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事故,就是發生意外,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和財產損失的事件。世間萬物都有自身特有的運動規律,電力生產也有其特殊規律,違章作業最終會釀成事故。
例如:2003-09-24,某供電公司按照計劃安排,進行2號主變小修預試,35kV進線城柏3511開關小修預試,母刀、線刀修試等工作。當日5:10,供電公司某班進行2號主變停役操作,帶班人兼監護人為彭某,操作人是朱某。朱某在驗明城柏3511進線電纜頭上無電后,未用放電棒對電纜頭進行放電就進入電纜倉爬上梯子,準備在電纜頭上掛接地線,彭未及時制止這種違章行為,朱某右手掌觸碰到城柏3511線路電纜頭導體處,左后大腿碰到鐵網門,發生電纜剩余電荷觸電,經搶被無效死亡。
在人們的印象中,事故往往是預料之外、瞬間發生的。其實,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遵循著從無到有,由量變到質變的客觀規律,事故也不例外。事故是由存在于生產中的危險點逐漸擴大、發展而形成的,在危險點的量變期間,人們沒能引起重視而任其產生質的變化,最終造成了傷害和損失。危險點演變成現實的事故,一般要經歷潛伏,漸進,臨界和突變這4個階段。
1 危險點演變階段
1.1 潛伏階段
這是指危險點已經生成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任其以固有的形態而存在的階段。這是事故發生的初始階段或萌芽狀態,但還不至于很快地導致現實事故。
(1)機械設備雖然存在著缺陷,但沒有明顯暴露出來,不易被操作者所覺察;
(2)作業人雖然處于危險環境,但是存在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明知作業對象存在危險點卻疏于防范;
(3)危險點沒有講明,作業人員有險不知險;
(4)安全措施雖然擬定了但存在重大漏洞,應該重點防范之處卻沒有防范。以上這些,都可能成為事故的根源。
1.2 漸進階段
這是指潛在的危險點逐漸擴大的過程,仍處于事故的量變時期。在這個量變時期,機械設備原有的缺陷隨著頻繁的工作運行和時間的推移,將會產生更為嚴重的缺陷,例如:原有的焊道質量差,不夠牢固,已開焊裂縫;電源線超負荷,已發熱。違章操作也會給危險點的擴大創造外部條件,而一旦危險點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引起質變,造成現實的事故,某單位罐車入孔門爆開很能說明問題。當時正值冬季,氣溫較低,加熱時間不足5s,堿液中結晶體未全部溶化,出堿管被堵塞,堿液無法流出。操作人員誤以為罐內壓力低,便盲目提高壓力至0.49MPa,超過該罐車允許值(罐體工作壓力為0.098MPa,進風壓力不得超過0.196MPa),從而埋下隱患。在超壓的情況下,仍無法卸出堿,操作人員以為入孔門漏氣,就違章帶壓緊固入孔門螺絲。該處螺絲因年久失修,腐蝕嚴重而滑扣,入孔門崩開,一名操作人員被氣浪掀起,從堿罐平臺摔下,腦損傷致死。
1.3 臨界階段
這是指事故即將發生但還沒有發生變化的時期。這個階段危險點的擴大已進入導致事故的邊緣,是危險點引發事故的最危險階段,就是通常所說的事故即將發生質變。因為任何事物的穩定狀態只是相對的,穩定狀態里包含著不穩定的因素,只不過是這時的相對穩定狀態處于主導地位。近代科學研究表明,事物由穩定狀態向不穩定狀態轉變期間,存在一個逐漸接近臨界點的過渡階段。由危險點導致事故也是如此,盡管潛伏階段、擴大階段都是向事故的最終結局靠近,但這兩個階段仍舊處于量變狀態,是量變的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臨界點,即將要突破安全狀態的最大限度,危險點就會真正演變為事故。
預控的危險點,從危險點程度劃分,有的是處于潛伏階段的危險點,有的是處于擴大階段的危險點,有的則是處于臨界階段的危險點。就有可能導致現實事故的危險點而言,控制臨界階段的危險點是預控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線。處于這個階段的危險點一旦被發現,必須立即處理,如果沒有發現和處理,必然會導致事故的發生。例如:對帶電危險區,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進入安全距離與危險區的邊緣就處于臨界狀態。突破這一臨界狀態,進人危險區就會造成觸電傷害。
1.4 突變階段
這是指事故的形成階段,是危險點生成、潛伏、擴大,臨界的必然結果,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個階段,不是事物由穩定狀態向不穩定狀態的量變,而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事物完全處于不穩定狀態。在突變階段,危險點已成為現實的無法挽回的事故,并且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我們所見到的高處墜落、觸電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等,都是危險點進入突變階段造成的嚴重后果。
2 危險點演變成現實事故所帶來的啟示
(1)預防事救,必須從控制處于初始階段的危險點入手,做到及早預控,及早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這樣,才能防微杜漸,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由危險點演變成現實事故是由幾個演變階段組成。因而,控制處于潛伏階段、漸進階段的危險點非常重要,只要做好防范工作,就能遏制事故發生。
(2)違章作業是推動危險點向現實事故演變的重要因素,違章會生成危險點,擴大危險點,使危險點處于臨界狀態,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要控制危險點,就必須鏟除違章行為,養成遵章守規的良好習慣。
上一篇: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觀
下一篇:淺談反習慣性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