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參加某企業內部的安全檢查過程中,看見該企業生產車間一個電器開關旁寫著一條安全標語:閘刀半分半合危險!然而,前一段時間,同樣在電器開關旁寫的標語卻是:注意安全小心觸電!標語字數相同內容不同,實際效果也不一樣。
前后兩條標語的主要意思都是在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安全,然而,原來的標語僅僅是泛泛的提醒,現在的標語則把電器閘刀處于半分半合狀態易導致事故的隱患寫明了。
據了解,該企業在安全檢查中,曾處理過5起半拉半合閘刀的違章事件,而且每次都進行了通報批評和處罰。半分半合閘刀是一部分職工的一種習慣性違章行為,該行為的潛在危害極大,檢修設備時,它使職工不易判斷閘刀的狀態——是分開還是合上的,即使是合上的,也對保護設備正常、安全運轉不利。
顯而易見,管理者寫上明令禁止的行為不僅僅是要提醒操作者,更是希望杜絕類似的違章行為出現。一句安全警示語、一句提示的話,雖然是小事,但可以看出管理者的細心程度,從中也折射出了一個企業、一個部門是否重視安全管理的細節。
一個崗位上能構成隱患的環節很多,作為智力正常、經過培訓的員工,大多數都能夠按規程辦事,消除隱患。但是,也有一些職工經常出現習慣性違章,如將這些習慣性違章行為“指名道姓”地寫出來,像“跨越運輸皮帶走人行過道”“一停二看三通過”等,貼在顯眼位置,效果將十分明顯。
有人說:關注安全就是關注生產的細節。生產環節涉及方方面面,企業管理者必須重“管”又不能輕“理”,管住安全的重點環節和重點人物,理清安全細節,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充分預見引發事故的隱患。像“小心,注意安全”這類的標語,千篇一律,針對性、操作性不強。安全管理只有找到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痛處”,才能實現精細化管理,及時、徹底地消除隱患,建立起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不是“秀”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