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違”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大敵,“三違”的頻數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導致事故的發生,雖然各大井口都加大了三違人員的處罰力度,但“三違”現象卻屢禁不止。當前,隨著用工制度的改革,企業職工隊伍存在著“變動大、成員新、思想活、素質差、難管理”的特點,作為管理人員就應該去剖析職工違章心態,找出病癥,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消除人的不安全心理這一重大“精神隱患”,避免人為事故的發生。
在日常生產中,職工違章的心理動機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效益第一的價值觀。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洶涌而至,人們的價值觀也隨之受到沖擊。把效益看得很重,必然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搶時間、搶進度、搶產量的現象,從而給“三違”埋下禍根,造成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同時隨著“金錢第一”的價值觀滋生和蔓延,導致我們有些職工認為“大道理講一籮筐,不如人民幣一大張”,根本不把規程、措施、規章制度當回事,冒險蠻干也就隨之出現。
2、“聽天由命,富貴在天”的唯心觀。我們一些職工迷信思想嚴重,一但出現事故,就說此人“尺竿”到了。而不去了解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從中吸取教訓。唯心主義的“宿命論”使得職工把生命交付上蒼,祈禱上帝保佑,從而挫傷了搞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淡化了“安全為天”的思想。
3、經驗主義觀。一些職工經驗主義思想嚴重,總認為自己大風大浪都闖過,見多識廣,從而產生自負心理,什么都不怕,哪樣都敢干,于是在生產工作中產生放縱思想。
4、好奇心理。人們對未知事物總有一種想了解的欲望,特別是年青人對井下機械設備特別敏感,總想摸一摸,弄一弄,由于好奇心的驅使,使他們置規章制度于不顧,必然導致違章行為。
5、僥幸心理。一些職工在工作中抱有“圖省事、闖大運”的心理,總認為自己的運氣不會那么差。從而淡化了各項規章制度,導致習慣性違章。
綜上所述,作為管理人員,要把“用教育避免碰釘子”這一句話真正落到實處,及時掌握各個時期職工的思想動態,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使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安全生產規律才是杜絕“三違”的思想基礎。
下一篇:產生習慣性違章的幾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