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和民事賠償之間有什么聯系?
律師:在勞動者錯過工傷認定時效的情況下,變更訴訟請求為民事賠償這條途徑還可以走,否則勞動者的權利將無法得到救濟。對于工傷賠償與民事賠償的關系,從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及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這些規定來看,工傷職工可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需要強調的是這一規定應當解釋為是一種程序性的規定,即當出現工傷事故時,受害職工應當先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按《工傷保險條例》無法獲得賠償時,才能按民事侵權進行處理。從上述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來看,有的是正面規定工傷職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有的未作規定,但均未從實體上否定工傷職工的民事賠償請求權。
上一篇:工傷賠償和民事賠償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