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心理與安全的實例?
實例一:情緒是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緒狀態是引發事故的基本原因。一個青年工人,因家庭問題與兄嫂鬧糾紛,被哥哥打了兩耳光,他一氣之下拿了根繩子欲尋短見,被老母苦苦勸阻。沒隔幾天這個工人在一次作業中發生了事故而喪生。?
實例二:濟南某青年職工李××,父母雙亡,工資很低,還要供養弟妹,本人又患肺病,27歲也未找到對象,生活的情緒非常低沉。他常常對人說:“不如死了清心。”上班經常遲到早退,違章作業不斷發生。企業工會經常派人找小李談心,發給他困難補助,并送他到蘇州療養,病好后又幫他找到對象,李結婚時工會還幫他找了房子,小李萬分感謝組織。從此,他積極工作,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一年的工作中連續防止了兩起重大事故,受到單位表揚和獎勵。?
上述兩個實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情緒對安全行為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善于了解職工的精神狀態,通常要注意如下心理問題。?
低沉:或為家庭拖累所迫,或工作不如愿,或婚姻遇到阻力,或剛剛與同事、家人吵了架,情緒低沉不快,思想難以集中。興奮:朋友聚餐,新婚蜜月,或受到表揚獎勵,或在工作中取得了某種進展,情緒興奮,往往忘乎所以。好奇:一些青年工人一是喜歡冒險,總想表現自己膽大、勇敢;二是獵奇,碰到什么新東西總想看一看、摸一摸,往往因為無知蠻干而出事。緊張:或初次上陣,或剛剛發生過事故,或剛剛受到領導批評,或遇到某種意外驚嚇,心情緊張多失誤。急躁:青年人干工作,往往有一種一鼓作氣的沖勁。當某一項工作臨下班快接近尾聲時,就想一口氣干完它。往往顧此失彼發生意外。抵觸:或是對某件事有看法,或是對某個領導不滿,或是被人看成是“不可救藥者”,他會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工作隨便,干好干壞無所謂。厭倦:青年工人喜新厭舊的心理也很強烈,比如開汽車愿開新的不愿開舊的。又往往富于幻想,想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不愿意干瑣碎的、平凡的、單調重復的工作。對這些工作久而生厭,厭而生煩,煩而生躁,躁而多失誤。
2.事故臨界心理剖析?
一個清醒的正常人無論是在進行生產活動、社會活動、家庭活動以及其他活動時,他的心理活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和符合客觀規律心理活動,能為發展物質生產和促進社會進步作出積極貢獻。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不符合客觀規律,這時受心理活動支配和制約的行為就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若是工人在生產操作過程中,不正常心理將會導致違章、失誤行為,從而造成事故發生。?
(1)麻痹心理的實例?
某家粉末冶金廠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壓機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認為不會出事故,因行程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來得及抽脫開,但這位女工的手還是被壓傷。分析其心理活動特征:一是因模子行程慢產生不會壓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轉移至壓機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過程中把手抽離模腔。分析其心理過程是:麻痹─不注意─忘記─觸覺遲鈍。其主要是麻痹心理問題。 (2)感知失誤導致的無意違章的實例 ?
理解失誤的實例:北方某工廠冬季搞基建,由于凍土在挖基礎時要先進行爆破。師傅在往炮眼里放炸藥,放好幾只后,以為炸藥是用電引爆的,雖然閘刀事先已拉開,師傅怕有人隨手合閘,就對旁邊參加工作不久的新工人講:“去看閘。”這位新工人未搞懂“看閘”的意思,就忙跑到配電板處,看到閘刀開著就上前將閘刀合上。隨即“轟”的一聲,一起重大事故發生了。這是一起理解失誤引起的事故,深入分析也有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聽覺理解失誤的實例:一名長期在地面操作的氣割工,第一次站在扶梯上切割離地面4米多的銹鐵管,心理有點“緊張”。地面上盡管有人看望過路來往行人,有人扶住梯子進行保護,但管子快切斷時,地面上的人叫了一聲“當心”,這位氣割工以為要出事故了,就慌忙從梯子上下來,慌忙中腳一踏空,即摔下地面造成重傷。這是由于聽覺理解失誤導致的事故。?
時間知覺失誤的實例:工廠里烘箱操作工將浸過易燃液的零部件在未達到晾干的時間的條件下,就直接放入烘箱,因而造成烘箱爆炸事故。這是在操作過程中時間知覺失誤的結果。?
知覺失誤負效應實例:電梯工上班前用鑰匙開電梯,總以為按老規矩電梯肯定停在通常的位置處,可碰巧在這之前,已有另一名電梯工因急需將電梯開上二樓,并停在那里,該電梯工在門打開后就跨進去,結果踏空造成跌傷。?
遺忘實例:汽車駕駛員在倒車后停車,結果忘記把排檔放回原處,當再次發動時,車子倒車而引發了事故;機床操作工把工具放在轉動部位忘記拿掉,開動機器后工具飛出傷人;一位義務消防員值班室的房間已更換,一天夜間在消防室值班,起來解手時,打翻了痰盂,他怕水倒在腳上而往后退,由于遺忘了是在新的地點值班,在原來的空間概念里面進行動作,結果退至滑梯洞口處而掉下造成重傷。?
(3)有意違章實例?
注意分散實例:有一位職工將小孩帶到車間內,將其放在工作點附近的紙盒內。一邊操作沖床,一邊注意紙盒內小孩的行動,不久該操作工就出了斷指事故。?
貪圖省事實例:某廠車工為了繞近道,有意識違章在起吊物下穿行,就在行走過程中吊臂突然落下,擊中其頭部導致死亡。起重吊物時,由于吊物不平衡,用人登上吊物一端起平衡作用,結果鋼絲繩松脫,人掉下摔傷。在化工作業車間,為了抄近路,一位工人跨越溶解槽,結果被酸蒸氣灼傷。?
單純追求效益實例:司機承包貨運任務,貪圖多拿報酬,一輛貨車載裝22人及近兩噸貨物,人貨混裝,在急轉彎時造成翻車,致使多人死亡。一沖床工人為了多得獎金,將雙手撳鈕中的一只撳鈕卡死,想一手按撳紐,一手進料增加速度,結果導致斷指事故發生。?
(4)心理過程失控實例?
某廠一名青年平常喜愛鍛煉身體,正當電視臺放映一部有名的武打片時,由于對武功高強角色的羨慕,他一有機會就模仿電視中角色的動作。一天中班快下班時,這名青工在車間的金屬架上學武打動作上下翻轉,第一次及時被一位師傅制止,但當別人準備下班到車間外洗手時,他又沿金屬架向上爬,當爬到六七米高時,手觸到行車導電鋁排引起觸電掉下,當場死亡。這是一起有良好動機,但是在感知—思維—行為認識過程中發生扭曲而造成的事故。?
(5)事前違章實例?
事前違章對工人來說是很難感知到的,因此,也是一種很難控制的事故。如有一個工廠的傳達室的工人被倒下的鐵門壓死,在事故臨界時,這位工人很難感知到門的支撐處已銹蝕到了不起作用的程度。又如,有的企業里鍛工爐門(水隔套)由于進出水管的水垢積厚或裝上的排水閥流水不暢,使爐門內水受熱氣化而承壓,最終引起爆炸。在爆炸前夕,工人是無法事前感知的。再有有的管理人員只管派人修陰溝,不管下班后陰溝蓋子蓋好沒有,待中班或夜班工人上班時,不注意就跌進未蓋好的陰溝洞內,而導致傷亡事故。
3.動機與行為關系的事故實例?
1983年4月22日,銅陵風凰山銅礦混合井負40米中段,一群下班工人上罐時,因爭搶擁擠,將罐籠推離井口平臺50多厘米,致使3名工人踩空,墜井身亡。有關專業人員應用行為科學理論進行了分析。事故發生時,該礦山施行經濟責任制,井下生產實行承包,工人完成當天工作量即可下班。因此,工人在上班時普遍增強了時間觀念。據事故現場的調查:“派班后,工人急著上班,因為每岔炮爆破掘進工作量要完成1.78米的進尺量,否則要扣獎金。”這種時效觀,使班組生產效率大為提高。抓緊時間干活,能夠收入多,而且能早下班,這已成為工人的基本意識。然而,一旦客觀條件破壞了這一心理狀況,使形成的心理需要滿足定式受到了破壞,這必然產生懊惱情緒。事故發生時正是這種心理狀況。當時井下工人雖然完成了任務,卻因罐籠運行失常而不能升井下班,隨著等罐時間的逐漸延長,工人心理懊惱不安。另外,工人當時都已很疲勞,衣服都很潮濕,加上中段沒有等罐室,巷道風很大,寒氣襲人,工人們急于擺脫當時的井下環境。再則,如果工人遲下班,只能洗臟水澡,單身職工到食堂買不到熱飯,家住市區的工人還要趕班車回家。最后,致使等罐的工人陸續增多,并都集中于井口這個狹窄的環境中,彼此急切下班的情緒相互感染。在這一種條件下,當罐籠到位后,工人們蜂擁而上,最終導致了悲劇。?
從事故過程分析可見,人的行為失誤和機的運行故障,在同一時空相互交叉,導致了墜井事故。在人、機兩個系列中,任何一條軌跡能夠被有效中斷或控制,事故即可避免。如何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德國著名心理學家、群體動力理論的創始人勒溫曾提出過著名的“群體動力理論行為公式”:行為=F(個人·環境),即人的行為取決于個性素質和環境刺激。?
運用這一理論,行為科學專家向該礦領導提出了良策:滿足工人的需要,消除內部可能的力場張力;改善工作環境,改變情境力場;搞好事故善后工作,減少心理和情緒干擾;注意工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掌握其規律等。同時,將這種行為科學的道理傳授給職工,使之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鍛煉。通過對這件典型事故的心理分析,從另一個角度教育了廣大礦工,大大加強了職工的安全生產自覺性,礦山安全生產狀況大為改觀,1994年底該礦被授予“安全文明生產優勝單位”稱號。
4.挫折發生后對情緒和行為的影響?
某單位一名女青年,平時工作積極,性格活潑。當她用自行車帶母親外出,發生意外車禍,母親喪生后,致使她精神上受到了嚴重挫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情緒極度低落,工作和生活無熱情,行為差錯頻繁,身體還處于病態之中。?
顯然,女青年的悲哀情緒是由于慘痛的事故引起的。失去母親本身就是生活中最大的不幸,意外的車禍使她受到精神的挫折,加之自己承擔了一定的責任,被人稱作“喪門星”。情緒上的不平衡還導致了生理上的不平衡(病態)。?
經過單位領導的分析,應用一定的行為科學理論指導,解決這位女青年的問題。首先是使之脫離挫折的客觀情境,即安排新的居住點,不讓其路過事故點,不在原居住點生活;二是進行心理開導,即經常與之談心,安排參加集體活動,與青年人多交往;三是進行必要的生理治療。在進行了一定時間的工作后,該青年女工重新激起了生活的勇氣和熱情,變為一個安全生產的積極分子。?
這件事說明,受挫折后人的情緒對工作、生活、安全都會發生重要的影響,作為領導和組織部門,要注意應用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對癥管理,這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安全環境對工作心理的作用
下一篇: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