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作為浙江省最大國有工業企業,鎮海煉化公司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致力于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以“和諧發展,共享未來”為理念,全面實施清潔生產,打造循環經濟型企業,污染防治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2003年,鎮海煉化實際加工原油1361萬噸,在加工量增加14.6%,其中含硫原油增加24%的情況下,外排污水總量減少了13.7%,加工每噸原油的污水排放量為0.23噸,加工每噸原油的新鮮水用量為0.7噸,煉油萬元產值COD排放量為0.18千克/萬元,分別比2002年減少了34%、13.5%和42%。達到了較先進的水平。公司在環保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2003年,公司獲得了“浙江省綠色企業”和“寧波市環保模范工廠”榮譽稱號。擴建800萬噸/年煉油工程(第一步)還被國家環?偩衷u為首批“國家環境保護百佳工程”。2004年2月,公司又獲得了“鎮海區綠色企業”的榮譽稱號,當年底成為全國八家“環境友好企業”之一。
科學的環保管理模式
鎮海煉化在中國石化指導和支持下,確定了“樹立環境與能源和諧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實施清潔生產,推行HSE管理體系,為社會提供環境友好產品,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建設生態型企業”的環保方針,引入了HSE體系,持續開展風險評價及環境影響評價,系統地控制危害和環境因素,努力改善生產區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促進環保管理的規范化,進一步提高環保裝置的運行管理水平。如針對2003年28套主要生產裝置和相應的公用工程系統分三批安排檢修的實際情況,為確保停工吹掃不給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鎮海煉化在每一次停工檢修前,都編制下發《裝置停工檢修環保要求及污染物排放計劃》,要求各運行部認真按照公司《環境因素評價管理程序》,對本單位安排停工檢修的裝置開展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提出污染預防措施、節水及減少停工廢水的措施和“三廢”排放計劃,納入停工方案和檢修計劃網絡中,重點做好密閉吹掃、密閉脫臭和防止高濃度廢水及廢液沖擊污水處理場的措施落實工作。同時,主動向當地政府環保部門報告停工吹掃時間和計劃安排,主動接受政府環保部門和公眾的監督。經過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三批停工檢修均實現了公司提出的停工吹掃期間“不發生火炬燃放黑煙,不發生沖擊性污水排放,不發生大氣環境惡臭污染”的目標。得到了政府環保部門和周邊公眾的好評。
制訂實施環境改善計劃
搞好企業環保工作的關鍵是提高全員的環保意識,在企業內部樹立起環境共建的思想,在職工隊伍中大力倡導人人為改善環境質量做貢獻,通過環境改善計劃的制訂和實施,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消除潛在的環境污染隱患。
自我加壓,不斷削減污染物總量。在確保污染物排放全面達標的基礎上,鎮海煉化通過不斷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企業在繼續做好煉油脫硫凈化水回用、含硫污水串級使用和尿素解吸廢水回用的同時,著重開展了煉油達標外排廢水回用工作,列入集團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的 “煉油節水減排成套技術攻關” 已取得成功,2003年回用廢水199萬噸,其中回用達標外排廢水122萬噸。在原油加工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4.5%的情況下,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25%和38%。
推行清潔生產。到2002年6月,公司已有24套裝置完成了清潔生產終期審核,占裝置總數的75%。累計實施了40項無、低費方案和20項中、高費方案,共投資3966.3萬元,創造經濟效益8319.95萬元/年,減少污水排放量363.3萬噸/年,減少廢氣排放量1680萬m3/年,降低COD負荷2244.4噸/年,減少SO2排放量3502噸/年,取得了非?捎^的經濟和環境效益,達到了預期效果。2003年8月通過了中國石化第一批清潔生產示范企業的現場驗收,12月份通過了正式驗收。
努力創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對照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創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實施方案》,企業編制了“鎮海煉化公司創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工作方案”,實施環境改善措施,提高公眾對企業環境表現的滿意程度。企業在開足加氫裝置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廢堿液的循環使用減少堿渣產生量、通過工藝流程優化和改造減少堿渣產生量、污水汽提裝置用堿渣代替注堿,有效地削減了堿渣量。2003年,堿渣產生量為10387噸,比上年減少44.72%。在重污油罐脫臭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實施了含硫污水罐化學吸收脫臭、焦化冷焦水密閉循環脫臭項目和污水處理場A/O裝置加蓋密閉生物脫臭工業化試驗,有效地消除了惡臭污染。同時,通過對自備電站的噪聲和粉塵污染治理,也有效地改善了廠區和周邊地區的環境。2003年11月,浙江省環科院受浙江省環保局的委托到鎮海煉化進行了“國家環境友好企業”評估,對照國家環保總局創建實施方案的要求及相關標準,逐條進行了檢查,對公司的創建工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2004年11月16日,國家環?偩衷谌嗣翊髸孟蜴偤捇绕髽I授 “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牌。
建立公眾監督與參與機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工作也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只有讓周邊居民感受到企業在真正采取措施來積極改善環境質量,他們才能真心地理解與支持企業的發展。
為此,鎮海煉化不斷加強與周邊社區居民的相互溝通,主動接受公眾的監督,請他們參與我們的環境改善計劃,同時不斷地了解公眾的環境需求并為滿足他們的環境需求而努力,以此來體現對公眾的環境保護責任關懷,推進雙方的理解與信任。
去年開始,公司分批邀請了公司周邊5個村的村民代表和鎮海區社區居民代表共約80余人,來公司舉行環境共建座談會,向村民和居民代表宣傳、介紹公司的生產發展情況以及所取得的環保業績,請代表們參觀廠史陳列室,實地察看煉油、化工生產裝置、硫磺回收裝置和污水處理場,提出企業與社區實行環境共建、共同做好環保工作的建議。通過參觀,代表們對工廠井然有序的生產秩序、清潔優美的廠區環境、高效的環保裝置和污水處理場贊不絕口,認為煉化公司很好地兼顧了生產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消除了以往對煉化公司環境影響的一些誤解,也消除了對企業環境影響的擔憂。參加座談會的代表們都表示要向所在村或社區的村民和居民宣傳煉化公司的環保工作,共同保護好環境。
鎮海煉化公司決定,今后將繼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建立環境質量狀況和重大環境信息公告機制。邀請熱心于環境保護事業的居民代表擔任環保義務監督員,并由環保管理人員與他們建立“一對一”的聯絡方式,及時溝通信息。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保護知識普及宣教活動。邀請更多的村民和居民代表參觀企業,使公眾對我公司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硬件的投入有更深入的了解。
上一篇:油價上漲與能源安全
下一篇:早日出臺《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