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力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企業內部組織機構、職工隊伍結構的大幅調整,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給基層電力企業工會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和挑戰;鶎与娏ζ髽I工會要想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中發揮好工會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就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的眼光和思路解決突出矛盾與問題,才能為企業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環境,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當前電力基層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1、工會組織機構與企業改革發展需要不相適應。企業是經濟組織,在企業機構設置中,對工會工作仍或多或少地存有“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偏見,甚至有些認為工會工作干得越少越好、省得添亂的思想,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所發揮的作用,雖然有《工會法》和《企業工會工作條例》作保障,但對工會組織重要性的認識仍然不夠,基層工會干部專職少、兼職多,沒有時間與精力研究和思考工會工作,因人員少工作得過且過、應付了事,有的基層工會成為黨群工作中一塊應付差事的“牌子”。
2、工會傳統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與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思想觀念滯后,缺乏創新與活力;工作習慣于上級部署,如果上級不部署,基層工會不知道該干什么、怎么干;在工作方法上與職工的需求貼得不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動,活動方式也是墨守成規;工作內容也存在滯后,基層工會職能大而全,不管是否切合實際,是否有能力全面鋪開,導致職工希望的工作沒干好,又窮于應付。當前職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工會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而在實踐中,工會往往為職工做不了主,顯得軟弱乏力,職工群眾代言人作用發揮不夠。
3、職工隊伍分化為不同群體,工會工作對象變得復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國企或集體企業職工成分相對簡單,職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小,工作能夠覆蓋整個職工隊伍。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職工隊伍中出現了不同利益群體,主要表現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明顯的差距。一是經營管理者群體,這個群體主要是企業黨政領導;二是管理層群體,主要是機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三是普通職工群體,是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也是人數最為廣大的群體;上述這些不同的職工群體,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也不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盡相同。職工隊伍結構上的變化,使工會工作的要點和工作方法也要轉換調整。
4、企業職工隊伍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工會維權工作的難度加大。電力企業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過去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早已被徹底打破。目前實行的是年薪制、崗位績效工資制等,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加之企業為了持續發展,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為了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及技術人才,在制訂分配政策上向他們傾斜,這使得企業內部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多數從事一線工作的職工群體相對處于低收入狀態,而工會無論從經濟實力上,還是方法手段上都沒有力量解決職工提高收入等根本問題。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利益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維權的工作越來越大,也可能會出現“不能不維護、又不能多維護”的尷尬局面。
5、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對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的要求更高。工會最基本的工作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目前企業勞動、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勞動關系出現復雜、多變的趨勢,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由于電力企業特殊的工作環境和任務,有時工作任務時間緊,職工沒有節假日,甚至有時職工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加班費和職工福利問題很容易引發勞動爭議。作為基層工會有時感到束手無策,處于不能不維護和協調、又不知如何維護而和協調的兩難境地。
上述問題的存在,反映了對基層工會工作重視和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對基層工會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調研不夠,使基層工會工作與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不相適應。
二、增強企業工會的創新能力,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充分發揮作用
中國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對加強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任務,指明了工會工作的方向。作為電力企業基層工會,只有堅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才能切實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筆者認為,為了切實發揮工會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作用,作為企業基層工會應在以下幾方面工作加大力度。
1、要在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要依據《工會法》、《工會章程》及《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工會組織,結合實際搞好定員定編,不搞一刀切。對不健全的工會組織隨時調整充實,做到機構健全,人員到位。同時按照“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新建工會組織和組織新員工入會的力度。對新組建的施工項目,同時組建工會組織,做到“哪里有職工群眾,哪里就有基層工會組織”,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二是要把作風建設放到工會自身建設突出的位置來抓,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建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業務工作能力,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在企業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安排;三是把工會干部的培養、選拔、交流和使用納入企業干部工作的總體規劃中,加大工會干部與其他部門干部的雙向交流力度;四是積極推進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活動。
2、牢牢把握建設和諧企業這個主題,在廣泛組織職工群眾實現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進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也是工會組織的重要任務。只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才能為實現職工的利益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企業工會工作原則,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職工經濟技術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途徑,探索勞動競賽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深化主題,創新活動形式和載體,豐富活動的內容,為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平臺。通過各種形式掀起勞動競賽和學習勞模、學先進的熱潮,如大力開展“技能比武”和“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等活動,激發職工勞動熱情,增強革新意識,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大力開展“我為節約做貢獻”等活動,圍繞電力企業節能降耗,增強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以推動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構建和諧企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積極引導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上下功夫。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先進文化建設,做好職工群眾的工作是務實團結奮斗、共建和諧企業思想道德基礎的重要任務和重要途徑,也是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責。因此,要在艱苦細致的思想引導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結合“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等活動,在職工群眾中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教育活動,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職工群眾,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職工群眾,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職工群眾,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職工群眾,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深入開展工人階級工人翁意識教育,鼓勵職工帶頭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范,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及方針政策,正確對待利益關系調整,加強民主法制教育,引導職工增強法制意識,正確運用民主權利,學會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自覺維護團結和企業穩定;三是要深入開展職工思想狀況調查,及時掌握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積極探索創新職工群眾、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用真理引導職工群眾思想,用真情溫暖職工群眾心靈,用真心維護職工群眾利益,大力開展職工文化活動,增強教育引導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4、牢記黨的依靠方針,在真情為職工服務上下功夫。工會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基層工會推動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著力點。因此,一是牢固樹立服務職工群眾意識,提高服務職工群眾能力:完善服務手段,拓寬服務領域,緊緊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履行職工合法權益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第一監督人的職責;二是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積極開展困難救助等活動,健全完善服務職工長效機制,努力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使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5、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在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上下功夫。工會是勞動關系矛盾的產物,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是工會組織的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也是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企業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工會要牢固樹立和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完善維權機制,加大維權力度,不斷提高維權工作水平。要正確把握工會維權機制建設的原則要求,筆者認為,企業基層工會要履行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一基本職責,首先要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找準位置,發揮維權作用;其次要有效整合工會內外資源,逐步形成黨委領導、行政重視、職工參與、工會運作的企業化維權工作格局;再次,要堅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進行維護方法、方式和創新;第四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維權目標,把維權貫穿于企業改革、發展、參與、幫扶的全過程。
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時代所需,作為工會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群眾意識和團結意識,為構建和和諧企業做出新的貢獻。
下一篇:淺談農村安全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