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我國改革發展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安全穩定矛盾的凸顯期,電力企業作為提供普遍服務的國有企業承擔著重大社會責任。隨著電網規模快速發展,對員工的文化程度、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種種原因,在供電量突飛猛進、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們的安全生產基礎還比較薄弱,作業現場違章行為仍有發生,職工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設備裝備水平低等因素制約了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的提高。
2005年福建電網由于系統人員直接責任造成的故障就有15起,究其原因主要是員工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意識淡薄,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嚴格,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設備維護不到位,施工質量把關不嚴,從而留下隱患。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則是多方面的,既有物(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安全意識、安全管理等)。在事故系統(人、設備、環境、管理)和安全系統(人、設備安全性、能量的有效控制、管理效能的發揮)中,忽視哪個環節都有可能釀成事故。企業要搞好安全生產,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一、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當前電網企業安全生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電力職工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思想不到位,從而影響了組織、責任和措施的到位。因此,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對工作的責任心,顯得尤為重要。
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讓員工樹立敬業意識和從嚴意識,忠誠企業,養成精心操作、遵章守紀的習慣,堅持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盡心盡責的工作態度。增強員工的主體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克服僥幸心理,在職工中牢固樹立“心存僥幸,萬禍之源”的思想。開展規章制度的教育培訓考試。以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培訓宣貫為重點,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的宣傳,營造“遵章守法,關愛生命”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通過學習讓員工切實掌握安全規章制度、技術規程和勞動紀律,明確安全職責,從思想上、行動上認識和掌握工作崗位應熟悉的規章制度。進行警示教育和典型教育工作。開展事故追憶討論,由事故責任者現身說法,結合自身談認識、談經驗、談教訓,提高員工對事故危害性的認識,讓每位職工吸取用生命為代價換來的血的教訓,切實增強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從而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以活動為載體,夯實安全基礎
我們不能讓“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流于形式,或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將安全理念融化在思想中,落實在行動上。通過開展切合實際、貼近生產經營、貼近員工生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知識性的活動,提高職工的安全知識技能,規范安全行為,夯實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
此外深入開展勞動競賽,廣泛動員和組織員工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賽,通過競賽活動,找出差距,有針對性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術、操作技能水平。針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組織員工開展“查違章、除隱患”自查自糾活動,以“零違章零違紀”確保零事故,實現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實施平安工程。嚴格落實職工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各項措施,把維護職工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貫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把“高尚、真誠、奉獻”的“愛心”理念和“安全、穩定、和諧”的“平安”理念融入每位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積極營造互獻愛心、共保平安、共謀發展、和諧互動的良好氛圍。深化“安全文化”建設。把安全文化建設滲透到每一個員工,創造“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良好工作機制,讓職工感到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與企業形成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命運共同體,充分挖掘他們潛在的聰明才智和工作積極性。
三、突出重點,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安全是第一生產力、是效益的重要保障、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必備條件。抓安全生產,就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以嚴格的紀律來關愛員工的生命,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只有保證了人身安全、電網安全和設備安全,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實現好、維護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
安全生產要從嚴,違章絕不姑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難點在基層一線、在生產現場,因此我們要強化生產現場管理,加大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在標準、要求、制度、獎罰上從嚴,用鐵的制度、鐵的面孔、鐵的處理來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標準要嚴,對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堅決推倒重來,對危及員工生命安全的必須停工整改。要求要嚴,安全生產得之于嚴,失之于寬。制度要嚴,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使之對員工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和規范。獎罰要嚴,堅持重獎重罰的原則,以此調動員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有效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要精細,細節決定成敗。安全無小事,一些管理者忽視安全工作的小細節,沒有認真對待生產第一線的小安全隱患,殊不知,大差錯和大事故總是隱藏在某些看似瑣碎微小的細節之中。人為責任是安全生產的頭號敵人,大量事實表明,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就是因為我們在安全管理上考慮不周、安排不細、粗枝大葉、疏忽大意造成的。要確保安全生產平穩健康發展,必須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掌握情況要細,做到心中有數。工作部署要細,做到措施得力。監督檢查要細。隱患險于明火,許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存在的隱患沒有及時得到消除而造成的。在安全監督檢查時,要堅決克服監督不到位、檢查不細致、走馬觀花、表面浮華的壞習慣。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地方都不放過,對每一個安全生產隱患都要堅決排除,把各種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安全生產要扎實,來不得半點虛假。安全生產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要切實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令行禁止。作風必須扎實。沒有扎實的工作作風,就沒有扎實的工作實績。在抓安全生產上不搞花架子,應付檢查,在抓管理、抓基礎、抓現場上下功夫,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把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措施落到實處。基礎必須夯實。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規范安全生產管理,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使安全生產進入有序可控狀態。加大安全投入,對生產設備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認真整治,積極采用新的安全生產設備,提高設備的科技含量和實用性,用科技手段和先進裝備支撐、保證安全生產。
四、注重員工素質的提高,實現科學的人本管理
隨著電力工業和電力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設備新技術不斷地投入電力系統運行,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原有的電力系統人才結構布局與現在的企業發展戰略明顯不適應,工人文化素質整體偏低,技能型人才缺乏,已經嚴重制約電力企業的發展。某些工種的人員老化,出現青黃不接,優秀技能人員不足。而由于員工對新設備的結構、性能、運行特點不了解,導致設備缺陷不能及時發現等問題逐漸顯現。面對嚴峻的形勢,不斷優化員工隊伍知識結構,強化業務能力,提高各類人員的綜合素質是當前保證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迫切需要。
隨著網絡化、知識化時代的到來,員工追求從物質追求向精神追求轉變,更加重視參與的機遇,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追求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的協調一致。重視人員素質的培養。企業要把人才培訓視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把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列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營造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培育人的良好氛圍,培育職工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加強技能培訓工作。將現場崗位培訓工作與生產經營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讓員工既能學到實踐知識又能學到理論知識。加快員工從隨意到規范的轉變,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轉變。針對新技術、新設備,采用內外相結合的辦法,內部挖掘潛力,請有關人員現場講解,外部采用廠家技術人員講課或外出培訓等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技術,確保能熟練操作維護,提高設備安全運行水平。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對生產技能人員培養的要求,強化上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根據電力生產技術發展水平和高技能人才的學習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模塊化的培訓內容,遠程或集中授課等手段,不斷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創新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選拔和激勵機制。企業要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評價、使用、激勵、交流、保障”相結合的工作力度,推行“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做法,促進高技能人才隊伍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使企業依靠科技的進步,依靠設備改進,依靠員工素質來提高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
安全是一種保障,從長遠來看,安全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是保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維護國家權益的需要,從近處來看,安全是保障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是保住我們員工飯碗的需要。事故就在極為短暫的一瞬間、就在思想麻痹的一剎那、就在制度執行的不嚴格中悄然發生。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為了甜甜美美地生活、平平穩穩地生產、長長久久的生命,讓我們自覺遵章守紀、規范作業,積極履行安全職責,創造更好的電力設施運行環境,為共同構建和諧的小康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貢獻。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注意節后的安全“盲區”
下一篇:燃燒的充分條件