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事故頻頻發生,動不動就是數十人傷亡,自古人命關天,這些事故給國家和當事人家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國家三令五申取締小煤礦,整頓煤礦行業,可為何令行不止,慘劇不斷呢?
??不容置疑,國家是關心煤炭工人的人身安全的,從有關煤炭行業的法律、行政法規的制定,到對事故責任人的嚴厲懲處,目的就是想把安全隱患扼殺于萌芽之中,可事故的頻發,總讓人覺得事與愿違。
??我們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可以發現,事故的原因除了違規違法還是違規違法。那么我們現在暫且不去討論礦主和有關主管機關所應該承擔的安全責任,我們來想想礦工們為何明知是非法開采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這些煤井猶如惡虎,卻偏向“虎”井行呢?
??下井工人的主要年齡段在30-45之間,而他們絕大多數來自農村,這個年齡一般來說至少要撫養一個老人(假設兄弟姐妹兩人,各撫養一名老人),一個小孩,愛人養活自己,也就是說,一個壯勞力要保證自己在內的三個人的生存問題,如果小孩上中學了,往往小孩就要耗掉一個壯勞力的收入,中國目前30-45歲農村勞動力的教育程度應該不會超過7年,也就初中的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更少,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城市的就業已經比較困難,農村的大多數勞動力也只有向苦臟累危行業求職了。采煤的技術要求不高,收入相對還不錯,可以解決全家人的生存問題,這就是礦工置危險于不顧冒然下井最終的原因!
??中國的城鄉差別由來已久了,農村的老人問題如今真的值得各級政府重視了,盡管國家不是很富裕,財力與發達國家也有較大的差距,但這是歷史欠下的債(國家在過去對農村的投入很少的),各級政府可以共同承擔起這個責任,徹底解決農村老有所養的問題,現在一些富裕地區的農村對達到一定年齡的老人按月給予適當的補貼,這種辦法很多人贊成,建議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局部可向農村延伸。
??教育的支出對農村家庭也是一個大的負擔,在義務教育年限內可以實現雙軌制,公立與民營并舉,公立學校的絕大多數費用由國家負擔,學生只需象征性的支付學費。民營學校則完全由市場機制調節自我的生存發展。
??對于農村家庭來講,解決了老有所養和子女教育的問題,是農村家庭實現小康的又一個跨越,加快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無生存之憂患,礦工們還會用生命去冒險嗎?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