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由于發生頻率高,死亡率大,被列為建筑施工五大傷害之首。因高處墜落而死亡的人數,在生產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的特點,分析事故成因,尋找事故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一、前言
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由于發生頻率高,死亡率大,被列為建筑施工五大傷害之首。因高處墜落而死亡的人數,在生產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的特點,分析事故成因,尋找事故發生規律,從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為緊迫的。
二、高處墜落事故的特點分析
對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重大傷亡事故800例》所發生的事故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了如下結果:
1、從發生事故的主體分析
由于不懂操作技術而造成事故的比例較小,僅占事故總數的64‰;而由于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以及由于未使用或未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占事故總數的682‰;年齡在23~45周歲的人居多,約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
2、從發生事故的客體分析
主要是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安全經費投入不足,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流于形式,勞動組織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現場缺乏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與生產秩序。
3、從發生事故的結果分析
凡作業離地面越高,沖擊力越大,傷害程度也越大。
4、從發生事故的部位分析
高處墜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裝登高架設作業過程中與腳手架、吊籃處、使用梯子登高作業時以及懸空高處作業時發生;其次是在“四口五臨邊”處,輕型屋面處墜落;還有在拆除工程時和其他作業時發生墜落事故。
三、高處墜落事故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從人、物、方法、管理、環境五個方面進行分析。高處墜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1、人的不安全行為:
(1)人作業者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業者本身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反應遲緩,懶于思考,動作失誤增多,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3)作業者生理或心理上過度疲勞,使之注意力分散,反應遲緩,動作失誤或思維判斷失誤增多,導致事故發生。
(4)作業者習慣性違章行為。如酒后作業,乘吊籃上下,或在無可靠防護措施的輕型屋面上行走。
(5)作業者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如作業者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懸空作業時未系或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掛鉤未掛在牢固的掛鉤地方。
(6)缺乏勞動危險性認識。表現為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認識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種僥幸和糊涂觀念,如“飛鳥拉糞,哪會落在我頭上”、“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濕腳”等,都將增加不安全因素,導致事故發生;在行動上表現為坐在欄桿或腳手架上休息、打鬧等。
(7)操作時彎腰、轉身時不慎碰撞桿件等,使身體失去平衡。
(8)走動時不慎踩空或腳底打滑。
2、物的不安全狀態:
(1)“四洞口五臨邊”無防護設施或安全設施不牢固、或已損壞未及時處理。
(2)材料有缺陷。如腳手板有蟲蛀及裂紋,鋼管與扣件不符合要求。
(3)腳手板漏鋪,有探頭板或鋪設不平穩。
(4)腳手架架設不規范。如未設防護欄桿,操作層下面未設安全網。
(5)個人防護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無產品或已老化的產品。
(6)材料堆放過多造成腳手板斷裂、腳手架失穩等。
(7)安全網損壞或間距過大、寬度不足或未設安全網。
(8)安全設施失效或不齊全。如人字梯無防滑、防陷措施,無保險鏈。
(9)屋面坡度超過25°,無防滑措施。
3、方法不合適:
(1)行走或移動不小心,走動時踩空、腳底打滑或被絆倒,跌倒。
(2)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
(3)登高作業前,未檢查腳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4、管理的不到位:
(1)安全教育不到位。如從事高空作業人員未經培訓就上崗,或未對從事高處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態度教育,使他們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認識不足。
(2)安全檢查不仔細,流于形式。如腳手架安裝完畢后,未經驗收或草草驗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對作業環境進行檢查。
(3)勞動組織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進行高處作業。未根據季節變化,及時調整作息時間。
(4)未按要求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員,或兼職安全員疏于安全管理工作。
(5)安全施工方案不合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如腳手架搭設方案指導性不強。
5、環境的不利:
(1)大風、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仍從事露天高空作業。
(2)在照明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從事夜間懸空作業,高空作業等。
四、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對策
1、控制人的因素,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
(1)禁止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從事高處作業;應當定期給從事高處作業人員進行體格檢查,發現有妨礙高處作業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應當調離崗位。
(2)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有不安全行為,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心理壓力,或調離崗位。
(3)加強對高處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身防護能力,減少作業風險,善于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實現“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目的。
(4)運用行為科學理論對違章行為進行糾正,對遵章守紀行為進行強化,從而提高他們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5)組織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對有關規程、標準進行學習。
(6)尋找事故發生規律,做好高處作業人員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的安全防護工作,必要時將其調離崗位。
(7)領導應當主動關心職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況,及時了解他們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擾安全生產的生理疲勞及心理疲勞因素,特別要做好五種人(不懂技術的粗魯人、盲目蠻干的野蠻人、結婚前后的幸福人、探親歸來的疲勞人,家庭糾紛的煩惱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2、控制物的因素,減少物的不安全狀態
(1)做好“四口五臨邊”防護措施。
(2)根據不同的施工條件設置安全網;安全網必須經過試驗,以100kg重的沙袋從10m高處拋下,沙袋落網后安全網的網繩、邊繩和系繩均不斷,方為合格。
(3)把好材料關,鋼管必須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施工中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堅固、可靠,滿足相關規定要求。
(4)安全“三寶”必須三證齊全。
3、完善操作方法,防止違章行為
(1)首先應盡量避免采用高處作業,其次對不屬于高處作業的工程,也應注意采取相應的措施。
(2)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戴好安全帽,掛好安全帶。
(3)加強對腳手架搭設方案的審核審批工作和腳手架搭設后的檢查驗收工作。
(4)從事高處作業人員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禁止酒后作業。
(5)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注意身體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體重心超出支承面而發生事故。
4.搞好組織管理,避免違章指揮
(1)完善安全檢查教育制度,嚴格執行高處作業檢查制度,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堅持做好“四勤”,即勤檢查、勤教育、勤深入作業現場進行指導、勤發動群眾提合理化建議。
(3)堅決不使用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進行高處作業
(4)應當及時根據季節變化,調整作息時間,防止高處作業人員產生過度生理疲勞。
(5)強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安全生產工作情況與年終考核及年終獎分配聯系在一起,提高他們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
5、嚴禁冒險作業,改良作業環境
(1)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級以上強風天等惡劣天氣從事露天懸空作業;大雨、大雪及六級以上強風天氣過后,應當對腳手架進行認真檢查和加固,確定安全后方可作業。
(2)若需在腳手架上進行撬、撥、推拉、沖擊等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應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3)夜間施工,照明光線不足,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