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TO的宗旨
WTO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大幅度和穩定地增加實際收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優化運用世界資源,保護環境,并以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強采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稱的份額。
2 加入WTO對中國民族產業的影響
中國加入了WTO,提高了貿易自由度,擴大了貿易空間。與此同時,其它成員國也可以在WTO規則下進入中國市場進行競爭。這種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新形勢,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諸多企業來講是挑戰大于機遇。因為,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營銷管理等諸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諸如紡織、建材、煤炭等并不多。由于產品缺乏競爭力,對大多數企業來講,就不得不面對國內市場萎縮、企業舉步維艱的嚴峻形勢,更不用說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了。
安全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形勢的變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中國加入WTO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嚴峻挑戰,黨和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朱镕基總理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明顯地看出政府已將安全、環保、衛生等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提到了成功應對WTO的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推動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來抓。
3 加入WTO對中國安全生產的挑戰
中國加入WTO,對中國的安全生產至少帶來以下6個方面的挑戰:
3.1 安全生產法治程度不夠。中國的安全法治建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很不完善,諸多現行法規標準不具備國際通用性。
3.2 經濟貿易與社會問題的聯系日益密切。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等社會條款的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必將加速中國安全生產管理與國際慣例的接軌。
3.3 現行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混亂,管理部門職責不清,很難發揮國家在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統籌規劃的職能。
3.4 安全投入歷史欠帳多,嚴重的投入不足,要在短期內迅速改變安全生產本質可靠性差的局面,困難相當巨大。
3.5 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在整體水平上和重大關鍵技術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安全生產工作發展的需要,與國際上工業技術發達的國家相比較,差距更為明顯,必須全面提高安全生產科學技術水平。
3.6 安全生產支持體系存在許多問題,如安全生產檢測檢驗市場不規范,工傷保險體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設遲緩等問題亟待解決。
4 變革中國石油石化企業安全管理的緊迫性
據國家經貿委消息,石油企業雖然具有較好的物質基礎,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缺乏比較優勢,屬于亟待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二類產業。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工業“十五”規劃,石油供求矛盾將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日益突出,石油企業必須進軍國際市場,這就要求石油企業的安全管理必須加速與國際慣例接軌。而當前石油企業安全管理自身存在諸多不足,亟需按照國際標準、慣例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脫胎換骨的變革。如何科學變革才能成功應對呢?對于具有幾十年生產發展史、計劃經濟管理色彩濃厚的石油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5 應對WTO的理論指導和決策模型的建立
有科學的理論才有科學的實踐。石油企業要成功應對WTO的挑戰,必須以正確的安全科學理論做指導,系統、科學、有序地展開工作,尋求科學完整的決策方案。不以科學理論做指導,決策方案就是零碎的,甚至是錯誤的,變革注定要失敗。本文以風險管理理論做支持,建立起了石油石化企業安全管理應對WTO的決策模型(見圖1),根據這一模型,對石油企業安全管理如何應對WTO進行了系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