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電信機房安全技術

2009-08-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登高作業

     (一)在通信機房登高作業時應遵循以下規定:

  1、登高作業應帶工具袋,所用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中,以防傷人或損壞工具。

  2、不準在機架、高凳或工作架上放置工具、器材。

  3、在機架頂上作業時,應在機架能承重部位鋪設有承重力的木版,不準蹬踏電力線、電氣設施。

  4、登高作業嚴禁蹬踩或攀扶配線架、機架及電纜線槽道和其他設備。

  (二)在通信機房登高作業使用登高工具應遵循以下規定:

  1、通信機房登高用具應選擇使用絕緣梯、凳。

  2、使用單面梯時,必須在使用前進行安全性檢查,如有松動、破裂、磨損現象禁止使用。

  3、梯子的根部應采取防滑措施,嚴禁墊高使用。

  4、架設梯子時應選擇平整、堅固的地面,立梯角度以75度正負5度為宜。

  5、梯子上不準有兩人同時作業。

  6、嚴禁作業人員站在梯子上移動梯子。

  7、使用的移動梯或人字梯時,必須緊好螺絲或扣好搭扣,確認穩妥后在上梯作業。

  8、使用人字梯時,兩梯夾角應保持40度正負5度。

    二、電氣作業

  (一)觸電事故的預防技術

  1、直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

  (1)絕緣

  絕緣是用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電氣設備的絕緣應符合其相應的電壓等級、環境條件和使用條件。

  電氣設備的絕緣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塵、纖維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紋或放電痕跡,表面光澤不得減退,不得有脆裂、破損、彈性不得消失,運行時不得有異味。

  絕緣的電氣指標主要是絕緣電阻。絕緣電阻用兆歐表測量。任何情況下絕緣電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電壓1000Ω,并應符合專業標準的規定。

  (2)屏護

  屏護是采用遮攔、護罩、護蓋、箱閘等將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屏護裝置應有足夠的尺寸。應與帶電體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遮攔與低壓裸導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8m;網眼遮攔與裸導體之間的距離,低壓設備不宜小于0.15m,10KV設備不宜小于0.35m。屏護裝置應安裝牢固。金屬材料制成的屏護裝置應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攔、柵攔應根據需要掛標示牌,遮攔出入口的門上應根據需要安裝信號裝置和連鎖裝置。

  (3)間距

  間距是將可能觸及的帶電體置于可能觸及的范圍以外。起安全作用與屏護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樹木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備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安全距離的大小決定于電壓高低、設備類型、環境條件和安裝方式等因數。架空線路的間距須考慮氣溫、風力、覆冰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在低壓操作中,人體及其所攜帶的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1m。

  2、間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

  (1)保護接地(IT系統)

  保護接地的做法是將電氣設備在故障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位經接地線、接地體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IT系統的字母I表示配電網不接地或經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電氣設備外殼接地。

  (2)TT系統

  我國絕大部分地面企業的低壓配電網都采用星形接法的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配電網。這種配電網能提供一組線電壓和一組相電壓。TT系統的第一個字母T表示配電網直接接地、第二個字母T表示設備外殼接地。

  (3)TN系統(保護接零)

  TN系統相當于傳統的保護接零系統。TN系統中的字母N表示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配電網中性點之間,亦即與保護零線之間緊密連接。保護接零的安全原理是當某相帶電部分碰到設備外殼時,形成該相對零線的單相短路;短路電流促使線路上的短路保護元件迅速動作,從而把故障設備電源斷開,消除電擊危險。雖然保護接零也能降低漏電設備上的故障電壓,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圍以內。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斷電源。

  3、防雷技術

  (1)直擊雷防護

  裝設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是直擊雷防護的主要措施。避雷針分獨立避雷針和附設避雷針。獨立避雷針不應設在人經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針的保護范圍按滾球法計算。

  (2)二次放電防護

  為了防止二次放電,不論是空氣中或地下,都必須保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與鄰近導體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在任何情況下,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電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3M,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電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2M,不能滿足間距要求時應予跨接。

  (3)感應雷防護

  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建筑物、重要的電力設施應考慮感應雷防護。

  為了防止靜電感應雷的危險,應將建筑物內不帶電的金屬裝備、金屬結構連成整體并予以接地。為了防止電磁感應雷的危險,應將平等管道、相距不到100mm的管道用金屬線跨接起來。

  (4)雷電沖擊波防護

  變配電裝置、可能有雷電沖擊波進入室內的建筑物應考慮雷電沖擊波防護。

  為了防止雷電沖擊波侵入變配電裝置,可在線路引入端安裝閥型避雷器。閥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線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時避雷器對地保持絕緣狀態;當雷電沖擊波到來時,避雷器被擊穿,將雷電引入大地;沖擊波過去后,避雷器自動恢復絕緣狀態。

  對于建筑物,可采用以下措施:

  a、全長直接埋地電纜供電,入戶處電纜金屬外皮接地;

  b、架空線轉電纜供電,架空線與電纜連接處裝設閥型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絕緣子鐵腳、金具等一起接地;

  c、架空線供電,入戶處裝設閥型避雷器或保護間隙,并與絕緣子鐵腳、金具一起接地。

  (5)人身防雷

  雷暴時,應盡量減少在戶外或野外逗留;在戶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條件,可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或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汽車或船只。

  雷暴時,應盡量離開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應盡量離開海濱、湖濱、河邊、池塘旁,應盡量避開鐵絲網、金屬曬衣繩以及旗桿、煙囪、寶塔、孤獨的樹木附近,還應盡量離開沒有防雷保護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設施。

  雷暴時,在戶內應離開照明線、動力線、電話線、廣播線、收音機和電視機電源線、收音機和電視機天線以及與其相連的各種金屬設備。

  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

  4、防靜電措施

  靜電最為嚴重的危險是引起爆炸和火災。因此,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對爆炸和火災的防護。這些措施對于防止靜電電擊和防止靜電影響生產也是有效的。

  (1)環境危險程度控制

  靜電引起爆炸和火災的條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

  在。為了防止靜電的危險,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質、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減少氧化劑含量等控制所在環境爆炸和火災危險程度的措施。

  (2)工藝控制

  為了有利于靜電的泄漏,可采用導電性工具;為了減輕火花放電和感應帶電的危險,可采用阻值為107--109Ω左右的導電性工具。

  為了限制產生危險的靜電,烴類燃油在管道內流動時,

  流速與管徑應滿足以下關系:

  v2D≤0.64

  式中:v—流速,m/s

  D—管徑,m。

  為了防止靜電放電,在液體灌裝過程中不得進行取樣、檢測或測溫操作。進行上述操作前,應使液體靜置一定的時間,使靜電得到足夠的消散或松弛。

  為了避免液體在容器內噴射和濺射,應將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裝油前清除罐底積水和污物,以減少附加靜電。

  (3)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導體上的靜電。金屬導體應直接接地。為了防止火花放電,應將可能發生火花放電的間隙跨接連通起來,并予以接地。

  防靜電接地電阻原則上不超過1MΩ即可;對于金屬導體,為了檢測方便,可要求電阻不超過100Ω--1000Ω。

  對于產生和積累靜電的高絕緣材料,宜通過106或稍大一些的電阻接地。

  (4)增濕

  為防止大量帶電,相對溫度應在50%以上,為了提高降低靜電的效果,相對濕度應提高到65%--70%。增濕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溫環境里的絕緣體上的靜電。

  (5)抗靜電添加劑是化學藥劑。在容易產生靜電的高絕緣材料中加入抗靜電添加劑之后,能降低材料的體積電阻率或表面電阻率以加速靜電的泄漏,消除靜電的危險。

  (6)靜電中和器

  靜電中和器又叫靜電消除器。靜電中和器是能產生電子和離子的裝置。由于產生了電子和離子,物料上的靜電電荷得到異性電荷的中和,從而消除靜電的危險。靜電中和器主要用來消除非導體上的靜電。

  (7)加強靜電安全管理

  靜電安全管理包括制訂關聯靜電安全操作規程、制訂靜電安全指標、靜電安全教育,靜電檢測管理等內容。

  5、電磁輻射防護

  為防止電磁輻射的危害,應采取屏蔽、吸收等專門的預防措施。

  屏蔽分為主動場屏蔽和被動場屏蔽。主動場屏蔽是指將輻射源置于屏蔽體之內,將電磁場限制在某一范圍內,使其不對屏蔽體以外的工作人員或儀器設備產生有害影響的屏蔽方式。被動場屏蔽是指屏蔽室、個人防護等屏蔽方式。

  用于高頻防護的板狀屏蔽和網狀屏蔽均可用銅村、鋁材或鋼材制成。必要時可考慮雙層屏蔽。

  屏蔽上孔洞直徑不宜超過電磁波波長的1/5;縫隙寬度不宜超過電磁波波長的1/10。

  如果在板狀屏蔽上涂上一層有微小的顆粒材料,則可減少電磁波的反射,更有效地吸收電磁波的能量,構成所謂吸收屏蔽。

  高頻接地的接地線不宜太長。接地線長度最好限制在電磁波波長的1/4之內。如無法達到這一要求,也應避免波長為1/4的奇數倍。高頻接地線宜采用多股銅線或多層銅皮制成。屏蔽接地只宜在屏蔽的一點與接地體相連。

  此外,還可以利用電磁波能在波導管內自由傳播的特點,人為改變可能傳播電磁波的金屬管的幾何尺寸和幾何形狀,以抑制電磁波的泄漏;還可以利用諧振,消耗輻射能量;還應注意改進高頻設備及其饋線的設計,以減小其有效的輻射功率;還應注意作業場所高頻設備的合理布局,以減輕電磁波的干涉、反射和二次輻射。

  6、電氣裝置安全要點

  (1)變配電站安全

  變配電站是企業的動力樞紐。變配電站裝有變壓器、互

  感器、避雷器、電力電容器、高低壓開關、高低壓母線、電纜等多種高壓設備和低壓設備。變配電站發生事故不僅使整個生產活動不能正常進行,還可能導致火災和人身傷亡事故。

  ①變配電站位置

  變配電站位置應符合供電、建筑、安全的基本原則。從

  安全角度考慮,變配電站應避開易燃易爆環境;變配電站宜設在企業的上風側,并不得設在容易沉積粉塵和纖維的環境,變配電站不應設在人員密集的場所。變配電站的選址和建筑應考慮滅火、防蝕、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的要求。地勢低洼處不宜建變配電站。

  變配電站應有足夠的消防通道并保持暢通。

  ②建筑結構

  高壓配電室、低壓配電室、油浸電力變壓器室、電力電

  容器室、蓄電池室應為耐火建筑。蓄電池室應隔離。

  變配電站各間隔的門應向外開啟;門的兩面都有配電裝

  置時,應兩邊開啟。門應為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材料制作的實體門。長度超過7M的高壓配電室和長度超過10M的低壓配電室至少應有兩個門。

  室內油量600KG以上的充油設備必須有事故蓄油設施。

  貯油坑應能容納100%的油。

  ③間距、屏護和隔離

  變配電站各部間距和屏護應符合專業標準的要求。室外

  變、配電裝置與建筑物應保持規定的防火間距。室內充油設備油量60KG以下者允許安裝在兩側有隔板的間隔內;油量60---600KG者須裝在有防爆隔墻的間隔內;600KG以上者應安裝在單獨的間隔內。

  ④通道

  變配電站室內各通道應符合要求。高壓配電裝置長度大

  于6M時,通道應設兩個出口,低壓配電裝置兩個出口間的距離超過15M時,應增加出口。

  ⑤通風

  蓄電池室、變壓器室、電力電容器室應有良好的通風。

  ⑥封堵

  門窗及孔洞應設置網孔小于10MM×10MM的金屬網,

  防止小動物鉆入。通向站外的孔洞、溝道應予封堵。

  ⑦標志

  變配電站的重要部位應設有“止步,高壓危險”等標志。

  ⑧連鎖裝置

  斷路器與隔離開關操動機構之間、電力電容器的開關與

  其放電負荷之間應裝有可靠的連鎖裝置。

  ⑨電氣設備正常運行

  電流、電壓、功率因數、油量、油色、溫度指示應正常;

  連接點應無松動、過熱跡象;門窗、圍欄等輔助設施應完好;聲音應正常,應無異常氣味;瓷絕緣不得掉瓷、不得有裂紋和放電痕跡,并保持清潔;充油設備不得漏油、滲油。

  ⑩安全用具和滅火器材

  變配電站應備有絕緣桿、絕緣夾鉗、絕緣靴、絕緣手套、

  絕緣墊、絕緣站臺、各種標示牌、臨時接地線、驗電器、腳扣、安全帶、梯子等各種安全用具。變配電站應配備可用于帶電滅火器材。

  ⑾技術資料

  變配電站應備有高壓系統圖、低壓系統圖、電纜布線圖、

  二次回路接線圖、設備使用說明書、試驗記錄、測量記錄、檢修記錄、運行記錄等技術資料。

  ⑿管理制度

  變配電站應建立并執行各項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如工

  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值班制度、巡視制度、檢查制度、檢修制度及防火責任制、崗位責任制等規章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集贤县| 建德市| 余庆县| 庆安县| 拉萨市| 蓬溪县| 荔浦县| 德安县| 朝阳市| 叶城县| 房山区| 彭山县| 吉隆县| 米泉市| 遵义市| 平安县| 蒲城县| 都兰县| 西盟| 台湾省| 鹤岗市| 正镶白旗| 嘉定区| 廊坊市| 吉木萨尔县| 平乐县| 漳平市| 黑龙江省| 东港市| 共和县| 泸定县| 象州县| 遂昌县| 民和| 荣昌县| 金乡县| 三明市| 开原市| 宜宾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