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兩會期間各種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提案很多,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劉登崗向大會提交了早日出臺《食品安全法》提案。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劉登崗委員。
劉登崗委員首先向記者表達了出臺《食品安全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劉委員說: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國富民強,人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僅從市場上物資供應情況看已從過去品種少資源短缺發展到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有不少產品已經出現產大于銷的過剩局面。在食品方面尤為突出,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從吃飽到吃的好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出健康是讓世人關心的大事,也是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履行行政職責加強管理為人民負責的大事。去年出現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使多名嬰兒致殘致死;廣州發生的假酒事件,使數十人中毒致殘;一些地區也曾出現過學生集體中毒的事件。現在各種問題食品的報道非常的多,食物中毒個案各個觸目驚心,駭人聽聞,嚴重威脅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與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密切。和諧社會就是要人民有安居樂業的環境。食品問題的發生也反映了食品在供給的過程中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有力的監督保證,至使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受到極嚴重的威脅。食品安全問題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能否正常生活的大事情,也直接關系到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和進步。
劉委員在提案中指出目前食品安全問題集中在四個方面:水產品、畜禽類產品存在著嚴重超標;糧食蔬菜等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嚴重超標;食品加工從工藝設備落后到不具備必要的環境衛生條件;食品加工過程中有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不擇手段的摻假造假,坑害人民群眾。
針對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劉委員說: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體現出生產商的非法經營行為,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我國關于食品安全方面問題打擊力度不夠,現行的一些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規政策等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的情況。目前,我們看到的一些制裁方法最嚴重的也就是掉銷營業執照,一般就是罰款。這樣的處罰對生產商起不到多少震懾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讓其不敢妄為,這就需要出臺《食品安全法》。
各級政府和全社會應給予高度重視。使食物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都得到安全監控和管理;要加快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等各類食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全面實施“無公害行動計劃”;建立資格認證制度,嚴格資格認定,把好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準入關;要做好對食品市場的監管,把好各層次食品流通環節關,提高對食品產業的準入門檻,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尤其是對人為的制造假冒偽劣食品,給人民群眾身心造成極大傷害的不法之徒,就必須給予法律的制裁。但這就必須有法可依,必須盡快制定出臺《食品安全法》使食品安全的監督更有詳細的科學的更有針對性的專門法律保障,使食品監督執法部門有法律依據,重拳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單位和個人,維護和穩定我們國家繁榮的市場環境,使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活安康幸福。
最后,劉委員對記者說,我國建立子法的速度比較慢,有些方面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就這一點而言,應當借鑒西方國家的食品安全法。劉委員認為,食品的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因此,《食品安全法》立法的時間不會太久。
上一篇:盡大企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