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場開展安全檢查的目的:
—發現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時制止糾正;
—督促現場嚴格遵守落實安全管理要求;
—提高現場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與警惕心;
—強化現場的安全風險意識與規則意識;
—有效降低或消除現場的三違行為;
—有效杜絕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有效降低安全生產管理成本。
所以,要想達到現場安全檢查的預期效果,一定要謹記“安全檢查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就必須消除安全檢查的“十六忌”。
第一:忌安全檢查前打招呼
不論是部門內部安全檢查,還是公司級安全檢查,最好不要提前給現場打任何招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看到現場安全生產的真實情況,才能針對現場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做出切實可行的改善對策,否則提前打招呼就有可能導致現場掩蓋真實的安全生產狀況,每次安全檢查看到的都是符合要求的行為和狀態,給安全檢查者造成錯覺“認為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一片大好形勢”,而實際上卻是“暗流涌動、暗礁遍地”。
第二:忌缺少安全檢查計劃
不論是突擊式的安全檢查,還是計劃性的安全檢查,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安全檢查計劃,包括:—安全檢查的路線或行程;—安全檢查的時間期限;—安全檢查的內容要點;—安全檢查組的內部分工。以防止出現安全檢查一窩蜂、走形式主義路線,既浪費了人力、精力、時間,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目標),不僅讓現場人員瞧不起檢查組,又會給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埋下隱患“領導都不真正重視安全,我們何必呢?還是把產量搞上去,多拿點錢吧”、“領導對安全都是刮刮風,我們又何必呢?還是多生產兩件產品吧”。
第三:忌沒有安全檢查重點
到現場安全檢查,一定要清楚每個場所、每個區域、每個要素的安全檢查要點,否則就會導致安全檢查走馬觀花,難以發現各個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導致安全隱患永遠被掩蓋,遲早演變成安全事故,所以說“安全檢查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隱患”。
第四:忌沒有安全檢查思路
安全檢查最忌諱的就是思路不清晰,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不知道該從何處查起,導致安全檢查形式化、亂搞化、盲目化,把安全檢查當成了任務,為了檢查而檢查,而不是以“目標(效果)為導向”。
第五:忌檢查走過程搞形式
既然要檢查,就要認認真真地檢查,將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將隱患治理停在事故前面;其次就要起到安全檢查的預期效果,有效杜絕一切的不合規不合紀的行為與狀態。所以,安全檢查最忌諱的就是走過程、搞形式,自欺欺人,結果一切都符合,一旦有事故發生了,就將責任一概推給現場作業人員,這是典型的懶管行為、嚴重的懶管思想,也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中最不能容忍的管理思想與行為。
第六:忌只檢查不記錄結果
安全檢查不外乎兩種目的:
—發現安全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
—發現優秀的符合的,予以肯定鼓勵,必要時給與嘉獎。
所以,安全檢查一定保留記錄,不僅要記錄發現的問題,還要記錄合規的事項,尤其是發現的問題:
—便于后續的整改跟蹤驗證;
—防止后續的整改落實存在遺漏;
—作為后續匯總分析的輸入,為提高安全檢查質量與效率做準備;
—讓現場各級人員都清楚各自管轄區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實況;
同時,對安全檢查者的好處:
—既保留了檢查的痕跡;
—又保留了檢查的業績;作為盡責免職的有力實證
第七:忌只發現問題不跟蹤
安全檢查的目的就是督促現場有效管控存在的問題,所以,最忌諱的就是發現了問題、反應了問題,至于問題是否得到整改、是否有效整改,沒有了下文,導致安全檢查工作沒有形成閉環,這樣做的不利影響:
—助長現場對安全生產不重視、蒙混應付、心存僥幸的風氣;
—增加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的成本;
—不能有效提升公司團隊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與問題意識;
—讓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永遠流于形式、永遠處于不安全的發展狀態;
—為安全隱患演變成安全事故提供了大好的機會。
第八:忌只說問題不說符合
安全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督促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更加有效化,既要說出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又要肯定現場所做出的成績,最怕的就是每次安全檢查都說一大堆的問題,從不說現場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成績,結果導致:
—現場在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方面越來越沒有信心;
—現場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抵觸心理越來越嚴重;
第九:忌不公開檢查的結果
安全檢查不僅要引起責任區域的重視,更希望所有的區域都能以責任區域引以為戒,舉一反三,開展自我檢查、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安全生產活動,所以,每次安全檢查結束,一定要通過合適的方式或渠道公開各個區域的檢查結果。
第十:忌只查作業員不查管理員
現場的安全隱患之一就是人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不安全思想,狀態,包括:
—作業人員的違規違紀行為;
—作業人員的不安全工作狀態;
—作業人員的不安全思想;
—現場管理員的違章指揮行為;
—現場管理員的不安全管理思想;
—現場管理員的不安全狀態;
其次,現場作業員一切都要服從現場管理員的要求,若現場管理員不重視安全生產、不懂安全生產,又怎么能正確要求作業員按規按紀作業呢?所以,現場安全檢查,既要查作業人員,也要查管理人員,雙管齊下,扶正了管理員的安全思想與認知,教會了管理員的安全管理技能,現場的安全生產業績就會改善很多很多。
十一:忌只查行為不查要求
出現不安全的行為,除了人的因素意外,還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有可能是現場的規程或標準沒有要求到位;
—有可能是現場的安全警示標識存在缺失;
—有可能是現場缺失了安全規程或安全標準;行為只是顯性的結果,結果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安全檢查絕對不能忽視,否則,今天整改了,明天又出現了,張三整改了,王五還不清楚,A處制止了,B處還在違規……,所以,最有效的安全檢查,順著發現的不安全行為,順藤摸瓜,找出導致不安全行為的背后因素,一起通報出來,不僅要整改不安全行為,更要糾正不安全行為背后的缺失因素,方能徹底杜絕不安全行為的再次出現。
十二:忌只查記錄不查效果
安全生產不僅需要查看證據,更要查看效果;不能看到有安全記錄就認為可以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記錄是否與現實情況相一致;
—記錄的內容是否真實完整、內容相互之間是否不沖突;
—確認填記錄的人是否理解每項內容的含義;
—是否形成了閉環管理;
—是否與對應的安全規程、安全標準相一致;
—記錄相互之間是否一致、連貫;
—是否具有可追溯性;
十三:忌只提醒不制止糾正
到現場開展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只是其中的一項內容,更重要的是對發現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防止安全問題演變成安全事故或事件,所以,發現不問題,提醒—制止—糾正三個動作必須連貫完成,只有提醒沒有采取制止糾正,等于檢查的責任履責不到位、不徹底。
十四:忌只檢查不評比結果
安全檢查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充分引起現場所有人對安全的高度重視,鼓勵所有人都愿意參與到安全生產工作中,真正實現“全員參與安全、變被動安全為主動安全”的效果,所以,每次安全檢查一定要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評比,公開評比結果,肯定與激勵優秀的,讓每個人都真實看到“做好安全可以享受什么樣的好處或利益”。
十五:忌只懲罰不予以獎勵
安全檢查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是通過懲罰的手段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消除人員的麻痹心理,所以懲罰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處理不安全行為、狀態的手段,絕對不能把懲罰當成唯一的手段,更不能把處罰當成安全檢查的唯一目的。通過安全檢查,對違規違紀自然要予以懲罰,但對于優秀的、進步的更要予以公開、隆重地獎勵,鼓勵所有的人都愿意有效落實安全要求、執行安全要求、改善安全現狀,唯有如此,才能讓安全在公司內部真正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更安全。
十六:忌只檢查不總結分析
安全工作是一項永久性的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但也要想辦法如何提升安全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尤其是安全檢查這項工作,涉及到公司行政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區域、所有人員、所有設施、所有活動,但也要知道檢查的重點在哪里,抓住重點、盯住重點、管好重點,所以,要階段性總結分析安全檢查的結果,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安全檢查的重點對象,讓安全檢查有的放矢,讓安全檢查更有效率、更有質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夏季化工安全生產九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