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內外之間相互隔斷,導致作業空間通風不暢,照明不良;
1.2活動空間較小,工作場地狹窄,導致工作人員出入困難,相互之間聯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監護;
1.3有限作業空間內(如爐膛、容器、鍋筒、地下室、地坑、窨井、下水道)一般濕度和熱度較高,導致工作人員能量消耗大,易疲勞;
1.4有些塔、釜、槽、爐膛、容器、鍋簡所殘留的酸、堿、毒、塵、煙等介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而一旦發生事故,難以施救。
2防范措施
以上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極大地增加了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性,因此,有限空間作業除了要嚴格遵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99年版)、《涂裝作業安全規程》中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GB2942—91)、《液化石油氣移動式壓力容器檢修安全規程》(HAB002—2001)和人罐作業“八個必須”等有關規程規定外,特別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了解情況,方法合理
在進行罐內清洗置換、清理殘渣、除銹等作業時,一定要對罐內殘留物質的性質有所了解,并根據其特性采用性質相對穩定的、不與罐內介質發生物化反應并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有導致中毒、火災等危險的置換劑、清潔劑和除銹劑。如本文所分析的二硫化碳中毒事故中的堿纖維素黃化罐的除銹,因罐內殘存的粘膠皮與酸會發生反應并產生二硫化碳有毒氣體,故不能采用呈酸性的除銹劑MD82,而應采用堿性或中性的除銹劑。而對一些忌水性物質,如氯磺酸、三氧化磷、發煙硫酸等,則不能使用含水的清潔劑進行沖洗置換。對一些受撞擊或碰到火花即可發生火災爆炸的易于附著罐壁的物質,如硝銨等,如需使用器具將其從罐內壁鏟除,則要使用銅鏟、銅刷等有色金屬制成的工器具或其它非金屬工器具輕刮輕鏟,切忌使用鐵制器具,避免火花產生。
2.2定時檢測
在進行罐內作業時,要定時對罐內有毒有害介質進行檢測。生產中,經常發生已經經過清洗、置換并分析檢測合格后的貯罐,在隔日工人入罐作業時發生中毒傷亡事故的慘劇,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定時進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通常,在對貯罐、反應器等有限空間進行清洗、置換和通風時,只能去除貯罐等有限空間內表面的有毒有害物,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因罐內壓力、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沉積在罐內涂層、腐蝕坑和其它雜質內的有毒有害物會逐漸散發出來。所以要定時進行檢測,當濃度超標時,要再次清洗置換,檢測合格后才能再次人罐作業。
2.3克服盲目心理,采取防護措施
在突發罐內事故時,要克服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就人罐救人的急切盲目心理。發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時,監護人或事故發現者應當及時呼救,在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如穿戴防護服,帶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它一些防護措施后,才能人罐救人。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下罐救人而發生一人罐內出事,救人者下一個倒一個的悲劇,從而導致事故傷亡人員的增加和事故的人為擴大。
2.4加強崗位培訓和安全教育
要加強對職工的崗位培訓和安全教育。之所以會發生諸如此類的事故,主要的一點是操作者和救人者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要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教育職工要嚴格按照崗位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制定切實有效的緊急事故預案,通過查找事故隱患、進行事故救援演練等活動,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
下一篇:人為因素事故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