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2011年雨季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2011-07-0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根據富煤安字【2011】18號文件,富源縣煤炭工業局關于組織開展2011年雨季“三防”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為提高對礦井水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落實礦井水害防治責任制,切實抓好礦井水害防治的各項技術管理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對礦井水害的防治,突出小煤礦礦井水害的管理、監管和監察重點,尤其是對雨季”三防”工作應放在重中之重,為此,根據礦井水文地質、地形、開采技術條件、礦井防排水設施、設備狀況等方面,制定雨季”三防”安全措施,確保安全渡汛。

  一、成立雨季“三防”領導小組

  組  長:李二奎—負責雨季“三防”工作的全面領導工作;

  副組長:吳學忠—負責井下雨季”三防”工作的領導工作,貫徹執行雨季”三防”的安全技術措施;

  成  員:徐寧、田永良、王平、牛開順、張銳、桂玉林、吳學云,安全員(王剛、王云才、劉勝雄、劉愛全),瓦斯檢查員(熊從龍、李江、楊洪勝、吳龍飛、吳學青)。

  二、汛期”三防”情況調查

  由雨季”三防”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雨季”三防”工作進行調查摸底,我礦井井田區域內屬于山區,礦區地勢總體呈南低北高,海拔標高一般1398m~2066m,最高點位于礦區北部的一山頂,海拔2066m,最低點位于礦區南部,海拔1398m,相對高差668m,多系“V”字形山谷。

  在雨季重點是防治主斜井及副斜井地表水倒流入井下。針對以上情況,調查結果表明:

  1、初步查明了礦區地層層序,劃分了地層,初步查明了礦區構造形態,礦區內構造復雜程度屬簡單類型。

  2、初步了解的層數、層位、厚度、結構、及其空間分布。確定了C2、C3煤層為較穩定煤層。

  3、初步查明了區內含、隔水層及含、隔水性,基本查明了水文地質類型、礦床充水因素,初步確定了礦區內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了解了主要可采煤層頂底板的主要工程地質特征及礦區內水文地質特征。對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開采技術條件作出了進一步評價。

  4、充水通道

  1)巖石天然節理裂隙

  礦區內的龍潭組含煤地層在接近地表附近,巖石風化節理、裂隙很發育,而深部則發育成巖或構造節理、裂隙,尤其是內部菱鐵質細砂巖等脆性巖石更為發育,它們是地下水活動的良好通道,并溝通上覆含水層與含煤地層的水力聯系。

  2)人為采礦冒落裂隙

  未來的采煤活動將產生大量的采礦裂隙,這些人為裂隙也會溝通上覆含水層與含煤地層的水力聯系,成為地下水活動的良好通道。

  3)斷層破碎帶

  礦區斷層特別是302和305斷層破壞了地層的完整性、連續性,降低了巖石的力學強度,塑性巖石中斷層破碎帶含水性和導水性不強,剛性巖石中斷層破碎帶有一定含水性和導水性,加之未來礦床開采中,人工采礦裂隙大量出現,改變了斷層帶附近應力場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場,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斷裂帶進入礦井。

  4)采空區

  其廢棄采面或巷道會成為老窯水、采空區積水、部分地表水進入礦井的通道。

  6、充水方式

  由于礦區地表屬第四系松散堆積層,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充水通道主要以巖石原生和采礦節理、裂隙、為主,規模一般不大,少量為斷層、及裂隙導水,因此未來礦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滲水、滴水、淋水為主。

  三、造成礦井透水事故的原因

  1、井田范圍內的采空區沒有調查清楚,或對積水情況不明,在開采過程中誤穿采空區。

  2、與井田范圍內的斷層保護煤柱留設不符合規程要求。

  3、與井田范圍的保護煤柱被在開采過程中破壞。

  4、開采水平之間、開采采區之間的保護煤柱設計不符規程要求或在開采過程中被破壞。

  5、對斷層研究不深,對斷層的導水性、儲水量等不清楚,揭穿斷層時沒有采取防護措施。

  7、沒有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8、探放水制度執行不到位,探放水安全措施不健全。

  9、工人素質差、安全管理混亂,在作業規程中不能識別透水預兆。

  10、防水安全設施、設備不健全、施工質量差,不能有效的防水。

  11、發現透水預兆,沒有應急預案,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四、 雨季”三防”安全措施

  (一)雨季防洪、防汛安全措施

  1、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礦井及廢棄老窯積水的情況,掌握本礦采空區范圍和積水情況。將積水情況標繪在井上下對照圖上。對有圖紙資料可查的老窯,探水線至老窯邊界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60m,對沒有圖紙資料可查的老窯,可根據已了解到的小窯開采最低水平,作為預測的可疑區,對老窯無任何資料,無法推測其可疑區的,必須堅持有掘必探,確保安全。

  每年雨季前對礦井的防治水工作進行一次大檢查,成立防洪搶險隊伍,并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和設施設備。對于井下工作面暫無涌水現象的作業地點,不能麻痹大意。礦長要把雨季三防措施納入重要的工作議事日程,認真貫徹執行雨季三防的安全技術措施,領導小組要組織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雨季三防的布置安排工作。

  2、在井口、風井口設置防洪溝,經常保持水溝暢通,及時排除淤泥。由地面管理人員及風井管理人員負責進行防洪溝的清理,對地表的漏水要采取修補措施,減少對井下的涌水量,責任人員有:李二奎、吳學忠、徐寧、牛開順、張銳、桂玉林、吳學云,安全員(王剛、王云才、劉勝雄、劉愛全),瓦斯檢查員(熊從龍、李江、楊洪勝、吳龍飛、吳學青)。

  王平為地面防洪的主負責人。

  3、井下水泵要能隨時正常工作,加強水泵的日常檢修工作。加強職工防水隱安全意識的教育,熟悉水患避災路線,在每年的雨季來臨前由電工和機修工負責對井下排水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并進行聯合排水試驗,對聯合排試驗結果作好記錄。設備檢查檢修工作由鐘有聲負責。

   4、由礦長李二奎負責落實人員在每年的雨季來臨前對井下水溝(水倉)進行清理,保證水溝(水倉)的有效溶積。有正規的水溝(水倉)或其容量與礦井涌水量相匹配,水倉要定期進行分隔清掏,并經常能保持有50%以上的空倉容積,安排專職人員進行定期抽排水。

  5、礦井排水水泵和管網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實測的水泵、管網的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1.2倍的礦井最大涌水量;在20小時內抽完礦井24小時的涌水量。井下必須配備主要抽水泵和備用抽水泵,同時在地面還要有較大的備用水泵,以防止井下出現大量的突水情況,在地面還必須配備足夠的抽水管道。

  6、由礦長李二奎、技術負責人徐寧負責組織人員對采掘區域內的水患進行認真的調查,巷道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堅持有“有凝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原則,切實掌握前方的地質水文情況,發現有水患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待確認安全后才能進行正常掘進,但必須認真編制防水措施,嚴格按規定進行采掘活動。采掘工作面設置專用探水設備,能夠有效實施井下探放水工作。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現有出水兆(煤壁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有水叫聲、頂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逢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雞蛋味)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撤出受威脅地點的作業人員。

  在靠近斷層帶進行井下開采時要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斷層裂隙將地表水導入井下形成礦井涌水,井巷道盡量布置在較穩定的巖層中,采掘工作面對應地表有大的溝渠和水體或小河流時要設置足夠的保護煤柱。

  7、礦井要有可靠的雙回路供電電源,能保證礦井最大負荷時的安全供電,能滿足礦井排水要求,加強電器設備的檢修工作。在每年雨季來臨前電工要對本礦的供電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護,保證井下正常排水。

  8、由礦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對地面主要地點進行地面監測監控,認真觀察地面水源流量的變化情況。礦建立礦井涌水量觀測小組,定期對礦井涌水量進行動態觀測,掌握其變化情況。

  9、礦每年必須認真制定《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其中水災防治內容必須全面、具體、實用,每年汛期要制定汛期水災防治預案及礦井探放水措施,這些措施經技術負責人、礦長審查批準后,由礦長組織實施,每年汛期礦成立汛期防治水領導小組,由礦長為組長,技術負責人、副礦長、安全員等人組成,負責汛期防治水一切事務。

  10、在鄰近老空及相鄰礦井井田邊界時,對有突水預兆地點,必須采取探放水措施并嚴格執行。防隔水煤柱留設要合理,不得破壞防隔水煤柱,不得超層越界開采未進行安全處置的煤層,嚴禁開采防水煤柱。

  11、井下排水系統定期檢查維修,排水溝要定期清理淤泥及雜物,保證排水溝的斷面,使水溝能夠最大限度地進行排水,確保排水系統完好可靠,排水溝暢通無阻,尤其是汛期來臨前,由礦長李二奎負責安排專門人員對水溝進行切底的清理,必須加強排水設備檢測,確保萬無一失。

  12、汛期及雷雨季節要及時收集氣象資料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搶險工作,雨季前要對井口地面防洪溝進行清理,對漏水的防洪溝必須安排人員進行修理,在平時嚴禁將矸石、爐灰、拉及等雜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段,防止山洪爆發潰入井下,引起重大透水事故。

  在對應采空區范圍內的地表裂隙和低洼漏斗形地表及時進行填實,防止地表積經裂隙和漏斗滲入井下而威脅井下安全。在礦區范圍內存在的邊坡上沿修建截水溝,坡腳修建排水溝。

  13、嚴格按開采設計方案進行開采,加強井上下對照測量工作,按規定設置安全保護煤柱,認真編制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設計,嚴格按探放設計進行探放水作業,認真執行探放水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探放水工作面必須執行交接班制度,不得弄虛作假,井下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水災事故的避災路線。

 。ǘ┯昙痉览装踩胧

  1、按規定完善瓦斯監控系統、入井金屬管道和各種等級電壓的電源纜線、軌道的避雷設施,特別是要搞好電器設備的防雷保護設施,軌道必須用不導電的鋼化橡膠軌道與井下軌道分開,實現軌道的井口絕緣措施。此項工作由余春宏負責操作和管理。

  2、對地面重要地點和重要設施進行防雷設備的安全檢查和檢測。不符合規定的及時檢修,對失修的防雷設施必須及時進行更換,更換后的防雷設施必須由縣氣象局進行檢測和鑒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設施不得投入使用。

  3、由機電科長張銳負責對防雷工作的落實,井口入井管線的防雷設施的檢查檢測,發現接地電阻不符合規定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進行整改,防雷設施的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2歐姆。

  4、瓦斯監控系統的避雷設施必須能保證瓦斯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監控主機必須采取接地措施。監控系統由萬光偉負責日常管理,任何人不得隨意取掉接地線不用。瓦斯監控系統的電源線也要采取防雷措施,電源線的防雷設施必須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避雷器。

  5、由張銳負責對主井口、炸藥庫房、風井口、配電室的避雷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經檢測量不合格的避雷設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6、認真收聽天氣預報的情況,如遇災害天氣,必須停止井下作業,井下不得安排人員下井。在遇嚴重打雷時必須撤出井下作業人員,切斷重要設備的電源,以防止雷擊損壞。

  7、加強瓦斯抽放泵和入井管理的防雷設施的管理和檢查維護,對失效的防雷設施及時進行處理。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為更好地防治地質災害,做到防患未然,必須提高對地質災害的危害性和破壞性認識,規范防治地質災害的管理工作,特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加強對地質災害的觀察觀測,定期對地表塌陷、滑坡及崩巖可能發生的地點進行觀測,在汛期到來前應做好地質災害的預惻工作。堅持誰開采誰治理的原則。特別是遇到災害天氣(連續長時間的大瀑雨)時要派人對重點地方進行觀察。對地面危險地段要設置警標,嚴禁人員或車輛通行。

  2、在今后開采過程中,對地表沉陷影響的重要建筑物(灌溉渠)等,應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留設足夠的保護煤柱。雨季“三防”安全措施。

  3、井下開采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行業規定實行正規開采,采用先進的壁式采煤法進行開采,不準采用巷柱式等落后的開采方法,加快采空區的垮落、充填、穩定的速度,減少地表的影響,從而降低和消除相應的地質災害。如發現地表災害有危及地面民居的安全時,必須及時組織受威脅地點的人的撤離,保證人身安全。

  4、對易產生滑坡、崩巖等地質災害的地段做到心中有數,在汛期前必須修筑堅固擋土墻、打抗滑樁,必要時對另崩巖的地方進行削玻減載等有效措施。

  5、對相鄰煤礦開采導至我礦井田地沉降形成的塌陷坑進行整平和回填。

  6、必須加強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支護,杜絕一切垮塌冒頂事故。在雨季空氣中的濕度較大,本礦頂板巖層多為泥質頁巖、粉沙質泥巖和粘土巖、炭質頁巖,以上巖性是遇水變軟,易垮落冒頂,易發生冒頂事故,在掘進和采煤過程中,要加強井巷的支護。

  7、平時要設專人進行巡視觀察礦區內相應地表重點區域,特別是地表有陡坡和懸巖峭壁的地方,對地面重要建筑物設立觀察站,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在每年汛期必須加強井下巷道支護和采掘工作面支護強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台南县| 茶陵县| 开封县| 秦皇岛市| 南漳县| 安塞县| 奉贤区| 湘阴县| 石嘴山市| 长海县| 宁国市| 三门峡市| 广汉市| 萝北县| 陆良县| 青龙| 平乡县| 依安县| 五大连池市| 屏南县| 郯城县| 剑阁县| 岑溪市| 宜都市| 开化县| 海伦市| 和龙市| 长岛县| 昌邑市| 高碑店市| 松桃| 青海省| 旬阳县| 岳池县| 耒阳市| 霍州市| 新营市| 桐柏县| 灵璧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