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世界環境發展大會”,又被稱為“綠色國際會議”。會上100多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就人類擺脫環境危機,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達成了共識,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一全球戰略性的框架文件。自此,人類開始從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逐漸向現代生態文明的發展模式轉變和過渡。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了“綠色技術”(Green Technologies)的新概念。
關于“綠色技術”的涵義,專家們指出應具有六大特點:能持續利用;以安全并用之不竭的能源為基礎;高效率利用能源和資源;高效回收利用廢舊物資和副產品;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活力充沛。還有些專家提出綠色技術可分四個層次:環境立法與管理;清潔生產;環境污染的控制;綠色產品。
將上述“綠色技術”的概念與我們的消防領域相對應,就引導出“綠色消防技術”這一新概念。根據“綠色技術”的上述六大特點、四個層次進行展開,“綠色消防技術”同樣也有著它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可能也是21世紀消防技術發展所要遵循的原則之一。
關于“綠色消防技術”人們近年來關注甚多的一個專題就是為了保護大氣臭氧層,限制和淘汰哈龍滅火劑、研究開發哈龍替代物。
理想的哈龍替代物應具有以下八個條件:
(1)對環境(大氣)無危害,ODP(臭氧層耗損潛能值)≤0.05,GWP(全球變暖效應值)要小,即溫室效應小,最好不產生溫室效應。
(2)對人體無毒性危害,這方面要求類似哈龍1301的微毒級,能應用于有人場所。
(3)滅火效能高,設計滅火濃度=5%,且10秒種內能滅火。
(4)噴射后全部汽化,無固、液相殘留物,不導電,不污損,不能擊穿電子設備。
(5)屬可加壓液化的氣體,儲罐占地面積小。
(6)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好,利于長期儲存。
(7)與彈性密封元件的相容性好,不易泄漏。
(8)制造成本相對較低。
從以上八個條件,足以看出研制理想哈龍替代物的技術難度是很大的,這也是本世紀各國科學家和制造商們開發攻關的難題和熱門課題。
當然,“綠色消防技術”涉及的內容很廣,“綠色”消防產品的類別也很多,例如它也包括潔凈阻燃技術。在這方面(防火建材、防火涂料堵料、耐火阻燃電纜等)的技術開發成功后,能減少建筑的火災荷載,減緩火勢的蔓延,提高建筑物的抗火性能,并降低火場的煙氣濃度和毒性,為火場中受困人員的疏散逃生創造條件,甚至可以從根本上降低建筑物起火成災的幾率。
上一篇:這些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下一篇:如何防止火災在學生宿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