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筆者觀摩了某企業的消防應急演練,發現參加應急演練的幾乎全是老員工,只有少數幾位新員工當“陪襯”。在老員工完成應急演練項目后,新員工才象征性地“比劃”了幾下,演練便告結束。當筆者向組織者提出質疑時,組織者坦言:讓老員工演練比較保險,不會出什么差錯,“新手”容易出“狀況”,場面上不“好看”,達不到應有的演練“效果”。
應急演練,顧名思義,是為了科學應對突發性災害事故而進行的演練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員工快速反應、沉著應對的能力。然而,一些企業在進行應急演練時,事先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方案的討論、制訂,做到定時、定人、定點、定內容,并通知所有參加人員做好充分準備。更有甚者,為片面追求所謂的演練成功率和效果,每次只安排“熟手”、老員工參與,而沒有經驗的“生手”、新員工則只能在一旁看,得不到鍛煉機會。長期下去,熟者愈熟、生者愈生。這樣的做法,已經失去了應急演練的意義,很難達到通過演練提高全員操作水平、應急處理能力的目的。如果應急演練一味追求所謂成功率和宣傳效果,而不注重實戰,不圖實用,一旦事故發生,便會自亂陣腳,后果不堪設想。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中國根據什么來研發汽車安全技術
下一篇:安全就是要“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