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初開始,國務院安委會對全國10個主要產煤省進行煤礦清理整頓的新一輪督查。郴州市是湖南省的重要產煤區,有409個煤礦,占全省四分之一。國家煤礦監察局在這里督查時發現,當地政府竟然組織本地小煤礦停產放假,躲避檢查。(2月11日轉載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按理說,上級到下級檢查,下級應當非
常重視,而不應當采取“老鼠躲貓”的方式,回避檢查。湖南省郴州市是這次國家安委會督查的第一站。然而,當督查組到來時,當地政府卻提前兩天前組織所有煤礦停產放假,人為的給檢查制造了障礙。這與昨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的“煤炭老板、國土所所長與記者的游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只是“游戲規則”不同。他們怕什么呢?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一個大家關注和議論的話題,就是礦難頻發。有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共發生煤礦安全事故2945起,死亡4746人,死亡人數上升22.2%;非法、違法生產礦井事故多發,在39起特大以上事故中就有22起。為什么黨中央、國務院反復強調安全生產,并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如突擊檢查、垂直打擊等,礦難還是屢屢發生?湖南郴州組織小煤礦提前放假,躲避國家煤監局檢查,就明確回答了這個問題――當地政府權力介入是一個重要原因。
權力的非正常介入,是煤礦安全生產和清理整治的一大障礙。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入股辦礦,有的自己辦礦,有的搞權錢交易,有的庇護非法行為等,從而謀取暴利。據報道,2005年3月14日,黑龍江七臺河桃山區某煤礦瓦斯爆炸,死亡18人,礦主竟是該七安監局副局長。湖南郴州組織小煤礦提前放假躲避上級檢查,其背后有無“貓膩”,人們不得而知。
清代學運行趙翼的《廿二史札記》,在總結歷代賄賂現象后得出過一個結論,叫“賄隨權集”,意思是行賄總是圍繞權力進行。西方有一位哲人也說,“一切有權力的人容易濫用權力。”由此,遏制礦難,避免類似問題重復發生,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權制權”,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案瘮〔怀,礦無寧日”就是一條鐵律。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