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第46號令《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出臺之后,全國各地全面展開了氣瓶普查專項整治工作。氣瓶普查專項整治的目標是通過建立以氣瓶充裝單位為氣瓶安全責任主體的氣瓶安全監管新模式,規范和強化氣瓶安全管理,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氣瓶數量不清,安全狀況不明,事故率高,檢驗率低,“流浪”氣瓶安全無人負責的一系列問題。
因此,氣瓶普查專項整治的核心,是將原使用者擁有的氣瓶產權轉移到充裝單位,只有充裝單位擁有氣瓶產權,氣瓶的安全責任才有可能得到明晰和落實。這是在氣瓶安全監管方面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沖擊了老百姓的習慣思維方式,調整了氣體經營者的責任風險和成本,向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挑戰,涉及千家萬戶,存在許多難點問題。本文就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一、 加大宣傳力度,使群眾理解
面對氣瓶產權轉移,群眾總是會提出一些簡單的邏輯問題:我自己的合格氣瓶為什么不可以用了?我自己的氣瓶為什么一定要轉移給氣站?氣瓶全部歸了氣站,老百姓用氣會不會承受更多的負擔?還有人擔心這是政府某些人在為私營老板謀利益,在搞腐敗。
面對群眾的不理解,必須加大氣瓶產權轉移的宣傳力度,必須將氣瓶產權轉移后老百姓能得到的實惠說清楚。一要告訴群眾,氣瓶是氣體包裝物,銷售氣體應該免費提供包裝。二要告訴群眾,氣瓶是一種特殊商品,安全質量,人命關天。三要說清楚,手中無氣瓶,用氣更方便。氣瓶產權轉移的實質,是安全責任主體的統一和明確。
經驗表明,宣傳內容、宣傳頻率直接關系到氣瓶產權轉移的進度和工作質量。宣傳工作到位,群眾會積極配合,甚至主動要求出售氣瓶,主動要求氣站提供氣體包裝物。
二、 講明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
氣瓶產權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營者的成本和風險。氣體經營者習慣了多年來一直沿襲的用戶自帶包裝物的氣體銷售方式。用戶自帶包裝物不但降低了氣體銷售成本,由用戶承擔了包裝物的很大一部分安全風險,而且,少數氣體銷售者還可以從包裝物的強制檢測中獲取一些不正當的利益。氣瓶產權制度改革,調整了氣體銷售者的一部分既得利益,使氣體經營者增加了經營成本,增加了安全責任,這是氣瓶產權制度改革出現阻力的根本所在。盡管氣體經營者面對國家政策無法直接抗衡,但如果他們不能從思想上真正提高認識,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地進行產權轉移,或者“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地敷衍,氣瓶產權制度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
氣體銷售者向用戶提供合格的包裝物,這是氣體銷售者應該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意識必須通過教育根深蒂固地植入經營者腦中,輔以對逃避責任者以重罰的行政手段,氣瓶產權制度改革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 建立永久性標識是基礎
氣瓶作為氣體包裝物進入市場流動,如何保證氣體銷售者的自有氣瓶回流,使其自有財產不遭受損失,這是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又一個難點。
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地區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筆者認為在氣瓶上建立永久性標識,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惟一渠道。永久性標識的要求,是標識的永久性和惟一性,它必須與氣瓶成為一體,要耐高溫、耐腐蝕,能接受一定力量的撞擊,人為破壞的成本要接近于氣瓶的重置價格,標識不宜被仿制或篡改。
氣瓶建立了永久性標識后,氣體銷售者才能將包裝物放心地投放到市場上去。只有“自有瓶”回了頭,經營者才能自覺堅持將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不斷地進行下去。
四、 統一標準統一行動是關鍵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四是“我不充裝他充裝”。氣體充裝、銷售目前已完全成為市場化的經營行為。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如果氣體銷售者思想不統一,行動有先后,地區與地區間不同步,就會形成帶包裝銷售與裸氣銷售兩種銷售方式的并存,客觀上形成兩種不同的銷售成本、不同的銷售價格、不同的利潤收益。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種不平等一旦出現,不但打擊了參與改革者的積極性,還會使帶包裝銷售者蒙受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丟失市場。如果帶包裝銷售者逐步丟失市場,而裸氣銷售者市場越來越大,則氣瓶產權改革會自然流產。
所以,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統一思想、統一計劃、統一標準、統一行動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盡可能避免帶包裝銷售與裸氣銷售兩種銷售方式并存的現象。
五、 采用計算機管理是保證
隨著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氣體銷售者的氣瓶不斷增加,多的可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只,氣瓶產權和安全責任歸到了氣體銷售者名下,而實際使用仍分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如果經營者對產權轉移后的氣瓶疏于管理,還是沒有達到氣瓶產權改革的目的。
氣體銷售者如果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來管理這么多如同炸彈一般的氣瓶,是難以保證管理到位的。只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解決好氣瓶的長效管理問題。
采用計算機對在用氣瓶實施管理,主要能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能快速檢索出氣瓶的行蹤,氣瓶擁有者能隨時找到自己的氣瓶在哪兒;二是能動態掌握氣瓶使用周期,及時將到期或接近到期的氣瓶組織檢測;三是快速方便地變更氣瓶參數和使用信息,如下次檢驗日期,使用者姓名、地址等;四是為監督檢查提供依據,讓安全監察或監督管理部門能隨時掌握整個地區的氣瓶安全狀態。目前,江蘇省南通地區采用的氣瓶管理軟件——《在用氣瓶管理系統》,基本滿足了對氣瓶進行長效管理的使用要求。
氣瓶產權轉移后,不采用計算機對氣瓶實施長效的動態管理,對氣瓶數據庫不進行日常維護和數據更新,則氣瓶產權改革只是做了一時的表面文章。兩三年后,氣瓶安全狀態又恢復到以前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步,改革最終還是不會成功的。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需要工商、城管、公安、消防、交通、安全監督等諸多對市場和安全有管理監督職能的部門的共同協作,需要人大、政協、政府的支持,因為氣瓶產權制度改革雖然是一項單方面的、局部的改革措施,但它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是與國際接軌的諸多政策中的一個方面。而且它涉及到經濟體制的各個層面,涉及到生產建設領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老百姓。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成功與否,對社會的長治久安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勞動保護》2004年第6期
上一篇:電務安全關鍵及控制
下一篇:特種設備的幾個名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