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安全發展”的科學概念,對安全發展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指出,要:“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強調要“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健全國家安全體制”、“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安全發展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價值追求,甚至可以說是首要價值追求。安全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重視安全發展,牢固確立安全發展觀,在全社會強化安全發展意識,倡導安全發展文化,實現安全發展形勢根本好轉。
一、安全發展觀:一個亟待重視的發展觀
長期以來,我國由于安全發展意識淡漠,安全發展文化匱乏,安全發展技術落后以及勞動密集型的粗放式經濟、不科學的政績觀等原因,不安全發展引發的事故層出不窮。理論和實踐都要求重視安全發展,加強對于安全發展觀的研究。實現安全發展,需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在發展中將安全作為基礎,前提和保障,自覺遵循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把發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安全生產狀況持續改善、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證的基礎上,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的同步協調發展。安全發展觀是對于安全發展實踐經驗的總結,是關于安全發展問題的理論化、系統化的觀點。
安全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安全,目的是為了發展,關鍵在于保障生命健康,注重的是以人為本,實現路徑是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相促進。實現安全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安全發展觀,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安全生產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安全發展經驗,是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關于安全發展方面的科學理論。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安全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和安全發展的矛盾相對突出;安全發展問題趨于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安全發展工作雖然得到加強,但生產力水平低下,安全基礎薄弱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觀;安全發展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但安全法治建設任重而道遠;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生產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情況表明,雖然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社會在安全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安全生產領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我國的安全生產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生產力水平低、監管基礎薄弱狀況沒有變,在安全條件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沒有變。必須全面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給安全發展帶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我國安全發展方面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新要求,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安全發展道路,為早日實現我國安全發展形勢根本好轉的戰略目標而奮力工作。
安全發展觀既提倡和鼓勵盡快發展,但更要求和告誡人們,發展的前提首先是安全,只有安全第一,才能更好的發展,只有安全了才能發展,不安全就不要發展,不安全就不能盲目發展,發展如果因不安全導致或者可能導致事故,就不如不發展。因為不安全的發展,最終不可能帶來任何發展,反而會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不安全的發展傷害了人的寶貴生命,既造成物的損害,也造成人的傷亡,是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馬克思主義一直強調,最首要的生產力是人本身,在發展中如果離開了對于人的生命價值的追求,單純追求經濟價值和其他別的價值都失去了發展的應有價值和本真意義。
二、安全發展觀:蘊涵著深刻政治意蘊的發展觀
安全發展觀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只是關于發展質量、發展技術、發展管理問題的觀點,而是一個蘊涵著深刻政治意蘊的發展觀。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安全發展觀的政治意義。
當代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物質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發展是硬道理,但發展應當具有持久和后續能力,既要以資源、環境能夠承載為前提,也要建立在人力資源合理利用、安全狀況不斷改善的基礎上,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損害勞動者的健康為代價。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共同構成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內涵。因此,安全發展是發展中必須加以重視的重大問題和首要問題。
安全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健康為“基本”和“根本”。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包含著對人民生命權和生存權的關注、關愛和關心。安全生產、安全發展是以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中心的工作,既包含著“以人為本”的內涵和外延,又寓意其中,相輔相成。安全發展離不開“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必須將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發展要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和基礎下,實現各項經濟和社會事業進步。努力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絕不能把發展建立在犧牲人民群眾生命的基礎上。只有把人民群眾包括安全在內的利益得到肯定、關心和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落到實處,人民才會真心擁護黨和政府。因此,注重安全發展,就是把“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落實在安全發展的一切領域的具體體現。
安全發展,前提是安全。安全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本需求,失去安全,人類不復存在,發展將毫無意義。必須推崇生命,珍愛生命,關愛生命,保護生命。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命關天”的重要思想。因此,安全和發展是人類活動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建立在并內在統一于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之上。安全與生產的相互關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發展就需要生產,而生產作業必須安全,失去了安全保障的生產和發展,喪失了發展的基本意義和目的,而且會阻礙和干擾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各項事業都必須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安全生產狀況持續改善、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證的基礎上。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就必然要處理好安全這個前提,只有安全發展,人類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人類只有得到了發展和進步,才能更加重視安全,才有更好的能力和物質技術條件,實現安全。安全與發展統一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
安全發展,關鍵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權。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而且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復生,因此,必須將保障生命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強化安全生產監管,使各種對人的生存、健康和發展構成威脅的危險因素處于可控狀態,防止對人造成傷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實現安全健康發展。
安全發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圍繞努力實現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相促進的目的,要采用統籌兼顧的方法,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安全與生產,安全與建設,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既不能置勞動者生命財產于不顧,違章指揮、冒險作業,也不能出現因噎廢食,出現擔心事故發生而放棄生產,停滯發展的錯誤做法。
安全發展,實現路徑是安全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總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既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又保證安全,做到安全生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又為安全生產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和安全保障,不斷使安全生產與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等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相協調、相適應、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互動發展的態勢和局面。
安全發展觀倡導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人本發展的道路。實踐已經證明,只要堅持安全發展,安全生產形勢才能出現根本好轉的趨勢,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得到切實保證。
三、安全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價值追求
安全發展觀與科學發展觀存在著嚴密的邏輯聯系,是科學發展觀的延伸、拓展、深化和具體化。安全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仍然是發展,要發展必須要生產,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是為了讓包括生產者在內的人獲得更加好的生活,要生產必須要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其中最基本和關鍵的前提就是必須保證人的生命健康,防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各類事故,防止以有毒的食品、對人有危害的產品影響人身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大前提下的生產和發展,才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發生事故,出現問題的發展必然是片面零亂的發展,必然會遭遇挫折,無法實現長久、永續、穩定、健康的發展。要實現“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運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統籌兼顧安全與發展,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關系,最終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黨和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采取宏觀調控手段、調整產業結構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生命優先的指導思想,在確保人民安全的條件下,發展經濟,以安全作為制定政策和調控經濟的重要依據,以安全作為實現人民利益的前置條件,以安全作為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安全發展要求將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在制定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將安全發展納入其中。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明確安全控制指標;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措施,有相應的安全約束機制;確定發展項目,必須配套安全設施等。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在安全的條件下組織生產經營。任何經營活動,必須以安全保障為前提。安全發展體現了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理念,展示了對于發展的政治追求。
堅持安全發展觀,就必須將貫徹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和指導原則融入國家、地方、部門和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中,納入到“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堅持把實現安全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健康作為關系全局的重大責任,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在全社會確立安全發展觀,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從理念、制度到行為的一系列深刻的變革,需要政府和企業切實履行有利于安全發展的責任。
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安全發展文化,牢固地確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是強化安全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科學發展觀與安全發展觀說到底都顯示了先進的發展文化,發展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內容是安全發展文化。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積極倡導安全發展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并不斷地內化為人們重視安全的實際行動,才能克服不重視安全的不科學的發展觀和不科學的政績觀,形成人人重視安全發展的文化氛圍。安全發展還需要科學的有助于安全發展的制度設計。只有加強對于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強化監督力度,填補制度設計中的漏洞,才能保障安全發展順利進行。安全發展需要人們的安全行為,只有人人都重視生命的價值,注重加強安全保護并形成有利于安全發展的良好行為方式,才能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最終達到生產發展和人生安全并行不悖的境地。
上一篇:從三氯甲烷防靜電談安全投入
下一篇:危險點是如何演變成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