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鐵路辦事處安全監察室的一名工作人員,不僅要關注乘車人員的安全,也要重視鐵路從業人員的安全,本文旨在分析鐵路人員勞動安全的問題及對策。
轄區基層單位勞動安全管理的現狀
應該說,轄區基層單位的安全管理基礎工作還是比較扎實的,基本都做到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基礎管理較為規范,人身安全措施落實較好等等。
在工作中,許多鐵路基層單位要求各級干部深入現場檢查安全問題,對嚴重問題發放“通知書”。有些單位對“通知書”明確了量化指標,要求每名干部每月所發的通知書中,必須有一張人身安全方面的通知書。同時,建立勞動安全問題庫,對每項問題落實責任,銷號解決。然而,問題也不容忽視。
通過對轄區勞動安全問題定性定量分析后,我們發現,今年1至8月份,辦事處安監室共檢查發現勞動安全嚴重問題518件,對這些問題都發放了“安全監察(檢查)通知書”,納入了問題庫。其中,按問題嚴重程度劃分,紅色“通知書”38件,占7.34%;黃色“通知書”311件,占60.04%;白色“通知書”169件,占32.63%。
通過綜合分析,我們認為:
一是勞動安全上嚴重問題非常突出。因勞動安全發放紅色通知書的問題占7.34%,遠遠超過所有問題中紅色通知書所占5.2%的比例;黃色通知書問題占60.04%,超過日常52.5%的比例。可見,人身安全無小事,多是性質比較嚴重、影響比較大、一旦發生就會影響全局的苗子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是勞動安全問題集中表現為違章、違標、違紀。這三項占到67.37%,僅違章問題就超過一半的比例。說明慣性違章違標問題仍然是人身安全需重點圍殲的重點。同時,因設備狀態不良、日常管理不到位引發的人身安全問題也比較突出,占到31.66%。警示我們在安全生產中,必須加大投入,改善生產條件;必須強化管理,增強安全可控性。
三是主要運輸生產單位是人身安全卡控的重點。從人身安全問題發生的專業系統看,集中在車務、機務、工務、電務、車輛這些主要運輸生產系統中,反映出主要運輸生產單位、主要運輸生產崗位始終是人身安全必須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同時,異地車間人身安全問題占13.13%,提醒我們不能放松對運輸生產單位異地車間的管理和檢查,往往這些異地車間會成為人身安全的冷門死角。
勞動安全問題的集中表現
上線作業安全防護問題突出。一是作業人員無安全防護,主要表現為:電務人員雙人共同作業,車務人員單人清掃道岔等。二是防護員站位不當、防護不到位,甚至參與作業,起不到防護作用。主要表現為:多個作業組同時作業只有一人防護,防護員與作業人員扎堆等。三是上線作業不按路局規定穿著黃色防護坎肩,防護作用缺失。四是管理人員上線檢查不落實安全防護的規定,存在不穿防護坎肩或單人上線的問題。五是單位之間結合部互控不到位,安全互保措施流于形式。
下道避車有關規定執行不徹底。一是鄰線有列車通過時不停止作業避車,有的只是停止作業,未下道避車。二是下道避車不及時,特別是提速區段,對于時速160公里以上列車通過時的避車距離執行不嚴格,有的仍比照普速距離避車,存在較大人身安全隱患。三是岔區避車不到位,主要是車務、工務、電務人員在岔區作業時,在不清楚列車進路的情況下,不是撤離到線路以外安全區域避車,而是觀望來車進路,待列車接近時才選擇避車地點。三是橋隧避車不規范,主要表現為:不及時進入避車臺、避車洞進行避車。四是駝峰避車不徹底,主要是工務、電務、供電等職工不能嚴格執行停輪作業的規定,在駝峰溜放期間盲目上線作業。
營業線施工者人身安全隱患較多。一是施工單位特別是路外施工單位安全防護形同虛設,防護員站位不當,參與作業時責任心差,起不到安全防護作用,有的甚至不設防護。二是路外施工單位對施工隊伍管理不嚴、教育不夠、卡控不力,上線作業隨意穿越線路,不執行下道避車有關規定。三是不認真執行勞動安全有關規定,勞動保護用品穿戴不齊全。主要表現為:起重作業人員不戴安全帽、在吊臂下站立,司索人員不按規定使用手鉤等。四是監護配合人員站位不當,在道心行走、停留,自我保護意識差。
站車作業人員人身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一是客車乘務人員執行“停開動關”規定不嚴格,在列車未停穩,甚至未進入站臺時就打開車門。二是站臺上旅客組織疏導不利,旅客隨車跑動制止不及時,個別旅客手扶列車跑動,嚴重危及人身安全。三是路內職工在站內隨意穿行線路,不按規定走地下通道或平過道。四是客車缺少安全錘現象較為普遍。
慣性人身傷害隱患大量存在。一是電源箱失管失修、電極裸露,觸電隱患較多。二是在電氣化區段防觸電警示標志不全,有的施工宿營車、機務折返段上砂梯蹬處沒有設置“有電危險、禁止攀登”的安全警示標志,不能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三是冬季防滑措施不到位,有的機務折返段上砂塔梯蹬無防滑措施,有的將水潑在機車走板上造成結冰。四是人身安全基本制度不落實,存在裝卸作業在車幫上站立行走、行包裝卸工手扒超出欄桿同時沒有加固措施的行包行駛、機動車人貨混裝等問題。
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管理使用不夠規范。一是取暖鍋爐、土暖氣管理不嚴,安裝不規范,有的用火爐直接取暖,有的煙筒倒置,存在安全隱患。二是氣瓶使用不嚴格,對氣瓶本身和壓力表不能按要求進行定期檢驗;作業時明火距氣瓶、氧氣瓶距乙炔瓶安全距離不符合規定。三是特種設備管理人員資質不達標,多個單位未安排特種設備專職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考試,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強化勞動安全管理的對策
各單位應進一步增強人身安全無小事的意識。保證從業人員的安全健康是以人為本,建設和諧鐵路的本質需要。新版《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將從業人員傷亡作為核定事故等級的重要內容,對做好勞動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整治上線作業慣性違章問題。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對上線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威脅越來越大。對于上線作業安全防護和下道避車等問題,路局已下發過多個文件進行規范,但部分單位重視不夠、執行不好。大力整治上線作業慣性違章問題,一是要嚴格安全防護的規定,必須按照路局“列車時速160KM至200KM人身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等文件的要求,設置安全防護。安全防護員必須具備應有的資質,持證上崗;必須按要求穿戴防護服裝,攜帶電臺、旗幟、喇叭等防護用品;必須專人專用,位置正確,精力集中。二是在安全防護上要進行必要的投入,根據自身實際,配備足夠的通訊電臺、語音提示器等,靠科技、靠硬件保證安全。三是認真執行列車間隔上線作業和鄰線避車的有關規定,正確認識保證人身安全和作業搶進度的關系,堅決防止利用列車間隔從事不允許的作業,堅決防止本線和鄰線來車不按規定距離避車的現象。四是建立站區“車、工、電、輛”各單位人身作業安全互控聯防措施,定期召開站區聯勞協作會議,加強結合部安全聯控、互控。五是繼續強化管理人員上線檢查人身安全自保措施,做到上線檢查必須有專人防護。
嚴格落實營業線施工者人身安全措施。營業線施工涉及單位多、人員多,不可控因素較多。確保營業線施者工人身安全,一是嚴格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審查,施工單位和各監護配合單位都要細化安全措施,簽訂安全協議,明確安全責任。二是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特別是多個施工單位交叉作業時,要統一指揮,協作進行。三是加強安全防護,施工有關單位都要按要求設置駐站防護和現場防護,認真履行職責。車務單位要嚴格登記簽認制度,協調駐站防護員的工作,共同確保人身安全。四是加強委外、外委和路外、局外施工單位的管理和考核,嚴格要求施工隊伍按章作業,防止只顧進度不顧安全問題的發生。五是加強大型施工機械人身安全措施的落實,現場作業人員與大型施工機械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操作人員要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按規章按程序作業,確保自身安全。
高度重視用電、道路交通、特種設備等安全管理。一是加強車輛撞軋、高處墜落、高低壓觸電、起重傷害和道路交通傷害整治,在調車作業、維修作業、貨裝作業、供電檢修作業等工作中,認真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人身安全。二是增加必要投入,加強用電設備整修,特別是人員密集場所、作業場所的電源箱和移動電動工具的電源線等,要重點進行維修整治,按規定裝設漏電保護器,防止觸電傷害發生。三是加強站車安全管理,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加強旅客管理疏導,防止發生從業人員和旅客傷害問題。四是加強特種設備管理,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尤其是起重作業、使用氣瓶作業、鍋爐司爐等,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各種特種設備必須按期進行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嚴禁無證、超期使用。五是加強房建、物資、多經等非主要運輸生產單位的管理,落實人身安全措施,定期進行檢查指導,防止死角死面發生人身安全問題。
進一步加大安全檢查監督的力度。辦事處安監室結合轄區特點,把人身安全作為檢查重點,不斷加大檢查監督的力度。一是重點整治機車車輛撞軋、高處墜落、高低壓觸電、起重人身傷害和道路交通肇事,集中力量,分階段、分層次圍殲人身安全“三違”問題。二是針對人身安全不穩定因素,分別開展防寒過冬、貨裝、調車、施工、暑期用電,以及非主要運輸生產單位和異地車間的人身安全專項檢查,查找苗頭性、傾向性、關鍵性問題,消除人身安全隱患。三是加大現場檢查力度。主要通過跟班作業、徒步檢查的方式,通過節假日、夜間等關鍵時間段抽查的方式,通過突出重點、點面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和制止現場作業過程中的“三違”問題,確保作業者人身安全。四是加大問題整改力度。建立人身安全問題庫,堅持安全檢查問題日報告、周匯總、月分析,對嚴重人身安全問題進行追蹤整改、現場復查,對整改不力、屢次發生的嚴重問題,組織責任單位交班分析,促使所有問題全部得到徹底整改。五是加大安全處罰力度。充分利用好安全監察處罰手段,對一般問題當場指出,對嚴重問題予以發放“安全監察(檢查)通知書”或“指令書”,限期整改。
人身安全無小事。對于現場作業當中暴露出的人身安全問題,必須引起各級干部和全體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靠管理手段,靠技術保證,靠資金投入,更主要的是需要全體從業人員增強自保意識,自覺養成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身安全長治久安。
上一篇:習慣性違章及其預防對策
下一篇:安全管理者的職責及其應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