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篇雜志里讀到這樣一段話:“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熱帶雨林中,一只蝴碟漫不經心地拍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洲一場災難性的風暴。原因在于:蝴碟翅膀的運動導致周圍的空氣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這段話是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侖茲根據一次科學計算的結果提出的“蝴碟效應”的完整闡述。
讀完這段話,我感觸深,啟示大,聯想到了煤礦,聯想到了安全。一只小小的蝴碟,扇動幾下翅膀,竟然會引發一場風暴,這說明小事不可輕視。在煤礦,上至機關處室,下至區隊井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安全連環體系。如果某個部門、某個人,因為某件小事上的疏忽,就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導致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發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譬如:瓦斯監控員,上班打磕睡,瓦斯超限時,未及時發現上報,延誤工人撤離井下工作面,瓦斯突出時結果會怎樣呢?人員傷亡慘重。又比如:調度室電話鈴聲不響了,工作人員一直沒發現,這時候,井下出現緊急狀況,無法與調度室取得聯系,不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決定,結果又會怎樣呢?延誤時間、延誤工作,導致無法挽回的事故發生。
一只蝴碟引發一場風暴,需要兩周的時間。假如在兩周之內,我們沒有發現蝴碟引起的空氣系統的變化,兩周之后將會承受這種變化的后果。反之,注意到了這種變化,就有可能免受損失或少受損失。同理,在上述兩個例子中,如果瓦斯監控員不打磕睡、調度室工作人員心細發現及時,我們就有時間疏散井下作業人員、有時間采取措施,就有可能避免因瓦斯突出帶來的人員傷亡和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做到“三鐵” 確保安全
下一篇:消防貴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