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有曰:善戰者謀勢。如何面對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局面,因勢利導,切實做好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積極處理好安全生產與其他領域各方面的關系,使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這是當前擺在我們各級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則緊迫的課題。
本人認為,首要的是我們要在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戰略中,相應確立安全發展觀,特別是必須切實增強“五種意識”。
一、增強責任意識。
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因此,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必須確立安全發展觀,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命關天”和“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提高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基礎來抓。只有領導心中維系安全,切實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才會促使安全責任到位,促進增加安全生產投入,促進完善管理制度,促進落實隱患整改。
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集中體現在不斷完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必須在各級各單位各部門中全面建立起以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履職報告、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和各類事故責任追究等制度為主要內容的生產監管系統,形成“幾位一體”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只要各級領導真正確立了安全發展觀,切實增強了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就能有效克服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嚴不起來”和“落實不下去”的問題,就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去組織研究和解決當前在本行業、本單位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增強發展意識。
針對我國社會經濟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及經濟發展處于轉型階段出現的一些矛盾,特別是發展中的安全生產問題。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在安全生產領域中相應確立起安全發展觀,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統籌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協調發展。
確立安全發展觀,要切實增強發展意識,就是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堅持把安全生產放在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和思考,把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放在發展中去研究、去解決。發展也是安全生產的主題和動力。要認識到確立安全生產觀與堅持科學發展觀其本質的一致性。發展需要安全,安全為了發展。只有不斷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促進更好地協調發展。
確立安全發展觀,切實增強發展意識,就是要以安全為前提,發展為基礎,圍繞發展這個主題,統籌協調,全面建立起安全生產教育體系、管理體系、防范體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就是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既要從安全生產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抓起,又要注重從制度建設入手,努力建立安全生產長期發展規劃和長效管理機制;就是要分清政府和社會、企業的職責,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把安全監管與消除事故隱患和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三明市堅持安全發展的觀點,重視安全生產投入。近年來,該市積極規劃和引導,鼓勵有渡口的鄉村實施“撤渡建橋”項目建設,在省交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有五個“撤渡建橋”項目在興建,僅今年1—10月就完成工程投資2675萬。五座橋建成后,可撤除6處渡口,受益群眾達1萬多人;既可消除群眾渡運不安全、不方便的問題,又可為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方便,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市政府還及時協調資金430萬元,用于國省道事故多發危險路段改造并安裝安全防護設施,積極改善安全行車條件,被群眾稱為是“生命防護工程”。實踐證明,確立安全發展觀,堅持用發展的觀點強化安全措施,才能較好較快地解決目前存在的安全基礎薄弱,安全監管滯后的問題。
三、增強服務意識。
安全生產貫穿于社會發展、人們生活全過程,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也必須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確立安全生產觀,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就是在安全生產中提倡建立服務型的監管機制,做到既管理又服務,既執法又幫助,使安全生產入基層、入人心,使人們在安全安定、和諧溫馨之中體味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意義、安全生產的效益、安全生活的實惠。增強服務意識,就要做到一切為了安全、服務安全、強化安全、確保安全,把安全生產許可及下工地、進車間開展安全檢查,督促隱患整改,哪怕是違章處罰,也應作為是服務過程,真正熱心幫助和指導基層單位共同分析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研究解決安全生產的辦法和途徑。安全工作是服務生產,而決不是服從生產;會促進發展,而決不會阻礙發展。
四、增強創新意識。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和動力。新的歷史時期,賦予安全工作新的任務。確立安全發展觀,要求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也要與日俱進,伴隨著時代步伐而不斷創新發展。時代呼喚著我們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要不斷研究新情況、把握新特點、解決新問題。在不斷創新中,迫切需要各級管理機關著重研究和探討安全生產工作理論創新、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帶動和指導基層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同志結合本部門、本行業、本單位的實際,大力推行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堅持創新發展,促使安全生產監管工和從被動轉為主動,從治標轉為治本,從單一的行政管理到多管齊下、綜合整治,不斷增強安全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創新發展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科技創新,引導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重視更新改造,大力推廣運用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和科技成果,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監控水平。如三明金沙快客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重視安全生產投入,今年來上半年一次性投入320多萬元,全面更新了14輛“中巴”,并在每輛客車上安裝了“安全行車記錄儀”,通過采用現代先進安全監控手段,實行安全動態管理,有效制止了駕駛員途中開快車、開帶病車及開疲勞車等違章行為。駕駛員風趣地說:現在我們身邊有“電子警察”了!
五、增強憂患意識。
應該看到在現實狀況下,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存在著安全生產基礎薄弱,老企業負擔重,安全生產欠帳多,所需投入大;而一些新企業卻規模較小、分布面廣、安全投入不足;加上客觀上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階段,各類事故頻繁發生。我們要面對現實,正視問題,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現階段的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著嚴峻性、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因此,確立安全發展觀,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我們要的是正視而不是回避、是行動而不是口號、是務實而不是虛浮、是踐行而不是承諾。我們必須通過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促使那些自我滿足的同志能自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甚至存在的松勁情緒和畏難情緒;促使各級強化日常監管,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著力于查隱患、堵漏洞、抓整改、促落實;促使安全關口前移,重心向下,加大源頭管理力度,做到預防為主、防范未然,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才能萌生防范觀念,才能克服安全工作中存在“嚴不起來”和“落實不下去”的問題,才能促進各級積極應對發展中安全問題。做到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悲觀失望,迅速建立應急機制,提高應變能力,認真研究對策,強化安全監管,努力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的長效機制。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從安全標語看精細化管理
下一篇:事故預防應當拋棄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