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投稿 | 業務合作 | 聯系方式



評論



分享

江蘇昆山國道設計有缺陷 事故頻發月均死亡13人

2005-11-04   來源:江南時報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江南時報訊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交通問題已經上升到一定高度,隨之而來的路況也成為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前提,蘇州也不例外。為改善蘇州的道路狀況,蘇州市相關部門花費大手筆著力改善道路交通,312國道的改建也被納入了這一范圍。2005年9月份,312國道蘇州段改建完工正式通車,改建后的國道道路寬暢,路面平整,并且分流了一部分車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州交通的壓力。但是,改建后的312國道蘇州段也使交警部門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工作量明顯增多,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交通事故的上升。近日,記者前往312國道蘇州昆山段進行實地采訪,經調查后發現,在交通事故上升的背后,則是道路設計的不合理。

  交通事故上升一個月發生500起

  312國道總長4967公里,從上海一直通往新疆伊寧,途經8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60多個城市,是目前國內最長的一條國道,蘇州段約占全長的1/60,為81.95公里,其中蘇州昆山段為32公里。因城市道路發展的需要,312國道蘇州段從去年開始進行改建,直至今年9月份全線貫通。

  昆山段的32公里分別由昆山陸家交警中隊、昆山正儀交警中隊擔任執勤任務,主要負責此路段的交通事故以及對此路段所有車輛的監控。但最近,這些交警們明顯感到自己肩上的壓力大了,休息時間減少,原因不外乎交通事故明顯上升。據陸家中隊一位交警介紹,312國道改建工程完工后,道路比以前寬暢多了,以前是2車道,現在為6車道,路況有很大改善,而且綠化也有很大改進,路的中間也用綠化作為隔離帶,兩旁也是綠化帶,無論從視線上還是美觀上都提高了一個檔次。他稱,本以為路況好了后工作壓力會減輕,交通事故能減少,但這幾個月下來卻發現事故呈明顯上升趨勢。陸家鎮有8公里是屬于改建后的國道,但就是這8公里在一個月時間內出了500多起大小交通事故,平均一天15起,其中死亡人數月平均13人。與之相鄰的花橋鎮也是陸家中隊的管轄區,花橋鎮水產村就在312國道的旁邊,有一條人民路連接著312國道,這條路是這個村的主干道,村民要到對面只能穿過312國道。據介紹,就是這條畫著斑馬線的道路,在312國道改建開通后,已經死了5個人,10月28日下午5點左右,一名老太騎三輪車穿越馬路時被撞死,發生這樣的慘案在這個路口已經不再是新聞。據悉,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交通“黑點”。穿越馬路成了村民心中的痛。

    事故回放一:

    2005年10月28日晚上5點左右,花橋鎮水產村村民60多歲的王阿婆騎著一輛三輪車,從人民路過來準備穿過312國道。當她安全地通過其中一側后,正欲穿越另一側時,被一輛從上海方向急馳而來的貨車當場撞倒,后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回放二:

    2005年10月份一天,同一地點,晚上8點左右,一30多歲靠揀垃圾為生的婦女穿馬路時,被一從上海方向行駛過來的集裝箱車撞倒,當場死亡。事故回放三:2

  005年11月2日晚上6點50分,花橋立交橋往蘇州方向50米處,一輛摩托車在左拐的時候和另一輛摩托車相撞,結果一人當場死亡,另一人肋骨骨折身上多處受傷,目前仍處于昏迷狀態。

  這些路段為何事故頻發?近日,記者上路對312國道昆山段進行了實地調查。

  改建后的312國道見不到以前擁堵的場面,花橋-陸家段6車道一字排開,車道中間是一條綠化隔離帶,兩旁的隔離帶上一部分已經種了綠化,還有一部分的綠化沒到位。這條路的兩邊基本以企業為主,像知名企業好孩子以及上華電器、昆山駿豪紡織制品公司等。記者注意到,這條路兩邊的開口很密集,基本上是一家企業一個進出口,行人也不少,很大一部分是外來在昆企業打工人員。從正儀段到花橋段,雖然路口很多,但信號燈卻極少見到,只有幾處大的路口才裝了信號燈。另外在事故多發點的花橋鎮水產村的那一路口,這條畫著斑馬線的人行通道,一頭通向人民路,另一頭通向對面。但奇怪的是,對面卻沒有路,而是被一條綠化帶阻擋,行人要想到達安全地帶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穿過綠化帶,代價是破壞綠化;二是沿著綠化帶行走在機動車道上,直到到達下一個通道,代價則是有性命之憂。所以,這條人行道被當地村民稱為“死亡之道”。

  記者在對312國道調查中了解到,除交通設施不完善、道路設計不合理、無信號燈控制等原因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外,司機違法行車,行人隨意橫穿公路、車輛隨意掉頭、逆行或變更車道等違章現象,也是造成“死亡地帶”交通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改建后的312國道蘇州段對車輛的時速進行了控制,大車不超過60碼,小車不超過70碼,但事實上很多車輛都存在超速現象;蜴傄淮迕窀嬖V記者,路修好后比以前漂亮也干凈了好多,但大家卻對家門口這條路產生了恐懼。一個月同一地點死了5個人很讓村民震驚,以前從來沒碰到這樣的事。路修好后,車速明顯快了,感覺車離人還有一段距離,但實際等你剛走到路中間車就過來了,如果是年輕人還好點,但年紀大的肯定來不及躲避。另外,晚上過馬路更危險,因為斑馬線另一頭沒有路,所以行人必須在快車道上走,司機也沒想到快車道有人行走,等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現在一到了晚上,大家都不敢出門。道路設計為安全埋下隱患312國道蘇州昆山段共包括花橋段、陸家段以及正儀段,三個不同地段路況也有所不同,其中尤以花橋和陸家段最為復雜,交通事故也最為頻繁發生。據統計,此路段一天的車流量單向為16000輛左右,早上8點到下午3點為車流量高峰期,每小時平均單向通行達到1400輛,并且以集裝箱車居多。有交警曾經對改建后的312國道陸家段路口進行了統計,從長江路到上海交界處共13公里,中間隔離帶所開的路口達43處,兩側所開的路口多達200多處,而畫了斑馬線但另一端不通的情況也有6處(包括正儀3處),每隔10米、5米或更短的距離就有一個出口。造成出口多的原因則是路兩旁企業的增加,基本上每一家企業不論大小,都有一個通往國道的出口。據悉,國道兩旁的企業大概有數百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直言,此路段交通事故的上升,和道路設計有直接關系?谧娱_的越多就越危險,行人和車輛都可以隨意在上面行走。而斑馬線的設計也很不合理,斑馬線是專供行人行走,兩頭都必須有通道,現在一端沒有口子,行人難免會違反交通規則行走在快車道上;另外,他還指出,有一段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也過高,影響了司機的視線。當行人或騎車者穿馬路從慢車道轉向快車道時,由于過高的綠化帶遮住了司機看旁邊的視線,從而給交通事故埋下了隱患。

  事故的上升也給交管帶來了壓力。一交警在接受采訪時稱,由于事故上升,交警也出現緊缺現象。一個中隊共有隊員十幾名,其中4名是維持正常的路況,在卡口工作,包括監管過路車輛,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出擊,剩下的2名在中隊處理日常事物,按照一天10多起的大小交通事故來算,剩下的交警一個人平均日處理事故2至3起,所以現在基本沒有休息時間,更別提雙休日,而且晚上還要值班。

  專家認為道路設計存在缺陷

  每一個交通“黑點”,都是交通安全的“黑洞”;每一處道路設計,都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每一幕交通事故悲劇,都令人揪心不已。對于312國道蘇州昆山段的高事故率和高死亡率,蘇州某大學土木工程系的一位教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稱,建造公路也是有標準的,最新的是按照2003版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從目前的情況看,312國道昆山段的設計是不夠合理,也可以說是不夠人性化。按規定,道路中間的開口是2公里一個,兩邊的開口標準稍微有所放松,目的是為照顧居住在兩旁村民的正常生活。但現在從昆山段的設計來看,中間開的口子是比較多,雖然方便了司機們在行車過程中調頭,但同時也埋下了“定時炸彈”。他還稱,斑馬線另一頭沒出口的設計肯定是有缺陷的,使行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同時他也提出了幾點改進的辦法,首先,合并一些路兩旁的開口,盡量減少口子數量;其次,將斑馬線路那頭的綠化帶打通和非機動車道連接上,有條件的話裝上交通指示燈,盡量使道路的設計趨向人性化。

  相關部門:準備整改和完善

  蘇州市高級公路管理中心的一位負責人稱,改建后的312國道蘇州段今年9月28日全線通車,從原來的2車道改建成昆山正儀4車道,花橋、陸家6車道,都是按照一級公路的標準建造。目前昆山段出現高發事故率的情況已經聽說,主要是因為路況好了以后車速加快,另外,旁邊的村民也不太適應目前的這種模式,腦子里還沒有信號燈的意識。他還表示,相關部門在進行施工的時候,是按照圖紙進行的,但也必須要考慮到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地方阻力大,所以不能完全按照標準來執行,像昆山這一帶企業多,這也是造成路旁開口多的原因。對于斑馬線的情況,此負責人表示,這在設計圖紙上是一條丁字路,只供車輛調頭使用,不準備讓行人走,但是因為一頭連接著村莊,所以,在交警部門的要求下才畫的斑馬線。還有其他5條相類似的路線,也是相同原因。最后,此負責人表示,目前正通知當地的相關部門,將這一路段進行整改和完善,將埋下的不安全隱患徹底清除。

  相關鏈接一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特點

  1.機動車駕駛員超速行駛、臨危措施不當、疏忽大意、違章占道等違章行為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事故總數的90%以上。

  2.小型客車和大型貨車是肇事事故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兩種交通方式,其次是大型客車和兩輪摩托車。

  3.行人違章穿行車行道也是造成事故并導致死亡的重要違章行為。

  4.發生事故的客車車輛中,95%都是掛靠(融資)車輛。

  5.事故多發生在道路“黑點”段。所謂道路“黑點”段,是指地形復雜、視線不良、事故多發和有道路病害,管理又相對薄弱的地方。由于離城鎮遠,道路黑點也是管理部門的死角,當然也是重特大事故的頻發地。據不完全統計分析,發生在縣鄉道的約占70%以上,而發生在急轉彎、陡坡、臨崖、傍江等復雜路段的事故占其中的80%以上。

  6.事故高發期多在每年年初、歲尾、6~8月份及重大節假日。

  相關鏈接二

  道路交通事故多發原因

  預防事故新機制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還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相關部門在工作中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相互行動上還未做到步調一致。一些地方沒有針對不同時段、不同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致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還停留在事故發生后的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和處理的事后處理狀況。

  缺乏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科學方法和措施。一些地方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主要靠拼警力,預防措施和方法單一,沒有把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考核、路面監控、執法查處有機緊密地結合起來,甚至有個別地區的安全監管、監督部門對轄區內運營線路、班次時間、車輛類型等基本的交通管理情況心中無數、情況不明、底數不清。

  監督部門履行職責不夠、監管不力。一些地方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思想麻痹,不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工作缺乏主動性,政務制度不落實,存在交警不上路、上路不管事,造成部分路段,特別是邊遠、交界地區、危險路段、事故多發路段的監管失控,事故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治,“三超”、“三違”現象屢禁不止。

  一部分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職業道德素質低下。據對事故車輛技術鑒定認定情況的不完全統計,發生事故的原因95%以上都不是由于車輛機械(制動、轉向系等)缺陷所致,而是由于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違章操作、職業道德素質低下及企業安全管理不力造成的。

  部分客運企業安全責任制、規章制度未落到實處,監督檢查,特別是上路跟蹤檢查形式化、表面化。一些客運企業安全管理松散,對掛戶車、分公司、子公司只收費,不管理,或者是以包代管、以罰代管,缺乏安全生產的約束和激勵機制,致使事故頻發,“三超”現象時有發生。

  道路基礎設施薄弱,事故隱患整治不力。在三級(含三級)以下的低等級公路上,路況、路面差,線型不好,道路標志、標識、標線、警示牌和安全防護設施嚴重缺乏,運行的車輛、技術等級較低,潛伏著許多不安全的隱患。由于部分領導安全意識不強,以及改造費用較高、資金不到位,導致事故多發段的隱患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整治。據不完全統計,發生在三級以下公路的交通事故約占道路交通事故總數的70%以上。

  公路運輸體制改革滯后,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運輸快速發展的要求。隨著汽車逐漸進入家庭,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現象日趨嚴重,人、車、路矛盾日趨突出,但政府在公路運輸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的步伐滯后,不能滿足和適應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的需要。

  農村運力不足,非法營運、違章載客屢禁不止。隨著農村經濟的日益繁榮,廣大群眾出行頻率大增,交通需求量日益增大,農村運力不足的矛盾日趨突出,致使一些安全系數低、無牌、無照、無證的農用車、摩托車成了廣大農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成為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盡管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采取了專項整治,但由于農村地域廣闊,農民乘車難,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種非法營運、違章上路載客現象仍然屢禁不止。

  聽我一言

  誰制造了“死亡地帶”

  一條本來只有兩車道的國道線,途經轄地為了緩解壓力而將其改為六車道。本來,此舉無疑將大大改善道路的承運能力,不想,剛竣工的道路卻是徒有寬闊整潔的外觀,成了制造交通事故“殺人”于無形的“死亡地帶”,短短一個月500多起交通事故足以讓每個人瞠目。由此,我們不禁要問,是誰制造了國道上的“死亡地帶”。

  似乎,對于昆山段的312國道,從記者調查的過程來看,道路本身設計上的不嚴密、不周到為交通事故埋下禍根。由于頻頻發生車禍的地帶周圍居民戶比較多,很多居民過往馬路太隨意而常常招來車禍。于是大眾普通的心態是,道路設計不合理,是此段道路車禍頻發的主因,相關部門應該重新設計,對此路段加以修繕,方能減少車禍。當然,這是正常的邏輯,道路主管部門也責無旁貸。但筆者在想,500多起事故的發生,僅僅是因為道路本身的問題,或者說道路直接導致了多少起事故?

  沒有人去統計,甚至也沒有多少人去想。車禍的發生常常是偶然的,但這個偶然的背后往往是人們交通法規意識的淡薄。一直記得這樣一條交通安全預防警句:“十次車禍九次快,沒有一次是意外”。超速或者是過快的車速幾乎是所有車禍發生的根因。從昆山段來看,盡管限速在70碼,但實際上,由于道路本身寬廣路面平整,習慣了高速感覺的司機往往會禁不起誘惑而一不小心快起來。而這“慣性”作用給車禍埋下致命的根因。不僅如此,在此長期生活的居民似乎也沒有從原來的“習慣”上轉過神來,路寬了,車快了,但他們的交通意識和生活習慣(過馬路)并沒有發生太多變化,于是在國道上(主要是過馬路過十字路口),他們的感覺依舊,而缺乏交通意識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因此而遭遇不幸。這,是“死亡地帶”出現的最大不幸。

  據統計,交通事故成危害青少年學生的最大殺手,車禍帶來的危害是巨大而深遠的。筆者以為,昆山國道上的“死亡地帶”的形成不僅僅是道路本身的問題,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才是避免車禍的根本,也只有這樣,“死亡地帶”才會自生自滅。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仪陇县| 聂拉木县| 师宗县| 孝感市| 万州区| 报价| 泸水县| 井陉县| 垣曲县| 鹰潭市| 金川县| 咸阳市| 苗栗市| 东至县| 资溪县| 望谟县| 琼结县| 成都市| 兴安县| 博爱县| 临清市| 宿松县| 太仓市| 鄂托克旗| 永康市| 五大连池市| 旬邑县| 宜都市| 永修县| 文山县| 吉隆县| 栖霞市| 侯马市| 叶城县| 南川市| 松溪县| 礼泉县| 永丰县| 五峰|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