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是廣大居民聚居、生活、修養的場所,社區消防工作直接涉及到廣大居民的安全,維系著廣大居民安居樂業、社會基礎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外安,做好社區消防工作意義重大。因此,積極推進社區消防工作,強化社區消防的綜合能力,逐步實現社區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找準推進社區消防工作的切入點,實事求是、科學地制定推進社區消防工作措施,積極推進社區消防工作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小型社區的基本情況
中國目前的社區多數為小型社區,即城市居委會和農村村委會層次,現階段社區多在區、縣城區建立。小型社區規模在3000戶、1萬人左右,大的社區有6000多戶、近2萬人。各社區居委會專職干部一般為3人,1名主任、2名副主任。社區均設有警務室,配備社區民警1-2人。
小型社區消防工作現狀
1、社區消防工作組織管理與消防工作開展現狀
目前社區消防工作還緊緊依賴于各級政府及其公安消防部門“大抱大攬”,社區還沒有自我管理消防工作的意識,社區居委會雖然也做了一些消防宣傳工作,但均認為消防工作是政府的事、是消防部門的事,社區居委會工作主動性不強,社區消防工作還缺乏一個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現階段的社區消防工作基本上屬于原來居委會基礎上的沿襲,沒有更高的標準要求,對社區開展的消防工作還主要停留在三個層面:一是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公安消防部門組織開展的消防宣傳教育;二是各級政府及其公安消防部門、派出所、社區民警組織開展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三是社區居委會所做的一些簡單的消防宣傳教育。這些工作都是很有限的。
2、社區消防安全現狀
①火災多發。據某市近5年來的火災數據顯示,居、村民住宅火災居各類火災之首。其中,火災起數占總數的47.7%,死人占總數的62.2%,傷人占總數的40%,直接經濟損失占總數的22.3%。居民火災與村民火災大致相等,各占了50%。居、村民火災近兩年來雖有下降趨勢,但居、村民火災仍十分突出,居、村民火災多發,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
②火災隱患突出。由于社區結構復雜,各類火災隱患較為突出,突出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棚戶區火災危險性大,由于舊城改造一時還難以跟上,社區還有一些舊的棚戶區,這些棚戶區多為老的磚木結構或土木結構,建筑耐火等級低,棚戶區內居住的多數為“低保戶”或是出租給外來的打工人員,且多數使用蜂窩煤或木材煮飯,還存在電氣線路老化等問題,火災危險性極大,極易發生火災事故。這些棚戶區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平方米,又無防火間距和消防車道,多數地方消防車根本進不去,有的縣區棚戶區內還無市政消火栓,滅火十分困難,一旦發生火災,必將成片燃燒,造成多戶居民受災,影響居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二是建筑消防設施缺損嚴重。由于社區日常消防管理工作沒跟上,物業小區的物業管理不規范,消防設施無人管理,社區內的建筑消防設施多數被盜或損壞,已不能正常供滅火所使用,缺損率達90%。
③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目前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據調查,社區居民火災有3成(33%)是因為生活用火不慎或違章操作引起的,還有1/4是因為電氣使用不當或故障引起的。居民還沒有自覺保護消防設施和舉報身邊火災隱患的意識,還有極少數居民發生火災還不敢報火警,據說是因為怕消防隊收費。
以上現狀表明,社區消防安全狀況不容樂觀,形勢較為嚴峻。
3、社區消防工作的難點和優勢
難點之一:火災隱患整改難度大。社區內老的棚戶區火災隱患突出,建筑耐火等級低,無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市政消火栓等問題都非常難以整改,要徹底整改必須進行徹底改造,社區內建筑消防設施缺損問題整改難度也很大,建筑消防設施缺損大,所需整改經費多,特別是非單位宿舍的普通居民樓,整改經費難以落實。
難點之二:社區消防管理難度大。社區是一個復雜的集合體,既散又雜,社區基本由分散的樓戶、物業小區、市場、小型公眾聚集場所及門市等單元組成(《居委會組織法》規定單位不參加所在居民委員會),社區的流動人口也比較多,有的社區近40%的人口是外來打工人員,各社區人員素質也不同,這都給消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社區內消防設施管理也是一個難點,樓院的分散、樓內住戶“雜”、社區經費困難和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沒跟上等都使社區消防設施難以管理。
難點之三:人少經費緊。由于社區建設才剛起步,社區居委會人少事多,經費不足,給消防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社區規模比原來的居委會規模大,一般都是由原來的2-3個居委會合并而成,而干部人數要少近2/3。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內容也在不斷增多,這3人要負責計生、綜治、環衛、低保等多項工作。據了解,社區居委會工作需要一定的經費,但目前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經費比較緊張,社區工作經費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財政補貼,二是自籌。由財政補貼給社區的經費一般為每年800-1000元不等(含居委會3名專職干部工資、辦公經費),經費不足的要靠社區居委會自籌。社區居委會自籌經費有一定的困難,按照《居委會組織法》,社區居委會辦理本社區公共事務所需經費可以向居委籌集,但由于居民的經濟條件差異,實際工作中,很難籌集。據調查了解,為強化社區綜治工作實行的“一元錢”工程,各社區都沒有得到很好執行。
社區消防工作有很多優勢和基礎:
優勢之一:基層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和社區干部、社區民警消防安全意識強。基層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和社區干部、社區民警對社區消防工作都有較高的認識,并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絕大多數基層干部認為消防工作進社區很有必要。
優勢之二:警務室設置,為消防監督工作前移創造了條件。社區均設置了警務室,配備了1-2名社區民警。社區警務室的設置可以有效地實現消防監督工作前移,對于加大消防監督力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優勢之三:社區基礎工作扎實,組織管理體系健全,宣傳陣地鞏固、渠道暢通。社區居委會和社區警務室對轄區各種情況掌握清楚,并有詳實的基礎資料,如社區的單位、住戶、人員、樓幢等情況都有詳實的資料。各社區都成立了一支由2-8人組成的治安巡邏隊,強化安全保衛工作。社區組織管理體系健全,均建立了樓院長(小組長)會議制度。社區干部素質的提高也是社區消防工作的一大優勢,各社區都通過公開招聘、依法選任了一批素質高、年富力強的社區干部,目前社區干部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社區的宣傳陣地鞏固,社區均設有墻報(板報)等宣傳陣地,還有腰鼓隊等宣傳工具,對于開展消防工作有良好的基礎。
社區消防工作對策
社區消防工作還很薄弱,社區火災形勢不容樂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與所居住社區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對居住環境、社區服務等方面將提出更高要求。為此,都必須大力強化社區消防工作。社區建設的總目標是要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新型現代化社區。消防安全是社會治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作為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大力推進社區消防工作。
1、社區消防功能研究
要積極推進社區消防工作,首先必須對社區的消防功能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認同,才能使所采取的措施有針對性、符合客觀實際。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公共事務工作,必須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如果緊緊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社區消防工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社區消防工作是社區的一項公共事務工作,應當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督促下,由社區自我辦理,政府只能加強對消防工作的宏觀領導,不可能對社區消防工作進行微觀的管理,同時,作為消防監督部門的公安消防機構警力十分有限,各縣區僅有公安消防監督員3-5人,對社區消防工作的監督不可能面面俱到,社區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必須“自治”。社區應當具備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功能。
2、推進社區消防工作的對策
社區消防工作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推進社區消防工作的長效機制。建立推進社區消防工作的長效機制必須立足于現實,又要考慮社區建設的長遠發展。隨著社區建設的不斷發展,社區區位結構將得到優化,組織機構將逐步完善,社區功能將不斷拓展。據預測,中國社區建設未來將可能提升到城市的轄區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層次。有些目前暫時的困難將在今后逐步得到解決、如社區干部人員少、經費緊、居民消防安全素質低等問題都會隨著社區建設的發展得到解決。
社區是一個新生事物,人們對社區還有一個從認識到發展再到自覺接受的過程。尤其是社區消防工作,基層干部和社區居民都還有一個觀念上的轉變過程,這就決定了推進社區消防工作必將是一個長遠而艱苦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強力推動,黨委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要以社會治安綜合冶理為載體,切實推進社區消防工作。
①培育社區自我管理消防的意識。沒有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較高的參與管理,沒有社區居民自覺的自治意識,從長遠看,社區消防建設就缺乏扎實的思想基礎和根基,必定難以持久和深入。社區消防工作是社區的一項公共事務,應當由社區居民自我管理。社區消防工作是社區的群眾性自治組織,社區干部是社區的服務者,有辦理本社區公共事務的義務。各級政府要通過做大量的工作使社區干部和廣大社區居民樹立做好社區消防工作就是自我服務的思想理念。逐步轉變社區干部和居民的“依賴”觀念,培育社區自我管理消防意識。糾正一些基層和社區干部中認為推進社區消防工作是增加社區居委會新的職能不正確認識。各級政府要轉變職能和服務方式,要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部署任務轉換為社區居委會的自覺行動,為社區創造一個良好的獨立開展消防工作的環境,增強社區居委會管理社區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社區自我管理社區消防。
②培育整體合力強、社會參與度高、運作良好的社區消防工作長效機制。要明析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社區在社區消防建設中的各自“角色”,明確責任、理順關系、合理協調、高效運轉。在社區消防建設中,政府應當起領導或主導作用,并要負責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消防安全環境優化工作;公安部門要負責消防監督社區消防建設具體指導工作;民政、工商等部門也要各負其職,負責對社區各項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工作,社區消防工作具體事務則由社區自我管理,社區內各單位積極支持。逐步培育起政府主導、社區自我管理、職能部門監督和指導、社區單位支持、居民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長效機制。
③優化社區消防環境。各級政府要加強社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解決公共消防設施“欠帳”問題。要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在城市改造中優先考慮建筑耐火等級低、火災危險性大的棚戶區。社區建筑消防設施缺損問題是歷史遺留隱患,靠社區的力量是難以解決的,各級政府應當組織資金,逐步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切實優化社區消防環境,為社區開展消防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④消防監督服務工作前移。消防監督服務工作前移對于加大消防監督,及時消除消防違法行為,減少火災事故發生和指導社區開展消防工作都將起到積極作用。社區警務室的設置,為實現消防監督工作前移創造了條件。要將消防執法監督權力逐步下放到社區警務室,如社區小型公眾聚集場所開業前的檢查、小型特殊場所動火的審批等,有效實現消防監督工作前移。各縣、區公安消防部門要建立定點聯系制度,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定期指導社區消防建設。
⑤引導社區建立自我發展新機制。一是要積極引導社區建立有效的社區消防工作民主決策機制。社區居委會必須得到居民的支持才能有效管理社區消防工作,必須建立切實有效的消防工作民主決策機制。社區火災隱患的整改、宣傳教育、辦理消防事務經費的籌集、使用管理等都要實行居民民主決策。如堵塞消防通道問題就可通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等形式讓居民大家來討論隱患的利與弊、是否需要整改、怎樣整改,同時這也是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的一種有效渠道。要引導社區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樓院長(小組長)、社區志愿者等組成的組織管理體系,將消防工作深入細化。引導社區整合資源,合理利用社區保安巡邏隊、老年腰鼓隊等資源開展消防工作,克服暫時的困難。
(作者為四川省瀘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
上一篇:科技讓煤礦遠離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