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與制造的本質安全措施
(1)采用本質安全技術
本質安全技術是指利用該技術進行機械預定功能的設計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護措施,就可以在預定條件下執行機械的預定功能時滿足機械自身的安全要求。
①不影響預定使用功能前提下,機械設備及其零部件應盡量避免設計成會引起損傷的銳邊、尖角、粗糙或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較突出的部分。
②安全距離原則。
③限制有關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根據各類機械的不同特點,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險的物理量來減小危險。
④使用本質安全工藝過程和動力源。
(2)、限制機械應力
機械選用的材料性能數據、設計規程、計算方法和試驗規則,都應該符合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專業標準或規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機械應力不超過許用值,保護安全系數,以防止由于零件應力過大而被破壞或失效,從而避免故障或事故的發生。同時,通過控制連接、受力和運動狀態來限制應力。
(3)、材料和物質的安全性
用以制造機械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間不得危及面臨人員的安全或健康。材料的力學特性,如抗拉強度、抗剪強度、沖擊韌性、屈服極限等,應能滿足執行預定功能的載荷作用要求;材料應能適應預定的環境條件,如有抗腐蝕、耐老化、耐磨損的能力;材料應具有均勻性,防止由于工藝設計不合理,使材料的金組織不均勻而產生殘余應力;同時應避免采用有毒的材料或物質,應能避免機械本身或由于使用某種材料而產生的氣體、液體、粉塵、蒸氣或其他物質造成的火災和爆炸危險。
(4)、遵循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
(5)、設計控制系統的安全原則
①重新啟動原則
②關鍵件的冗余原則
③定向失效模式。
(6)防止氣動和液壓系統的危險
(7)、預防電的危害。
(二)、減少或限制操作者涉入危險區
①、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提高機械的可靠性可以降低危險故障率,減少需要查找故障和檢修的次數,從而可以減少操作者面臨危險的概率。
②、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 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可以使人的操作崗位遠離危險或有害現場。
③、調整、維修的安全 在設計機械時,應盡量考慮將一些易損而需經常更換的零部件設計得便于拆裝和更換;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梯子、平臺、通道);鎖定切斷的動力;機械的調整、潤滑、一般維修等操作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這樣可以減少操作者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五、護措施
安全防護是通過采用防護裝置、安全裝置或其他手段,對一些機械危險進行預防的安全技術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機械在運行時產生各種對人員的接觸傷害。防護裝置和安全裝置有時也統稱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的 重點是機械的傳動部分、操作區、高空作業區、機械的其他運動部分、移動機械的移動區域,以及某些機械由于特殊危險形式需要采取的特殊防護等。
(1)、防護裝置是指通過設置物體障礙方式 將人與危險隔離的專門用于安全防護的裝置。防護裝置按使用方式可分為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
(2)、安全裝置是指用于消除或減小機械傷害風險的單一裝置或與防護裝置聯用的保護裝置,常見的安全裝置有以下6種。
①聯鎖裝置 ②止-動裝置
③雙手操縱裝置 ④ 自動停機裝置
⑤機械抑制裝置 ⑥ 有限運動控制裝置
上一篇:梳棉機安全生產措施
下一篇:機械傷害事故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