事故增多等已經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不良坐姿及不正確的工作姿勢而引起的腰背疼痛、頸疼和其他肌肉損傷在職業中屢見不鮮,因為許多職業要求人們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不變的坐姿或立姿。在許多行業和辦公室中,不良工作設計導致的肌肉骨骼損傷隨處可見,在購置和引進坐椅、辦公桌、工作臺、工具及機器時未曾考慮彼此間關系,與工作高度或機器設計不周有關的不良及不自然姿勢均會導致不舒適感和疲倦。此外,在引進有著不同文化及社會背景中的異國開發的技術時,對于人種學和人類學差異的忽視會產生普遍性消極效應。為一個國家的操作者設計的工具和機器并不一定能適應另一國度的操作者。譬如,卡車駕駛室的大小、變速裝置、腳閘等的布置通常都是為工業發達國家身材高大的司機而設計的,結果是,亞洲的運輸工人因要費力地夠摸閘、擋和其他控制器而容易疲勞。人們發現,為適應操作者的身材而進行的改造以及對司機室布局所進行的更改可以極大地改善司機的健康情況并減少事故率,在長途駕駛中尤其是這樣。很多其他事例都可以證實,人體測量學方面的差異或工作場所的不良設計是不自然的身體形態和肌肉骨骼病的直接性后果。
隨著計算機化的飛速發展,視頻作業已成為一種專職工作,它要求作業者每天用8小時或更長時間坐在計算機終端前進行資料輸人或文字處理工作。傳統的辦公設備和照明是為職員們坐著閱讀平鋪在辦公桌上的文件而設計的。有了視覺顯示裝置工作,就需要閱讀垂直玻璃熒光屏上耀眼的字符,而傳統的辦公室寫字臺的設計就不能適用于視覺顯示裝置的工作。此外,視覺顯示裝置通常是在并未充分考慮到工效學原理的條件下安裝在工作場所中的。多種研究表明,裝備了視覺顯示裝置但設計不良的工作場所會引起許多健康問題,其中包括視覺疲勞、職業緊張和肌肉的重復性累積損傷,因長期使用電腦引起的硅谷綜合征(頸肩腕綜合征)等。導致視覺疲勞和肌肉骨骼疾病的原因有:工作場所本身的因素,即工作場所、熒光屏或鍵盤的設計;環境因素,如工作場所中的照明條件和室溫等;個人因素,如有缺陷的視覺、未經矯正的視力或年齡等;冗長的工作時間。
瑞典的一項研究表明:50%的職業病病例是由不良工效學因素造成的,例如重體力工作、人力材料輸送、重復性工作和不適當的工作姿勢等因素。累積性肌肉骨骼問題并不是單一事件的結果,這些問題的起因是:某些任務的重復性執行;不良工作姿勢;用力;休息不足等。這些疾病的最嚴重現象可能是肌腱炎、肌鞘炎或腕管綜合征等。
消除工作場所中不良工效學因素要注意減少重復性用力;調整工作臺面和坐椅高度適合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減少靜態姿勢;合理設計工作場所和正確選擇勞動工具;恰當的工作安排,如降低工作速率,增加工間休息。
上一篇: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
下一篇:職業病防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