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工業園區的消防建設
2005-04-11
來源:安全文化網通訊員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城鎮工業園區的消防建設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鄉鎮經濟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各地招商引資方興未艾,城鎮工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但是,由于城鎮工業園區缺乏總體規劃,鄉鎮政府、園區管委會注重資金、項目的引進,卻缺乏對園區消防安全規劃的同步考慮和消防基礎設施的投入,致使工業園區和園區內的企業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火災事故屢有發生,經濟損失嚴重。
當前我國城鎮工業園區消防安全建設情況良莠不齊,從發現的問題中可以看出:最突出的問題是園區總體規劃中消防規劃未能與園區建設同步,并導致企業消防審批率低。各地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紛紛出絕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少市、縣幾乎每個鄉鎮均建有規模不等的工業園區,園區內企業少則十余家,多者數百家。但有專門消防規劃的園區很少,或者其消防工程多多少少存在質量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園區總體布局沒有統一規劃。建筑周邊沒有設置必要的消防車道,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快速地到達火場,為撲救火災、疏散人員物資增加了難度。與此同時,廠與廠之間、車間與車間缺少必要的防火間距,建筑毗連嚴重,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蔓延趨勢,甚至出現火燒連營的狀況。而且,園區內的民營企業在廠房建設中,為了省時和減少施工工期,大量采用鋼材、鋼屋架,而鋼材沒有經過防火處理,鋼結構耐火等級達不到要求,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
二、園區廠房建筑耐火等級低。除辦公樓外,民營企業的廠房、倉庫、宿舍的建筑工程多采用簡易結構。如磚墻、鋅鐵棚結構,這種建筑相比其他建筑結構,具有施工周期短,投入資金少的特點,對于資金缺乏的民營企業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這種建筑多屬三級耐火等級,一旦起火蔓延快,抗御火災的能力非常低,且在較短時間內主體結構就會被破壞,可用于疏散物資、撲救火災的時間非常短,容易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三、園區內消防設施短缺。
這一方面體現在園區內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跟不上園區建設步代,廠區消防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公共消火栓的建設嚴重不足,消防用水嚴重缺少,火災發生后難以撲救。有的工業園區消防給水管網管徑過細,水壓過低,無法滿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而有的工業園區甚至尚未建市政消防供水設施。
另一方面,由于進園區企業廠房的設計、施工未經消防審核,廠區內未按要求設置室內、外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備嚴重不足,滅火器配置不合理、選型不符合要求,本應配備撲救固體物質火災ABC類磷酸氨鹽干粉滅火器,卻配置了撲救液體、氣體的BC類碳酸氯鈉滅火器,以致初起火災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四、園區企業干部職工消防意識淡薄。鄉鎮工業園區內的企業老板及員工(特別是油漆、噴漆等危險品從業人員)未經消防安全培訓,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不重視火災的預防,不重視消防安全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不懂初起火災的撲救,致使火災連續發生。因為無知,廠房內電氣線路及電器設備的選用、安裝不符規范要求,電線亂拉亂接、閘刀裸露,應該防爆的場所未采用防爆電器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園區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亂搭亂建現象嚴重。一些已經消防審核和驗收合格的企業,在投入使用后為了提高場地的利用率,擅自將原有建筑物間的防火間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倉庫或車間,從而改變整體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沒有消防車道,沒有防火間距,沒有防火分區等問題,給消防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
2、普遍存在同一建筑內不同使用功能的區域共存,而沒有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措施。
3、生產組織混亂。
4、沒有建立健全各類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沒有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違章操作、違章用火、用電的現象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