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各國工傷保險事故預防機制的特點

2008-06-18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工傷保險制度肇始于德國1884年7月6日頒布、1885年10月1日實施的《法定事故保險法》,之后便迅速在西歐和北歐各國得以廣泛確立。

  目前,工傷保險制度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施行的一項重要的勞動保障法律制度。最初的工傷保險制度以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工傷康復為主要內容,并未涉及工傷預防。但是,從國內外工傷保險制度的立法進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國外愈來愈重視工傷預防在工傷保險制度中的地位。

  德國:勞資雙方充分參與工傷預防工作

  《工傷事故賠償法》頒布之后,德國成立了專門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同業公會,其按行業分為三類,即工商業同業公會(35個)、農業同業公會(21個)和公共部門同業公會(55個),實行平行式結構,三大公會之間地位平等,互不隸屬。

  根據1975年頒布的《社會法典》,同業公會以“預防措施、醫療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和經濟補償”為工作目標,以“先預防,后康復;先康復,后賠償”為行事原則,與其下屬企業合作開展工傷預防工作。

  各同業公會設有專職安全監察員和檢查員,在各個地方對其下屬企業進行巡回檢查和提供服務。為促進企業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安全生產,同業公會有權對違反相關規定的雇主、企業領導成員和雇員進行處罰。

  各企業必須建立勞動安全機構和勞動安全專業隊伍,包括安全工程師、安全技術員、安全員和企業醫生等。一般而言,每20人應配備一個或多個安全員,對于事故率越來越低的企業,可以每20多人配備一個安全員。

  此外,同業公會還承擔以下7個方面的工傷預防責任:(1)頒布安全法規;(2)監督事故的隱患;(3)咨詢;(4)提供培訓服務;(5)進行職業病預防;(6)監測與調查;(7)產品安全標準鑒定。

  從職能上看,同業公會具有公共管理部門的性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同業公會不是德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機構的組成部分,也不隸屬于任何政府部門,其性質為社團組織,在負責監督勞動保護工作的國家行業監督局的監督下,由董事會和公會代表大會(兩會代表雇主、雇員各占50%)實行自主管理,具有高度的自治性:(1)同業公會依法建立,依法工作,其領導機構(代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由民主選舉產生;(2)同業公會具有充分的決定權和管理權,例如,可以就行業內安全標準、工傷保險費率、積累金數額等重大事項作出決定;(3)同業公會使用的資金(包括開展事故預防、康復、賠付工作的費用、管理費、科研費用、辦公費用以及工作人員工資)全部來自雇主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政府不承擔任何費用,也不提供任何財政支持,積累金亦分屬各同業公會所有。

  日本:建立集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監督為一體的管理機構

  日本的工傷保險管理機制實行全國三級機構垂直管理模式,由同一部門兼負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第一級是厚生勞動省勞動基準局;第二級是各都道府縣的勞動基準局(47個),其性質為勞動基準局的派出機構;第三級是廠(礦)區勞動基準監督署(340多個),其為全國勞動部門最基層單位。

  在厚生勞動省的統一管轄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工傷預防措施:

  制定防止工傷事故五年計劃。自日本第一個由首相下令、勞動省(現厚生勞動省)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的防止工傷事故五年計劃(1958—1962年)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日本工傷保險管理機構陸續制定了兩次防止工傷事故計劃。

  1972年,日本頒布《勞動安全衛生法》,該法正式規定勞動大臣須制定防止工傷事故計劃。因此,根據該法要求,厚生勞動省開始每隔五年制定一個防止工傷事故計劃。迄今為止,日本共制定10個防止工傷事故五年計劃。該計劃的基本方針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死亡事故,確保中小企業安全衛生工作落實,減少勞動者的精神負擔,廣泛開展教育宣傳活動,減少事故受害人群,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適應當前就業流動性大和崗位交換頻繁的特點,加大安全培訓力度等。

  制定防止工傷事故專門計劃。針對不同行業事故發生率的不同,日本政府對事故高發的建筑業、路上貨物運輸業和第三產業(如路面清掃、垃圾清理)制定了專門計劃。發布《勞動衛生政策實施綱要》,頒布了一系列保護勞動者健康的辦法,明文規定“必須杜絕沒有充足睡眠的超負荷勞動”、“一個月超過法定工作時間100小時工作的,必須由產業醫生進行定期檢查”。

  加拿大:強調雇主責任,實行內部責任制

  加拿大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強調雇主的工傷預防責任。根據法律規定,安全隱患預防的任何一個步驟,都由雇主負責組織實施,并承擔相應責任。與該立法規定相配套,加拿大的工傷保險事故預防機制實行內部責任制,要求工作場所的每一個人,包括雇主、雇員、工場監管人、工場負責人、承包人等都要為自己和同事的安全負責。

  根據內部責任制,雇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責任分工體系;(2)倡導安全生產文化;(3)培訓自救和互救;(4)保證所有人遵守安全標準;(5)提供各種足以對受傷工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急救的支援急救措施,包括受過培訓的人員、設備和裝置;(6)向職業安全及保險局報告在工作場所發生的受傷和疾病情況,并以此確定雇主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責任。

  同時,根據內部責任制,雇員享有四大權利:知情權、拒絕權、參與權和停工權,即有權知道工作場所潛在危險,有權拒絕在不安全條件下工作,有權參與職業健康與安全事項的決策,聯合健康與安全委員會有權決定停工。

  內部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通過聯合健康與安全委員會來實現,員工人數20人以上(有些省要求10人以上)的企業都要成立聯合健康與安全委員會,員工人數在6人至19人的企業則要推舉職業健康與安全代表,其職責包括:進行安全檢查、參與事故調查和受理安全狀況投訴。

  美國:聯合運用私營和公共的保障系統,促進工傷預防

  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工傷保險立法,聯邦政府只負責造船工人、港口工人、公務員和矽肺病人的工傷保險,其他領域的工傷保險由各州自行立法。雖然美國法律明確規定了“州立法不能抵觸聯邦政府立法”的立法原則,但是,這種分散的工傷保險立法模式仍然導致美國各州建立的工傷保險運行模式的不一。

  在美國的50個州中,有3個州采取社會保險模式,4個州采取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并存的模式,其余的州采取的是由政府制定相關標準,商業保險承保的模式。

  總體而言,美國的工傷保險運行模式體現出聯合運用私營和公共保障系統的特點,表現在:作為工傷保險的管理機構,州政府勞工局主要負責確定工傷保險費率、審查工傷保險基金收支情況、處理工傷申請、申訴、仲裁等;具體工傷保險業務除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亞州等6個州由州政府所屬的工傷保險基金會經辦外,其他各州均由私人保險公司經辦,個別大企業經州政府批準可以自行經辦。

  為了減少事故后賠償費用,私營保險公司往往能夠與其顧客密切合作以減少工作場所的危險,因此,美國聯合運用私人和公共保障系統的工傷保險運行模式在工傷預防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灵石县| 棋牌| 怀远县| 湘乡市| 年辖:市辖区| 南康市| 德阳市| 洪雅县| 曲周县| 靖远县| 广宗县| 墨竹工卡县| 太谷县| 封开县| 响水县| 宝鸡市| 双鸭山市| 比如县| 莱阳市| 宝坻区| 平乐县| 乐都县| 西吉县| 兴国县| 新源县| 鸡泽县| 福泉市| 福鼎市| 香河县| 厦门市| 灵寿县| 溧阳市| 和林格尔县| 卓尼县| 佛学| 赤壁市| 内丘县| 兴山县| 兴隆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