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既是實施管理的主體,又是執行各項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的主體,是構成安全管理工作中首要和決定的因素,也是決定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科學有效的主要因素。美國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安全管理經驗明確認定:引發事故的根源,96%來自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同時認真分析近年來發生的一些事故,大多都是由于員工的安全意識不強、違章操作,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管理經驗和事故明確告訴我們:要抓好安全管理,就首先要抓好每一個人的安全。
一、員工的不安全心理和意識是安全管理的關鍵:
1、人的不安全心理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僥幸心理
僥幸心理是支持違章作業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各種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有這種心態的人,大多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規程,缺乏安全知識,也不是技術水平低的原因,而是“明知故犯”。例如,我們現場的“低、老、壞”現象反復出現,就是操作人員圖省事不按章操作,當有人監督檢查時,能夠勞保穿戴齊全,檢察人員一走,馬上又會故伎重演。在他們的思想中存在一種“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的僥幸心理。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
麻痹大意是造成違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生產現場,勞保護具穿戴不齊全、不采取任何措施盲目進入大罐、高空作業不進行防護、坐崗觀察不認真等行為都是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表現。這種人平時操作時不認真,馬馬虎虎,時間久了形成“我經常這樣干就沒出過事”的想法,平時安全就只掛在嘴邊,而心里卻放松了警惕,覺得無所謂。
(3)、逞能心理和習慣、從眾心理
表現為一些人為了顯示自己“藝高人膽大”的能耐,往往會頭腦發熱,不遵守操作規程,干一些愚蠢和冒險的事。例如:不系安全帶上井架,安全設施不齊全、防范措施沒有到位、不具備開工條件而盲目施工。還有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用經驗代替標準、用習慣代替操作規程。看見別人違章作業,明知不對,不僅不進行監督和制止,自己還照著做。
(4)、惰性心理
一些員工在工作中總想省點事,偷點懶,為了少出力,常常簡化程序,而忽視了安全。對生產現場出現的小漏洞、小問題不夠重視,有的甚至認為出現這些小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是合理的,不主動去整改。現場巡檢中,對這些問題不重視、視而不見,純粹是“走過場,完任務”,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最為常見。
(5)、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
一些員工往往受到社會、家庭、人為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要么煩躁不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不專心,操作中顧此失彼手忙腳亂;要么興奮、得意忘形。這兩者都會增大工作中的安全風險。
2、糾正員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1)管理者
第一、管理干部要有主動管理意識。平時對本單位隊伍現狀、員工素質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對管理目標、方法和方向要進行系統思考,制訂行之有效的針對性制度和措施并嚴格執行。特別是員工的思想動態管理上更應具備主動性和預見性,要隨時分析掌握其情緒,觀察其行為,發現不良傾向,及時進行教育和糾正,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第二、管理干部應具有較為全面的安全知識,熟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單位各崗位的安全風險、操作規程熟練掌握。只有具備這些素質,自己才不會違章指揮,抓安全才能抓到點子上,才會抓住關鍵。反之、日常的安全管理就會無的放矢。
第三、對員工堅持不懈的開展技能教育、素質教育、崗位安全知識、崗位操作規程教育,對關鍵裝置、崗位、重點要害部位進行重點培訓。定期組織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提高操作技能。認真開展“反三違”和整治“低、老、壞”專項活動,組織職工開展事故案例教育,切實吸取事故教訓,遵守操作規程。
第四、在行為準則上加以誘導、用制度進行管理和約束。首先要求員工認真學習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干部要不厭其煩的講、踏踏實實撲下身子去抓,同時執行制度的力度要大,對違章行為要從嚴從重處罰。只有各項制度執行到位,無違章指揮,安全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事故就會遠離身邊。
第五、安全管理不能忽視細節。隱患無大小,一個小小的安全隱患,有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對安全工作也應當實行精細化管理,加大日常隱患排查力度,查找管理死角,堵塞管理漏洞,特別是員工的習慣性違章行為,要下大決心進行徹底杜絕。另外,不能因目前較為平穩的安全形勢而產生盲目樂觀、驕傲自滿、妄自尊大思想,而應當考慮到目前機組擴充、新增人員多,再加上生產提速帶來的人員緊張,安全風險進一步增大,應該相應加大管理力度來應對出現的各種風險。
第六、抓好基層的管理者—班組長。因為安全隱患和事故常常發生在這些最基層的管理者身邊。首先抓好班組長責任心的培養,平時要嚴格要求,采取壓擔子、定指標,定期進行考核等有效措施,使其認真履行班組安全員的職責。其次提高其管理能力,對班組長的日常班組管理勤檢查、常指導,使其管理水平真正達到班組的日常安全管理、自查自改、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班前班后會、一日一練等班組活動正常有效開展。
(2)、被管理者
員工是現場操作者,也是各種安全事故發生后最大的傷害者,因此抓好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行為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員工安全意識要徹底轉變。因為,只有員工自身防范意識提高了,才能保證自身本質安全。分析事故案例,大多數事故發生的原因要么是安全意識不強、違章操作造成的,要么是自身的無知造成的。員工安全意識提高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學習,學習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靠規程和制度來約束自己的意識和行為。二是主動服從管理,自覺克服急躁心理,不盲目蠻干。三是自覺分析崗位風險、自覺進行隱患排查,只有知道風險才會知道害怕,才能避免無知和違章,真正做到預防為主。四是嚴格自身要求,不簡化程序操作。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把家庭或其他矛盾造成的不穩定情緒帶到工作中。六是正確處理安全與效益的關系,認識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做到日常一切工作要為安全讓路。
其次、安全工作要人人參與。因為安全事故在各種工作場所、各種工況和環節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員、全過程參與,動態監控。員工不僅要做到自身不違章,而且要主動監督和制止他人違章。做到人人參與,上下互動,齊抓共管,不留死角。
第三、強化執行力。安全管理和制度的落實是否有效關鍵體現在執行力上。執行力要靠安全制度、安全責任、員工安全意識、激勵機制、考核機制來保障。這些保障因素無論哪一方面不健全或在執行上打折扣,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二、安全管理“沒有任何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其核心是敬業、責任、服從、誠實。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無條件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安全管理“沒有任何借口”,就是要做到像執行軍事命令一樣不折不扣的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不能因管理上的問題而找出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因為借口會淡化管理者和員工的安全意識、甚至給安全管理設下屏障,類似事故就會重復發生。因此抓安全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更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逃避責任。
據統計,在石油行業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中,大多都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引起的責任事故,但在追究責任時,事故責任者總是千方百計尋找各種借口,井噴事故說成是地層原因或設計缺陷,其它事故要么說是設備原因引起的,要么說自己非常忙沒有時間顧及,要么說自己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等等,盡量來為自己推脫責任。
殊不知,如果說是地層原因或存在設計缺陷,當初為什么沒有采取防范措施?為什么還按該設計施工? 如果說是設備原因,在事故發生之前,為什么不對設備進行保養、檢修、更換? 使用過程中為什么不加強檢查? 為什么事先沒有制定應急預案致使事故發生后不知如何進行控制? 使用過程中為什么沒有發現而等到發生事故以后才提出來? 如果說是沒有受過專業培訓,那為什么不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任何一個為什么都可以將其推翻。
“沒有任何借口”體現的是責任心、是完美的執行力,體現的是管理者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執行者不打折扣的具體行動,體現的是每一位員工對待安全的態度。
總之,安全管理是針對人的行為的管理,只要每個人都有高度的安全意識、積極負責的安全態度,那么安全風險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的企業就會變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諧。
綜上所述,人在從事安全生產活動或安全管理工作中是第一主動的積極因素,尤其是我們井筒工程技術服務行業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歷無數觸目驚心的慘痛教訓,雖然我們從事的風險極高的井筒工程技術服務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工藝在不斷的更新,工況在不斷的變化,底下狀況在不斷的改變,所以對安全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我想只要大家深入學習宣傳“六條禁令”,使“六條禁令”入腦入心、入身入行,在每個崗位、每道工序、每個細節上,踐行“六條禁令”。消滅習慣性違章是我們要長期抓的一項工作,根除習慣性違章這個絆腳石也是每一個管理者、操作者的應盡義務,要謹慎那些老的違章行為得到整治,新的違章行為又產生的不良現象,只要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認真履行各項規章制度,從辯證的觀點來分析看待并處理問題,安全管理工作并非是談虎色變的工作,用嚴謹、嚴格、嚴肅的工作態度對待安全管理,用法律、法規、制度來從事安全管理,通過不斷的排查、梳理來消除隱患,集全公司、全社會之力來保障我們的生命在陽光下健康,來保護我們的財產不受損害,只要我們用踏實的作風和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安全管理工作,我們的事故一定會減少、杜絕。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行為安全
下一篇:如何推動企業安全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