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面臨的國內安全形勢進行認真地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詳實的依據,就可提高決策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實用性。
1 中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安全法治進程大大加快
1.1 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
黨和國家對安全生產歷來高度重視,縱觀歷史,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好轉,但是,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隨著我國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工作量不斷增大,但是我國的安全經濟投入沒能相應地增加(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不可能),員工素質總體偏低(歷史問題,不可一朝一夕可變),這些客觀因素決定了事故呈一定的上升趨勢,甚至伴隨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國家安全生產管理局的資料顯示,2001年全國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100.06萬起,死亡12.04萬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這些數字,從絕對數值到萬人比率來看,都是居于較高位置的、雖然,這種形勢與我國的經濟基礎薄弱、人口素質低下等有密切的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國既要保持高速經濟增長,又要保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是不可能的,必須經歷這個“雙高”過程。但是,中國加入了WTO,就必須加快改變這種現狀,縮短這個“雙高”過程。
1.2 安全法治進程加快
基于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WTO的規則要求和國內外的壓力,中國在加入WTO后,加快了安全法治進程。
安全生產法規是用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安全與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勞動生命、財產的愛護。建國50年來,雖然我國頒布了很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推進了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但總體來看,不夠完善,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按照《關于建立WTO的協定》的規定,對多邊貿易協定義務的遵守,主要領域是成員方的法律、管理規定和行政程序。凡與WTO規定不一致的規定、法律,都要進行修改,做到與WTO保持一致。為了適應WTO的現實需要和新一輪談判,我國安全法治進程大大加快,安全法治力度進一步加大。《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兩部法律的推出,對強化我國的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管理,推進OHSMS的建立完善將具有劃時代意義。
1.3 OHSMS的推行
當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在中國開始規范化實施,并成為新時期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努力方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商貿行為要求生產企業具備ISO9000、ISO14000以及OHSMS認證,企業欲求生存與發展,必須不斷改善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
2 人們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需求日益提高
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的富足而不斷地進步。安全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中,大抵要經過5個發展層次:
1)生存需要層次。在原始社會,人們抵抗自然界傷害的能力包括意識、技能、制作工具能力等都非常低下,人們在大自然面前,基本上無能為力,生命行為從吃穿、住到對雷、電、火、水、獸襲擊而采取的安全抵御僅僅是生存需要被動抵抗。
2)生理需要層次。這時候,人類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創造了較好的工具,特別是發現一些自然界的科學規律,掌握了較高的抵御自然界傷害的技能,生存安全已經得到保障,從而有條件提出滿足生理需要的安全需求,如避免種植、打獵等過程中的人身傷害。
3)心理需求層次。當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安全技能日益提高,有充分的技術能力,但經濟勢力尚不夠雄厚,這時候,人們不滿足過去的安全狀況,因為人們掌握了保證自身安全的能力,但是,受物質條件的約束,一時又難以實現,這時候,會對安全產生一種強烈的心理需求,追求生命的生存、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
4)健康需求層次。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安全意識和物質生活大大提高,使得安全從技術上到經濟上都可以滿足人們的不僅僅生存,而且生命健康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需要,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成為一種必需。
5)優質生活層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不僅生存不再受到威脅(徹底不存在是不可能的,趨勢近于零的狀態)、健康得到保障,而且,完全有條件、有經濟實力去創造更優質的生活,使自已的生命健康得到充分享受。
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我國的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富足了,人們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即渴望在一個安全、文明、舒適的環境中工作,以獲得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第三、第四層次(如圖2所示)。這就迫使企業不得不把人們的這種需求納入到一切經濟活動中,滿足人們的高層次需求。
3 安全成為拓展國外市場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由于石油石化供需矛盾的加劇和接替資源的不足,國家在《中國石油“十五”規劃》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彌補國內油氣資源不足,積極、努力開拓國外油氣資源合資合作勘探開發領域,不斷擴大我國在國外的油氣資源份額。要拓展國外市場,就必須按照國際慣例運行。由于安全在現代企業中的特殊地位,要求石油石化企業必須以良好的安全業績作為拓展國外市場的重要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