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隊體能訓練之我見
2005-05-2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練兵是為了強兵,強兵乃為用兵,用兵即發揮其戰斗力。而戰斗力的內容之一,就是良好的體能。良好的體能又來自于科學合理的訓練。標志著消防部隊業務訓練進入改革時代的《訓練大綱》已經頒布實施,訓練改革的新的熱潮已在消防部隊全面展開。做為基礎訓練內容之一的體能訓練,同樣也需要改革,不斷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科學。
一、規范體能訓練的必要性
消防部隊的特點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時刻處于戰備執勤狀態,擔負著繁重的滅火搶險戰斗任務。有關資料表明,一個戰斗個體在攜帶不超過體重三分之一個人裝備重量的情況下,應該能正常行動,不影響作戰,也就是說,我國消防隊員(按平均體重65公斤計)至少要具備攜帶不超過21.7公斤的裝備參加滅火搶險的體能。戰斗員在沿樓梯連續攀登24米后,仍要保持良好的戰斗能力。所以,做為一名消防官兵,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體能。另外,體能訓練靈活多樣,能大大激發官兵的訓練熱情,把訓練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消防業務訓練的全面提高。
實踐證明,愛好體能訓練的官兵,身體素質就好,無論在技術訓練,還是戰術演練中,接受能力就快,滅火戰斗中適應性就強。89年8月12日黃島油庫滅火搶險戰斗,連續三個晝夜,參戰者不僅經受血與火的考驗,而且要接受一場意志與力量的檢驗。身體素質差,平時體能訓練不佳的官兵,在難以承受激戰煎熬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出戰斗。而平時訓練有素,體能充沛的官兵則成為滅火大軍的中堅力量,為取得滅火搶險的最終勝利,堅持到最后一分鐘。
二、體能訓練的內容
根據“火怎樣滅,兵就怎樣練”、“火場需要什么就練什么”的原則,結合消防部隊實際,體能訓練的內容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上肢力量訓練項目:俯臥撐、手倒立、雙杠臂曲伸、單杠引體向上、啞鈴、拉力器、快速拔繩。
2、下肢力量訓練項目:負重深蹲、蹲走、蹲跳、蛙跳、單腿連續跳、跳臺階(或樓梯、跳繩、原地三級跳或五級跳。
3、腰腹力量訓練項目:提倒立、吊環懸垂、斜板仰臥舉腿、斜板臥坐起、“鯉魚”打挺。
4、短跑速度訓練項目:30米變速跑、變向跑、高抬腿跑和負重跑。
5、技巧訓練項目:躍起前滾翻、團身前滾翻、團身后滾翻、側手翻、頭手翻、前手翻、原地后空翻、木馬、鞍馬。
6、耐力訓練項目:5000米、10000米長跑、負重長跑、匍匐前進、游泳、足球、籃球、網球等。
三、體能訓練的組訓方法
體能訓練是基礎訓練課目,不僅訓練內容要科學編配,而且要堅持“循序漸進,長期不懈”的組訓原則。同時訓練方法要活潑新穎,形式多樣,保持官兵的訓練熱情,從而不斷提高訓練質量。
1、編組分訓、新老分訓。訓練中如果不分對象,不管個人的身體素質基礎如何,而是“一刀切,一鍋煮”,那么新兵感到難度大,吃不消,訓練力不從心;老兵則覺得無所謂,練不練都一樣。因此,應采取新老分訓、編組分訓的方法,新兵集中編為一組,先從適應性訓練開始,而后循序漸進,逐步加大強度。老兵和身體素質好的編為一組,進行全面的綜合訓練。同時,這兩個組別可互相滲透,“能飛則飛,能跑則跑”,隨著訓練的逐步深入,體能素質提高快的可進入老兵組,體能下降,基礎訓練不牢固的要進入新兵組重新補課。這樣訓練的針對性強,目的明確,能夠避免訓練工作低循環狀態。
2、實行分級訓練,提高戰士在訓練中的競爭熱情,把訓練搞活。可根據以往的訓練成績情況,制定出具體的標準,然后進行考核定級,即根據考核成績把訓練分為甲、乙、丙三個級別,制定出各個級別的訓練指標。每月考核一次,檢驗訓練質量。根據考核成績進升降級。這樣有利于激發戰士的訓練積極性和自尊心,形成一種自我激勵機制。
3、實行多元化綜合訓練。為了使訓練更生動、活潑,在輕松的環境中培養戰斗力,可采取形式多樣的組訓方法。一是拓展訓練空間,把營區操場訓練,延伸到外面的體育場、曠野、公路、大海、江河等地方,既陶冶了情操,又鍛煉了體能。二是擴大訓練范圍,使參訓者在肢體力量、腰腹力量、耐力、技巧等諸方面進行全面的綜合訓練。三是象“鐵人三項賽”一樣,組織開展全能比賽,使參賽者接受全部競技項目的挑戰。
4、實行設“關”訓練。即在制定訓練計劃時,根據部隊實際情況,以相對合理的量化標準,設置幾個“關”,使參訓者每過一個“關”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并同時獲得相應的獎勵,從而達到不斷增強體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