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其需求和動機理論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十分重要。
控制論是研究各類系統的調節和控制規律的科學。控制分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反饋控制三種方式,其中前饋控制是安全生產工作所追求的最佳控制方法,做到前饋控制也就實現了安全生產的超前防范。
易導致違規行為的需求和動機
控制論原理主張把控制焦點放在對人員的行為控制上,與安全管理的人本思想不謀而合。要預防違規行為的發生,首先要分析導致其發生的內在需求和動機。違規者總是先有一定的需要,再在一定的誘因下演變為動機,之后才可能產生違規行為。
可能導致違規行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受社會政治、經濟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的影響,個體差異較大。勞動者的個性差異導致了心理需要的差異性。煤礦干群的心理需求差異較大,易導致安全違規行為的需要很多:或是熱衷功名利祿,權力地位至上;或是處處講求實惠,物質利益至上;或是渴望施展抱負,期望聲名顯赫;或是追求舒暢心境,只求瀟灑痛快;或是只顧貪圖享受,懶散不思進取……正是這種內在需要的不均衡性,往往造成同一安全舉措對不同人起到的效果差別很大。需要強調的是,目前人文環境中的官場人格和市場人格對安全生產工作尤為有害,極易導致安全違規行為的產生。受官場人格的影響,員工往往只關心對自己有管理權限的各種行政指令,對權力的推崇要遠勝于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敬畏;管理者往往盲目追逐權力,把官銜職位當做首選目標,為了撈取升官資本,不惜超能力生產求得所謂的政績,把安全生產工作拋在腦后。受市場人格的影響,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個人則信奉金錢至上,有的小窯主花天酒地、一擲千金也不愿多買一臺設備,甚至要錢不要命。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
煤礦干群的安全違規動機
人的行為總是受一定的動機的支配,動機的出現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誘因。引起動機的因素有三方面:內部動力、目標引力、外界壓力。達維得·麥克萊倫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認為,一般的人都有追求成功和成就的需求,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遇上與之相適應的安全違規誘因,就容易出現安全違規行為。煤礦干群也有很強的成就感,對許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需要,其中管理者對權利、職務、超產獎等物質利益的需求十分突出。煤礦經營環境中有時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違規誘因,例如以產量論英雄,把超產當政績,產量高、經濟效益高管理者就可高升,并可得到高額超產獎。這種誘因極易使煤礦管理層產生不顧礦井安全承受能力,盲目超能力生產的違規動機,這是一種最典型的違規動機。如果外部壓力不足以限制這一違規動機,就會產生經濟利益至上、超能力生產等違規行為,對安全生產危害極大。不少職工喜歡貪圖省事,投機取巧,如果管理層對“三違”查處力度不大,職工就會產生違章作業的動機而經常違章。除了超能力生產的動機和違章作業的動機,違規動機還有很多,可以說有多少種違規行為,就有多少種違規動機,但每一種違規動機幾乎都是在一定的誘因下形成。
按控制論原理消除違規行為
控制論基本概念是信息、反饋和控制。控制是監視各項活動,以保證它們按計劃進行,并糾正各種重要偏差的過程。控制過程包括三方面:分析實際績效;實際績效與標準比較;采取行動來糾正偏差。控制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前饋控制,不是出現問題再補救,這是最佳控制,但這需要及時準確的信息。二是同期控制,常見的是直接觀察檢查法。三是反饋控制,屬于事后控制,要付出一定代價,是經驗不足所致的不得以的情況。
違規行為的前饋控制
前饋控制可以超前預防事故的發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首選做法。在人本思想的指導下,前饋控制就是使人們不要產生那些可能導致違規行為的內在需要和動機,從思想根源上預防違規行為的發生。首先要杜絕產生那些自私、狹隘、庸俗的、可能產生違規動機的內在需要,這就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宏揚那種甘于奉獻、正直向上的、符合“三個代表”精神的健康需要。需要強調的是,人的需要客觀存在,它可以被引導和轉化,但往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因而違規行為的前饋控制應該在消除違規動機上下功夫。預防違規行為的動機,關鍵是要杜絕各種違規誘因。要在政策引導上下功夫,不能提拔重用那些超能力生產、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管理者;不能重獎那些急功近利、重生產輕安全的人;更不能批評、撤換那些因注重安全基礎工作而完成生產指標和利潤指標相對不高的管理者。否則就等于變相鼓勵、縱容管理者輕視安全基礎工作,競相超能力生產。同時還應提拔重用、重獎那些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同志;對投機取巧、違章作業者嚴肅批評教育;引導大家來關注安全,重視安全,決不能讓那些易導致違規行為的誘因產生。需要強調的是,管理上的失誤往往會成為違規行為的誘因,管理者對此要高度重視。
違規行為的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是在加強直接觀察的基礎上,及時糾正各種失誤。違規行為的同期控制就是加強過程監管,包括企業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兩方面。加強外部監管的關鍵是確保力度,執法必嚴,違規必究,真正做到落實得下去,嚴得起來;企業要全面開放安全信息數據,以便于監管部門真正掌握企業安全生產動態。加強內部監管主要應做好兩方面工作:即推行科學管理和強化勞動紀律。煤炭企業由于客觀環境和自身條件的影響,主流上仍然處于粗放的經驗管理階段,這是煤企安全水平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有效預防違規行為,煤企首先要努力實現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升級,靠科學管理來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煤企管理者必須掌握安全生產科學管理的規則、內容、目的、任務、戰略、績效等要素,對安全管理作系統的、準確的分析,并作出最佳的規劃和安排。要在生產中大力推行標準化作業,按科學的作業標準來規范人的行為。管理要有章法,作業要有程序,動作要有標準,以此來限制、約束人的失誤,消除人的違規行為。同時也必須積極強化勞動紀律,加大“三違”查處力度,通過紀律約束來促使職工按章作業,增強安全意識。
違規行為的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屬于事后控制,其受生產力所限,有時也必須采取。違規行為的反饋控制主要是以事故查處和隱患責任追究為重點,總結經驗教訓,調整今后工作。所謂“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要認真進行事故分析,找出必然性的規律;要加大事故處理力度,嚴懲事故責任人;對一些重大隱患,要視同事故進行隱患追究;處罰要產生震懾效果,以增加違規成本,使人們不愿違章,不敢違章,從而有效防范違規行為。
正確運用心理學和控制論要抓住兩個關鍵環節,一是要注重政策引導,防止產生安全違規行為的誘因;二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前饋控制,真正實現關口前移,超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