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國外應急管理的做法

2010-03-1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加拿大、意大利、德國等都是災害多發國家,應急管理工作起步較早。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均多次經歷過傷亡重大、影響深遠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并在處置過程中逐步完善了應急體制、機制和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國情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體系,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加拿大:應急管理注重預緩解

  加拿大是一個土地廣袤、地理環境復雜、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同時還面臨著事故災難和流行病肆虐等威脅。為確保各方在應急行動中能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加拿大政府出臺了《加拿大應急管理框架》,指導全國應急管理事務。

  當前,面對不斷變化的風險環境,加拿大的應急管理由注重準備和響應轉為重視預防和緩解,強調政府和社會各方的責任,注重應急管理的全面性。

  組織構成。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加拿大一般遵循基層可以處理的事件不上交,對類似事件采用相似的處理原則和方法,利用現有機構處理突發事件等原則。

  在聯邦范圍內,《聯邦政府緊急事件法案》和《聯邦政府緊急救援手冊》對應急管理事務做出了明確規定。各級政府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各自的減災管理法規。加拿大通過立法的形式,建立專門機構,健全各類法規,培訓救援隊伍,劃撥必要經費,以此來保證應急減災工作的開展。

  加拿大的應急管理體制分為聯邦、省和市鎮(社區)三級。聯邦政府設置緊急事務辦公室,隸屬于國防部。省和市鎮(社區)兩級管理機構視情況靈活設置。加拿大組建了專門的應急救援隊伍,救援人員屬于國家公務員編制。救援人員專業劃分很細,涉及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建筑物倒塌救援、狹窄空間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

  工作機制。加拿大政府設立了覆蓋全國的緊急事件接警中心,平時由警察負責管理。各地的緊急事件管理中心都與接警中心相通。接到報警后,距報警位置最近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從各自的值班位置同時出動去現場,由最先到達的人員負責指揮處理。

  目前,加拿大形成了以家庭和企業單位自救為核心,市鎮(社區)、省、聯邦政府為后援的應急管理體制。省和市鎮(社區)有一個由政府官員和專家組成的事件評估小組,負責對緊急事件的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預防措施。加拿大強調應急減災的全過程管理,把減災工作分為預防及減少災害發生、災前準備、救災反應、災后恢復四部分,更加重視預防及減少災害發生這種基礎性工作,基本形成了預防為主、防救并重的減災工作格局。結合各地實際,加拿大各級政府針對可能發生的災害制定了應急方案和實施計劃,為處置緊急事件做了較充分的準備。政府通過宣傳,強化民眾的應急救災意識。

  動員和吸收非政府組織參與,是加拿大應急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加拿大災害損失減輕協會是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公共組織,使命是開展各類預防災害發生、減輕災害損失的學術研究和工程建設,并向公眾和單位提供咨詢和教育。非政府組織協助政府做了大量減災管理工作。2008年1月9日,經過近7年的籌備,加拿大出臺了《國家減災戰略》,目標是將減少災難風險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保護生命和建設可持續的社區。

  意大利:時刻備戰應急救援

  意大利政府非常重視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1992年在內政部成立了國家民事救援辦,2001年國家民事救援辦從內政部脫離,由總理直接領導,負責全國范圍的應急指揮協調和救援工作。2002年成立國家應急委員會,負責重大應急事件救援決策的協商。2004年建成了新的指揮中心大樓,建立了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決策指揮系統、應急救援信息共享系統、資源配置體系和聯合辦公機制等。

  實時監控、注重協商。意大利國家民事救援辦非常注重平時的信息收集工作。民事救援辦新建的指揮中心大樓內部建有監控和情況分析中心,利用網絡信息通信技術與各機構的災害監測系統相聯,實時獲得各種可能的突發公共事件信息。例如:國家民事救援辦可以隨時調出全國數字地震臺網記錄和全國火山監測網的數據及境內8座活火山口的實況錄像。另外,國家民事救援辦的監控和情況分析中心還24小時關注CNN、BBC和國內各大電視臺新聞節目,使工作人員隨時關注社會事件的發展態勢。監控和情況分析中心內火警、軍隊、內政部等單位派代表進駐聯合辦公,使國家民事救援辦與上述各部門信息共享。

  重視演習、時刻備戰。為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國家民事救援辦非常重視救援演習的工作。2004年印度洋海嘯地震發生后,意大利為應對以后可能發生的類似事件。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聯合歐盟五國在西西里大區舉行了聯合救災演習。該演習假想在意大利南部工業區發生海底大地震并引發了海嘯,意大利、法國、希臘、葡萄牙、瑞典和英國各派出了15人組成75人的聯合救援隊,進行為期三天的聯合救援演習。歐盟其他19國派觀察員參觀演習,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也到了現場。

  協調一致、應急救援。為成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建立完善的協調機制,當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國家民事救援辦立即對發生事件的損失和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再決定是由市政府、省政府、大區政府、中央政府來組織應對和救援。必要時申請宣布“緊急狀態”,并在國家民事救援辦的協助下,由政府將各部門協調起來,聯合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在整個應對過程中,國家民事救援辦主任直接向總理負責。2003年意大利總理簽署法令,在緊急狀態下,國家民事救援辦主任作為總理特派員全權處理處除內政部長權力以外的其他一切活動。

  科學評估、減少損失。為準確判斷災害的形勢,國家民事救援辦非常重視災害評估的工作。國家民事救援辦內設地理監控和情況分析中心和制圖中心,可以綜合處理不同類型的矢量和向量數據。國家民事救援辦與國家研究委員會等研究機構密切合作,應用各種最先進的災害評估數學模型,建立了自己的災害評估系統,為判斷災害走勢、預測結果及救援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德國:分級管理全民防災

  建立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對災害進行分級管理。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人口近8200萬,由16個州(市)組成。德國的應急機構任務分工明確,內政部負責日常的應急管理,也是應急管理的責任部門。現場處置工作以各地消防局和紅十字會、約翰尼特救援組織和德國工人救助聯合會等民間機構負責。

  德國聯邦內政部內設的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是專門負責民事安全、參與民眾保護和重大災害救援的指揮中樞機構。這個機構組建的“共同報告和形勢中心”和開發的“德國緊急預防信息系統”成為德國危機管理的兩大武器。

  “共同報告和形勢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危機管理的核心,負責優化跨州和跨組織的信息和資源管理,加強聯邦各部門之間、聯邦與各州之間以及德國與各國際組織間在災害預防領域的協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巩义市| 惠安县| 满洲里市| 曲靖市| 永寿县| 渝中区| 乃东县| 池州市| 鹤庆县| 静海县| 克山县| 泰和县| 乐昌市| 古蔺县| 从江县| 子长县| 兴隆县| 文水县| 大埔县| 陆河县| 西华县| 衡阳市| 湘潭县| 太仓市| 洪泽县| 禄劝| 屏东市| 塘沽区| 乌苏市| 贺兰县| 福泉市| 龙口市| 虹口区| 阳高县| 克拉玛依市| 泸西县| 舟曲县| 成都市| 抚州市|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