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黃河汛期,由于洪水流量大,水位高,流速快,河勢多變,險工壩岸常發生險情。若壩坦石局部出現坍塌或根石蟄動坍塌一般險情時,可用工地預存備防石料進行拋護。若遇險情重大,壩身發生嚴重坍塌,土胎外露,或險情正在擴大時,可利用人機配合,采取搶護速度快的柳石摟廂埽進行搶護。但埽工只適于臨時性的搶護,待險情控制后,應及時恢復原工程結構。埽工搶險包括柳石(淤)摟廂、柳石枕拋護及柳石混絞埽等工藝,搶險應視當時險情情況而決定搶護方法。
一、堤防搶險
大洪水期間,若河勢突變,發生“橫河”、“斜河”,大溜頂沖堤防,水深溜急,堤身坍塌嚴重時,應迅速采用摟廂臨堤下埽進行搶護。這時應采用機械(挖掘機)或人工切坡整坦,在堤頂上打樁布繩,然后在坍塌之處由上而下地進行摟廂,摟廂時以柳料為最好,若柳料不足時,也可摻雜其他秸料代替。若堤防發生重大險情時,須以進占法搶護,外拋柳石枕護根。因此,險堤下埽搶護,甚為緊急,搶修時必須一鼓作氣廂修完成,才能保堤防安全。
二、壩岸搶險
當河道工程壩岸受急溜頂沖,根、坦石墩蟄入水,土壩基坍塌嚴重時,可采用柳石摟廂埽或柳石混絞埽進行搶護。待埽抓底后,埽外拋枕護根,后用機械拋石,恢復壩坦。這種方法比單純用石料拋護節省,又可取得較佳效果,并對險情進行了及時搶護。
三、懶枕加高子埝
汛期洪水上漲,河道控導工程的壩垛出水高接近為0,而上游洪水仍在繼續上漲,則壩頂就有漫溢的危險。為防止洪水漫溢沖刷壩頂土基,而導致壩頭失事,所以應抓緊時間趕在洪峰到來之前將壩頂加高。若對壩頂全面加高,在人力和物力、機械、時間上都不及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柳秸料沿壩面周圍捆懶枕加高眉子,在懶枕上每隔2.0米拴騎馬樁一副系于壩面的頂樁上,埽后填土壓實作戧,這樣既能節省投資,又能防止對壩面沖刷。
四、拋枕護根
大洪水期間,受大溜頂沖的壩垛根石最易走失,其搶護方法除用鉛絲籠拋護外,還可就地取材,拋枕護根,防止根石走失。這一方法最為簡便迅速,又節約石料。枕的大小可按臨時的需要而定,如溜勢頂沖特別嚴重時,可拋護枕簾子護根,即先在第一個枕上每2-3米拴出雙底勾繩一道,待底勾繩拴好后,將枕推至水面,把底勾繩的另一端拴于預先在壩面打好的頂樁上。拋第二個枕前,將雙底勾繩如織簾子法錯茬交叉編織,使上下枕連在一起。待第二個枕織好后,可活松底勾繩,使枕下沉。如此繼續捆編,使枕簾子貼于壩坡上,直到枕簾子不再下沉為止。
五、堵口合龍
堵口就是從門口兩斷堤頭用摟廂埽一占一占地向前推進,到相距約余一占的長度時,叫做龍門口。由于這時口門逐漸縮窄,使臨河水位抬高,造成臨背河的水位比降大,流速快,沖淘嚴重,所以合龍成為截流和堵口的關鍵。筆者根據以往的堵口經驗,堵口合龍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龍門口上架繩纜作埽(龍門埽),隨埽體加高而松放兩端底勾繩,沉埽入水,直到堵塞口門。二是在兩壩頭用柳石枕拋填口門,各枕均用龍筋繩吊于上游預拋的錨上,或用拐頭拉系于頂樁上,以免溜沖下敗。拋枕以出水面為度,再于枕上鋪料,打對抓子,以增加埽體的團結力,加高至超過兩壩面高度為止。但口門堵塞后,枕縫隙仍可過水,須在壩后修作養水盆閉氣,或在邊壩用合龍占進行閉氣。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生產實行多重掛鉤考核好
下一篇:安全生產管理也需要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