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安全生產法治對策及任務
2004-04-1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需要通過工程技術的對策、教育的對策和管理的對策。管理的對策中包涵行政、法制、經濟、文化等手段。顯然,法制對策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之一。?
國家的安全生產法治對策是通過如下幾方面的工作來實現的:?
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就是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全面綜合管理,不同職能機構有特定的安全生產職責。如一個企業,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需要對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制定出具體的安全生產責任,并通過實際工作得到落實。?
2.實行強制的國家安全生產監察?
國家安全生產監察就是指國家授權行政部門設立的監察機構,以國家名義并運用國家權力,對企業、事業和有關機關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執行勞動保護政策和安全生產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的監督、糾正和懲戒工作,是一種專門監督,是以國家名義依法進行的具有高度權威性、公正性的監督執法活動。?
3.推行行業的綜合專業化安全管理?
這是指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要圍繞著行業安全生產的特點和需要,在技術標準、行業管理條例、工作程序、生產規范,以及生產責任制度方面進行全面的建設,實現專業化安全管理的目標。?
4.依靠工會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群眾監督是指在工會的統一領導下,監督企業、行政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等法律、法規、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參與有關部門制定安全生產法規、政策;監督企業安全技術和勞動保護經費的落實和正確使用情況;對安全生產提出建議等方面。?
我國安全生產法規建設的主要任務:①形成以《安全生產法》為核心的安全生產法規體系。我國安全生產法規體系中,《安全生產法》是一部綜合性、基礎性的法規。為了保證《安全生產法》的全面實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法規來支持。②完善安全衛生技術標準體系。安全衛生標準是安全生產的技術基礎,是安全生產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證。應提高標準的技術指標,使標準更具先進性,同時還要填補安全衛生標準的空白,構建起一個全面完善的安全衛生標準體系。③對法規進行適時修訂。法規要隨時間和條件的變化不斷更新修訂,沒有一成不變的法規。隨著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的變革,以及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法規、規范、標準應不斷地修訂、改進和完善。④注重與國際接軌。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加入WTO要求我國的安全生產法制體系與國際接軌,同時,我國也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會員國,必須遵守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所規定的條款,借鑒和學習國外先進、成功且適合我國的法規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