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八大行動”中,其中之一是開展安全科技支撐和工程治理行動,具體內容包括深入開展老舊場所消防設施升級改造、應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車通道打通等。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事關消防安全的“老大難”隱患,成為推進行動深入有效實施的“攔路虎”。筆者認為,要確保消防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取得實效,必須以“老大難”為突破口,迎難而上,大力消除消防安全存量隱患。
消防安全涉及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因此消防隱患成因往往也較為復雜,特別是一些重大消防隱患,因歷史遺留問題或擔心影響產業發展等因素,始終得不到整治。消防領域“老大難”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問題本身復雜,解決難度大;二是問題本身不大,由于長期存在認識、責任、能力等缺位,小問題被拖成大問題,解決的難度亦加大。例如,以前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資方面推出不少優惠政策,其中包括產業園區不經消防部門驗收即可運行這一項,埋下了消防隱患;一些老舊場所,先天消防基礎薄弱,后天管理不到位,致使動態性火災隱患反復出現,新的問題日益增多,積重難返。
小隱患,解決起來省時省力見效快;“老大難”,攻克起來耗時耗力收效慢。有的地方對于消防領域“老大難”問題難免出現畏難情緒,隱患整治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或是將整治工作往后排,企圖以“繞字訣”“拖字訣”,避免和“老大難”問題正面交鋒。
對于畏難情緒,各級各部門都要引起警惕并堅決摒棄。要知道,消防領域“老大難”問題情況錯綜復雜,爭議環節多、周期長、矛盾復雜尖銳,且新老問題交織,群眾反映強烈,任其坐大,后果不堪設想。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還會產生更多問題。
因此,我們絕不能以事易而為之、以事難而不為。對“老大難”問題只有不回避、不推脫,迎難而上,將長期困擾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徹底解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才會更強,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也才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實踐證明,只要找準病根,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找對方法路子,“老大難”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地方黨委政府要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嚴格恪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紅線,把消防隱患整改作為政府工程、民生工程,從地方“一把手”層面推動“老大難”問題解決。
群眾關心的難點痛點,就是創新的著力點。要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抓手,創新舉措,對癥下藥,奔著“老大難”問題去、跟著“老大難”問題走、盯著“老大難”問題改。真正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日常生產、經營、監管全過程,形成“黨委政府主導整改、行業部門督導整改、隱患單位主動整改、新聞媒體監督整改”的工作局面,多方發力、齊抓共管、多元共治,直至重大消防隱患徹底消除。
當然,向“老大難”問題開刀,也絕非易事。一些問題既需要統籌協調多方利益關系,又需要動真碰硬,甚至投入真金白銀,拿出可操作、能落地的關鍵舉措,解決“老大難”問題整治的“橋”或“船”,方能抵達安全的彼岸。各地可結合實際,如打通數據壁壘,健全基層消防治理體系,轉變消防救援部門單打獨斗的工作模式,構建各部門聯動融合、“一條龍”跟進整改的推動機制等,實現系統治理、精準施策,切實提升“老大難”問題的整改實效。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異地執法檢查須防出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