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銹跡斑斑的安全標語牌說起
2005-09-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瀏覽: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日前,有家化工企業發生爆炸事故,那呼嘯而至的救護車拉著一具具尸體,從掛有銹跡斑斑的“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安全標語牌的廠門口駛出。。。。。。據目擊者稱,這一幕讓所有的在場的職工都感無比地悲哀。連日來,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加之許多地區的雷爆雨不斷,全國各地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明顯增多。特別是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工企業和礦山開采等高危行業,重大、惡性事故時有發生。現在面臨這一現實,不得不令人深思,為什么這邊事故剛剛處理完那邊又發生了事故,就像割韮菜一樣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這種現象是怎么造成的呢?仔細想來,問題還是出在平時里的對安全管理重視不夠和管理不善上。
分析研究后,我們就會不難發現安全事故的發生是都是有一定規律性的。那就是國有企業好于集體或民營企業,原來行業管理比較好的企業好于新建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好于內資企業,一些小農藥、小化工、小加油站、小乙炔氣站等危化品安全管理基本失控。差距在哪里?差就差在一個對生產安全的嚴格控制和管理上。所以,抓安全生產,不出或少出事故,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要想管。想管,前提是重視。誰重視?顯然應該是企業的第一負責人,要落實主體責任。不管過去的廠長還是現在的董事長,經營者的安全意識很重要。現在很多事故都是思想上不重視造成的。'安全第一'是對企業全體員工的要求,但首先是對企業經營者的要求和制約,有些企業的領導把加快生產放在第一位,經營利益沖昏了頭,只注意抓銷售龍頭,整天價跑市場,陪客戶喝酒撈肉游山玩水,而忽視了安全第一,安全生產這根弦松了,甚至斷了。如前面提到的那家發生爆炸事故死亡9人的企業,本來是從事的高危生產,可是連進廠就看到的 “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回家”標語牌子,銹跡斑斑幾乎無法辨認了都沒有人管,像這樣的企業發生事故決不是偶然的。綜觀今年上半年連續發生的幾起危險化學品事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違章操作。要杜絕違章,企業的經營者、領導就必須重視安全生產,把'想管'作一種責任。
二是要有人管。有人說,企業的安全現在問題如此嚴重,應該有人來好好管一管。誰來管呢?從現行的安全監管機構看,大部分地區仍將煤炭生產安全視為安全生產第一要務。其實,由于危化品的毒害性和生產過程的高溫高壓特性,一旦發生事故,其對社會的影響程度遠遠超過煤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危化品的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而目前從事危化品監管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是搞專業的而是一些門外漢來管理內行,在安全管理方面是絕對不能外行領導內行的。而現在在很多地方卻是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人員編制多沒有落實。顯然,國家現行安全監管機構明顯不能適應對危化品的監管要求。
三是要會管。其實'會管'也并不復雜,就是按照各行各業的規矩去管。首先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說起規章制度已是老生常談,企業都能搬出一大本、一整套,有的還上墻公布,但是否真的管用,是否切合實際,是否領導和企業都清楚明白,是否認真執行了,這又是另一回事了。安全規章制度重在'嚴、細、實',一句話就是'管用'。從今年上半年連續發生的'涉燃涉爆'安全事故看,要么無章可循,要么有章不循、違章操作,要么規章制度無量化細化,又失之以“松”和“散”。所以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大到動火動土、管道置換、設備制造、新裝置試車、投產、裝置大型檢修,小到安全帽、牌的佩帶、禁煙、防火單位煙頭、火柴、打火機的檢查等,都需要有一系列規章制度、獎罰辦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嚴格執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會管。總而言之,安全不會從天上掉來,只有靠人管出來,只有讓腦子里的那塊“安全警示牌”永遠不生銹,才能做到安全生產萬無一失。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