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計劃指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計劃規定的各項發展任務和目標,除作必要的文字說明以外,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有機聯系的計劃指標體系來體現的。
所謂計劃指標,是指計劃任務的具體化,是計劃任務的數量表現。一定的計劃指標,通常是由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兩部分組成的,如企業產品產量、銷售額等。計劃指標的數字有絕對數和相對數之分。以絕對數表示的計劃指標,要有計量單位;而以相對數表示的計劃指標、通常用百分比等。
由于社會現象和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表示計劃任務的各項指標也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進行計劃管理,搞好綜合平衡,都要求有一個完整而又科學的計劃指標體系。如何根據計劃任務的需要,制定出完整、科學的計劃指標體系,就成為安全管理計劃中的一個重大課題。一般地說,計劃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或基本要求。
1.系統性
指標體系應該反映計劃任務的主要方向和主要過程,以及它們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利于全面考核、綜合平衡。
2.科學性
指標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是科學的,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作為依據。涵義準確,指標之間相互銜接。
3.統一性
指標的概念、計算口徑和計算方法應有統一的規定,不能因時、因地、因部門而異,以保證計劃能夠對比、匯總和分解。在此基礎上,適當設置國際對比指標,以適應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需要。
4.政策性
計劃指標應能體現黨和政府在計劃期間所提出的各項政治、經濟任務和方針、政策的要求。
5.相對穩定性
計劃指標雖然隨任務變化,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以及其他揭發因素的作用,要不斷地修正,但一次變動的幅度不宜過大,應保持相對穩定性。
二、安全管理計劃指標體系的分類
安全管理計劃指標體系是由不同類型的指標構成的,而每一類指標,又包括許多具體指標,這些指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計劃任務的實現既表現為數量的變化,又表現為質量的變化,計劃指標按其反映的內容不同,可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1)數量指標 是以數量來表現計劃任務,用以反映計劃對象的發展水平和規模,一般用絕對數表示。如企業的總產量、安全生產總投入、勞動工資總額等。
(2)質量指標 是以深度、程度來表現計劃任務,用以反映計劃對象的素質、效率和效益,一般用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如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成本降低率、設備利用率、隱患整改率等。
2.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1)實物指標 是指用質量、容積、長度、件數等實物計量單位來表現使用價值量的指標。運用實物指標,可以具體確定各生產單位的生產任務,確定各種實物產品的生產與安全的平衡關系。
(2)價值指標 又稱為價格指標或貨幣指標,它是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表現產品價值和資金運動的指標。價值指標是進行綜合平衡和考核的重要指標,它能夠將不同的產品和勞務加總起來,反映生產和安全管理的總成果,并對各種生產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的價值指標有兩種:一是按不變價格計算的,這可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反映不同時期實物產品量的變化,二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可以大體反映商品價值量的變動,用之于核算分析和綜合平衡。
3.考核指標和核算指標
(1)考核指標 是考核安全管理計劃任務執行情況的指標。如考核安全學習情況的指標——職工學習成績及格率;考核安全檢查質量的指標——隱患整改率;考核指標既可以是實物指標,又可以是價值指標;既可以是數量指標,又可以是質量指標。總之,它應能比較準確全面地反映基層單位安全生產、安全工作成果,并有利于調動計劃單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2)核算指標 是指在編制安全管理計劃過程中供分析研究用的指標,只作計劃的依據。如企業中安全生產裝備、安全控制能力利用情況、安全生產投入的使用金額,安全生產產生的收益額等。
4.指令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
與前面所述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相對應,指令性指標是企業用指令下達的執行單位必須完成的安全生產指標,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指導性指標,對企業安全工作只起指導作用,不帶強制性。
5.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
單項指標是指安全工作中單項任務完成情況的指標。如某臺設備的檢修安全任務完成情況指標、某項工程的安全控制情況指標等。
綜合指標,則是反映安全管理計劃任務綜合情況的指標。如企業整體安全管理工作是各項具體安全工作任務指標綜合而成的。
總之,企業安全管理計劃指標應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體制的變動,計劃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充實和完善,這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計劃科學化的重要內容。
上一篇:安全管理計劃的內容和形式
下一篇:安全管理計劃的編制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